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曲新英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精准扶贫”概念是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先提出来的。2015年在贵州调研时习近平突出强调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法论”的“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1],由此形成了完整的精准扶贫战略。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作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其扶贫方法的灵活性、具体性及扶贫脱贫的有效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公平正义至上的价值理念。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是对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承继与弘扬,是习近平扶贫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与升华。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2]。其中,实现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大同社会”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共同追逐的理想社会形态。中国共产党正是从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中汲取了营养,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仁爱”“民本”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治国理政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提出:“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两个确保’”[3],既要确保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又要确保贫困县摘掉贫困帽子,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而脱贫的标准就是“两不愁、三保障”,满足贫困人口吃穿住,让贫困人口享受到充足的教育、医疗保障。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立足脱贫标准与目标,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对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贫困人口,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当地自然环境,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谱写了新时代扶贫文化的新篇章。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反贫困的力作。该书中,马克思揭露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与雇佣劳动制度及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剥削。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者越富有,无产阶级就越贫困。无产阶级要想摆脱贫困,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废除雇佣劳动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提出建设共产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质资料不够丰富,就会出现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等现象,“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4]。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要想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就一定要发展生产力,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消灭贫困的根本路径与方向。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的反贫困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的统治,废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所以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毛泽东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5]并且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农轻重为序”的论断,认为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对工业起到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以国家工业化带动人民富起来的重要反贫困思想。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反贫困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6]中国要想彻底消灭贫困,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形成了以先富带动后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生活的改善来赢得国家富强的反贫困思想。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从制度层面分析贫困根源的根本立场和消灭贫困的有效方式,结合中国脱贫实际,指出当代中国反贫困应该摒弃“大水漫灌”式扶贫,要针对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同时,精确化配置扶贫资源,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坚持发展生产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源于其几十年来治贫扶贫的亲身实践。早在梁家河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习近平就以改变中国农村贫困落后面貌为己任,主持修建了“陕西第一口沼气”,帮助当地村民摆脱了贫困,为以后的扶贫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习近平还主动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申请到落后的河北正定——他的“第二故乡”解决贫困问题。他带领当地的干部群众,依据生产条件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在一年内就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他还大力倡导“人才是发展经济、翻番致富的根本”[7],积极引进各类专家人才、学者教授,鼓励当地村民不断学习新知识,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靠知识改变命运进而摆脱贫困。如果说,梁家河是习近平扶贫战略的“逻辑起点”,那么正定则是习近平将扶贫战略变为现实的“历史一跃”。
习近平主政福建宁德期间所创造的“宁德模式”,则是我国精准扶贫、脱贫的成功典范。宁德虽然拥有丰富的农业、林业等自然资源,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和地处沿海防线的偏僻地带,造成了宁德地区多年来贫困落后的状态。习近平出任地委书记后,综合分析了当地情况,提出要想摆脱贫困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对“穷自在”“等、靠、拿、要”等消极懒惰意识进行革新,要立足实际,不能心急,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拿出锲而不舍的干劲。其次,要摆脱贫困还要找准发展路子。在宁德古田,他鼓励当地居民好好利用食用菌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在福安,他充分肯定闽东电机这一闽东地区电机产业的龙头作用,鼓励其提升品牌效益和影响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就这样,习近平在带领宁德地区人民摆脱贫困的实干中,积累了扶贫经验,使宁德在发展中丰满了自己的羽翼。
2021年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北京庄严宣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回望历史,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作为脱贫攻坚成功的重要法宝,可主要从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来阐释。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9],这是党向全体中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引领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9],同时也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终极要义。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内涵丰富,其核心和灵魂在于“精准”,深刻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1.关于“扶持谁”。精准扶贫,贵在“精准识贫”,即精准确定扶贫对象。需要对每一个扶贫对象的根底进行彻底调查,摸清他们贫困的根源以及贫困程度,这是制定扶贫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坚持精准确定扶贫对象,体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理论准确度,这是较之以往传统扶贫手段不同的独特之处。
