用百姓故事讲好思政课的实践与探索

2021-02-13 11:39李贞霞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讲授思政课百姓

李贞霞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陵 712100)

思政课教学中案例选用百姓的故事,增强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把制度自信教育贯彻到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价值观伴随着海量的信息冲击着人们的头脑,这些海量信息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用百姓的故事讲授思政课,首先要解决选取百姓工作生活中的什么故事和以什么样的方式讲授故事的问题,使同学们能够感到真实、亲切、感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认同、主动、践行,增强制度自信。其次通过对百姓故事的梳理分析,既能看到百姓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又能探索到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此传递正能量,增强价值认同。

一、打造百姓故事讲授思政课的特色

(一)案例故事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本课程根据逻辑内容分为绪论、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及其优秀道德传统、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法律概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共十个专题。每一个专题的教学都可选取百姓的故事讲授,案例可贯穿课程内容的全过程。通过百姓的故事的讲授,深切感受百姓真实的生活,传递正能量,增强思政课讲授的亲和力。

(二)案例故事及时更新

用百姓的故事讲授思政课,案例更新快。普通百姓生活中的事例,包括工作、家庭、人际交往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故事会不断涌现。在2018级、2019级教学中选取的案例,2020级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实时更新,如在讲授中国精神时可增添水利工程发展概况、新技术、新设施,加深对新时代水利精神和水文化的认知,传承水利精神。因为故事新,感受就新,故事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可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增强感染力,提高对专业及岗位的认知。

案例选取途径多样。因为是百姓的故事,在新媒体手段可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如电视、广播、手机、微信、短视频、快手、抖音等途径,制作并发送信息的也是普通百姓,信息的阅读、评论即时。2020年初因为疫情而进行的线上教学,大量的案例就是在抖音上选取。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百姓故事教学,方便快捷。大量的案例是百姓自己制作传递,如新疆棉花事件、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状况等,生活中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案例展示的故事可践行

百姓的故事普通、真实、接地气,它反映的就是你我他生活中的故事。当我们刷抖音看到“豪横”的故事。如国庆假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女子打交警,最后被交警制服,许多人说看到结果就“放心”了。看到女子养大型犬不牵绳,义愤填膺。因为生活中有不同的“豪横”,传递正能量的就点赞,消极的可谴责。抖音上有许多的“帮帮团”,反映的是百姓的故事,暖暖的,有些案例条件许可就能“复制”践行。

二、发挥百姓故事讲授思政课优势

(一)用百姓故事讲授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百姓的故事亲切。要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教师在授课中选取百姓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贴近现实生活,平实而普通,听起来就像邻家的故事,亲切。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悉心收集整理百姓生活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案例,整理分类,细心分析,使百姓故事所包涵的哲理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百姓的故事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特色,记录的是中国发展进步的轨迹,以生动鲜活的喜怒哀乐的小故事,展现百姓投身我国改革发展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百姓的故事真实。百姓故事展示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原型,有名有姓,原汁原味,真实可信。他们的喜怒哀乐,反映的是我们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的熟悉的生活,故事虽然不惊天动地,也没有彪炳史册,他们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学校里获得奖学金就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也传承了重视教育助力学子的精神。百姓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也不是政界才俊、偶像明星、商界名流,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我们大家身边的赵钱孙李,是普通的百姓,是社会的主人。

百姓的故事感人。普通百姓的故事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感人。百姓在平常的日子里,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不论是逆行的医护工作者还是蜗居在家的百姓,大家深知你家我家大家连在一起就是国家。防控疫情期间,许许多多人的善举,让我们感到暖暖的,他们都是你我他一样的普通百姓,都在做着自己的本分。

(二)选取百姓故事,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

百姓的故事可增强学生的认同感。百姓的故事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揭示生活的真实和本质,贴近了社会、时代。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百姓个人的生活都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反过来,百姓个人的行为又反映出新的时代的风貌。百姓的故事纪录着历史、折射着历史。认同社会的变迁,国家的发展。北京电视台的“第三调解室”,通过说法、说理、说亲情,排解矛盾、化解纠纷,各方当事人当场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加盖人民调解公章,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协议当场生效,法律赋予亲情的温度,给人们心田注入柔软的力量。通过百姓的故事了解我国人民调解制度以及有关程序,即有关人民调解员、心理专家、律师为当事人梳理思绪、答疑解惑,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的制度,揭示百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深刻变化,互助关爱、和谐相处,崇德尚善,增强制度自信,坚定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百姓的故事可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作为青年学生,通过对百姓故事的梳理分析,透彻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促使他们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不断锤炼,打牢知识基础,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自己将来所从事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应对各种挑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选取百姓故事,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

关注百姓故事的热度。热点话题通常是公众关注的社会各个层面的矛盾或者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成果的具体反映。我国现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现在的历史方位和历史阶段,即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百姓故事反映社会热点,利益价值属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契合之处。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选用青年学生喜欢的抖音上的案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评判,通过百姓生活中的热点故事,用理性思维梳理其中的关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关注百姓故事的温度。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讲好百姓的故事,就要对故事的历史背景、相关数据、对故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响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将百姓故事背后那些充满浓浓的人文精神和暖暖的人性关怀的东西展示给学生听。如“保洁员二代”,只为父母未竟的“事业”。2020年9月7日,在诀别了69岁父亲的第6天,母亲罗保银带着刚成年的大儿子来到上海,在父母曾经工作了27年的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复元坊小区,接过上一辈的苕帚,成为“保洁员二代”,继续父母未竟的“事业”。这就是普通百姓的工作与生活,平凡而感人,暖暖的。

关注百姓故事的深度。用百姓生活中的案例讲授思政课,把案例放在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下看待,案例记录的是生活中平凡人中的不平凡,反映的是他们的平凡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付出与坚守、他们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做出的选择。透过百姓的这些故事,就会发现普通百姓在不普通的事迹中闪耀出来的光芒,这是对社会和人性的透彻了解,也是对国情民情的深度认知。

用百姓生活中的案例讲授思政课,在理论上既有高度,在内容和逻辑上又有广度。思政课有明确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我们不能把思政课讲成故事会或者段子集锦,学生哈哈一乐,虽然课堂气氛活跃,结果学生却没学到理论知识。新媒体时代,学生运用新手段搜索信息的能力在不断强化的同时,其思考能力存在弱化的趋势,用百姓的故事讲授思政课,可感动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认同、践行。

三、选取百姓故事讲授思政课原则

(一)度的把握

世间万物,皆有其度。选取百姓的故事讲授思政课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过度”,即滔滔不绝,原原本本讲述故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思政课变成故事会。二是“不及”,故事叙述只言片语,毫无条理,找不到重点,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选取百姓的故事应注意度的把握。

(二)知识点的融合

思政课案例选取百姓的故事,注意案例故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体中国人的春节过得有些“悲壮”,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抗击疫情中我国人民的表现完美地诠释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其他国家如美国、印度等在抗击疫情中创造的各种“记录”,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人民表现出的高尚的道德风貌,亲身体会到社会主义道德的优越性,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长期以来,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集体主义是区别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集团的集体利益。集体和个人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分割的,两者不能分割。这次疫情中湖北是重灾区,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湖北,当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抗击疫情取得较好效果的法宝。

(三)细节的挖掘

抗疫一线护士王欢欢在春节前就进入发热门诊值班,在一线连续奋战十天,春节假期没有休息。同事关心她“别这么拼,休息一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家人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只能推说工作上忙还回不来。她始终不敢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在最“危险”的地方值班,对年幼孩子的思念只能忍一下,春节前早早送回老家,年夜饭是在医院简单对付。每次进入发热门诊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减少穿脱防护装备的次数,王欢欢经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对此她毫无怨言。因为她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承担了发热门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责,每天指导新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及非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会抽时间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细心的她还发现每天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多数心情非常紧张甚至害怕,她主动和患者聊聊天,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帮助下平复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情绪,她会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心里也会暖暖的。

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冲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大多数是普通百姓,他们有的刚参加工作,在家人眼里还是孩子,穿上防护服就是战士;爱美的女士因防护面罩脸上被印了道道痕迹;因要赶去武汉一线抗役而剪去长发;为了方便安全砸碎婆婆送得玉镯;为了坚守岗位通过微信视频指挥家中孩子做家务等等,这些细节恰恰反映的是中国人的大爱,反映的是中国精神。

高职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讲故事只是手段,教学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过于依赖故事内容,用整堂课的时间来讲故事,缺少对系统理论知识的讲解,把思政课教学变成了故事会,使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讲故事的“度”,即高度、深度和广度。在具体的教学中合理设计运用好中国故事,挖掘故事的内在价值,实现故事内容与教学理论有效融合,让学生从百姓故事中吸收养分,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选取百姓故事,用精炼而有寓意的语言讲好故事,把握好讲故事的“度”,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能够接受认同留不住故事所蕴含的理论知识,最终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实现思政课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真正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并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深得全国人民拥护。

猜你喜欢
讲授思政课百姓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不让百姓撇嘴骂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百姓记着你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百姓看家“风”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