2.关于“谁来扶”。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9]。坚持党的领导,是精准扶贫脱贫的根本保障。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工作机制”[10],这是扶贫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选拔合适的干部,是脱贫成功的重要条件。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创新精神,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头雁引领工程”[11],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中央与基层扶贫对象的“联络人”,更是引领人民摆脱贫困的“引路人”。
3.关于“怎么扶”。精准扶贫,关键要精准施策,在精准调查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之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扶贫举措方面,习近平指出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10],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12]。强调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选取产业扶持、生态保护、异地搬迁、教育普及、社会保障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既要推动当地的反贫困事业,确保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又要稳固脱贫成果,确保人民群众一并进入小康社会。
4.关于“如何退”。精准脱贫,关键是要确保扶贫对象退出贫困不再返贫。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定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性贫困与集体性贫困被消灭,近1亿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习近平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8]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级政府要坚持帮扶政策继续为贫困对象服务的宗旨,健全防止返贫检测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对象进行跟踪观察和检测,加强脱贫地区扶贫产业的发展,做好脱贫人口的稳定就业工作,确保他们稳定实现退出贫困。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贵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五个一批”工程囊括了治贫、扶贫、脱贫的最主要路径。
1.精准识贫。精准扶贫首要的步骤就在于确定扶贫对象,有针对性制定扶贫政策。各级扶贫办通过国家统计局得出贫困人口数据,再将贫困人口具体细化到县、乡(镇)、村。通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摸查情况,建档立卡,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在识贫方法上,既有基层干部总结的“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13]的“四看法”,又有联合民政、工商等17个部门的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对贫困户数据实行精准把握。
2.科技扶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既需要政策、经济的扶持,更需要科技的扶持。比如,四川得荣县汉麻种植基地采用“研究院所+政府+企业+农户”共建模式,在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的帮扶下推广汉麻种植,使当地生产力得以飞速发展。2020年,四川得荣县种麻的农户,户均增收2 800多元[14]。自2012年起至2020年底,中国农科院通过资金扶持、人员保障、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选派700多个专家团队,派出科研人员1.2万人次,在全国近百个贫困县建设了1 142个示范基地,推广了750个新品种,365个新产品,758项新技术,实施了568个科技项目[14],使人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扶贫脱贫的进程。
3.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如陕西柞水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引进先进的木耳种植技术,解决了79个贫困村的生活困难、就业问题,并把木耳产业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截至2021年1月,“产业扶贫政策覆盖98%贫困户,每个贫困县形成2—3个扶贫主导产业”[15]。产业扶贫提高了贫困地区抗贫的造血能力,引领当地群众奔向共同富裕,防止他们重返贫困。
4.搬迁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战役。面对贫困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居民居住条件差,并且无法实现当地原生态居住环境改善的状况,易地搬迁扶贫成为很大一部分人改善生存环境、脱贫致富的有效扶贫方式。截至2021年1月,全国通过搬迁扶贫安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960多万”[15]。并且当地政府在安置完搬迁群众后,充分考虑满足搬迁群众的教育需求、就业等需求,不仅解决了当地当时的贫困问题,也考虑脱贫后的致富问题。
5.生态扶贫。坚持生态扶贫,即坚持绿色发展,运用生态保护的办法进行扶贫,把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嵌入到反贫困事业的过程。生态扶贫符合我国的脱贫攻坚实际,依托我国特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帮助贫困地区在已有的生态资本基础上实现脱贫。如内蒙古鄂托克前旗,2018年至2020年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治理、三北防护林治理等工程,实现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促进了当地畜牧业发展,帮助“牧民年人均增收2 500元”[16],这不仅缓解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压力,也加快了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进程。
6.教育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17],教育问题是贫困地区最大的短板,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短板,夯实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基础,更有助于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扶贫作为一种提升“造血”功能式扶贫,是能够有效阻断贫困世代延续的根本举措。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局来看,教育扶贫从根本上加快了脱贫的整体进程。截至2021年1月,“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善10.8万所”[15],教育扶贫让教育公平这一理念落地生根。
7.社会保障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是国家对贫困地区实行脱贫的兜底工程,是国家对于特困人员、孤弃儿童、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的基本保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扶贫脱贫的特色手段。如山西大同,2014年至2020年11月,“市级财政共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3.5亿元,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64.9亿元。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共有90 777人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范畴,占到农村低保和特困保障对象的48%”[18]。截至2021年1月,全国共有“2004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医保扶贫政策助力近1 000万户因病致贫群众脱贫”[15],对于当地贫困人口的脱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从理论层面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在实践层面上为消除贫困、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马克思指出:“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19]只有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社会生产的一切财富分配给所有人,才能使人人享有发展成果,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理论指导。而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先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20],并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摆脱了平均主义、普遍贫困的桎梏与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缺陷。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以其丰富的内涵、精准的路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不仅成为消除绝对贫困的尖兵利器,也成为后小康时代帮助相对贫困的理论指南。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最重要的是精准制定方略、精准实施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发展主题,并以新发展理念和精准扶贫战略作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行动指南。自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0]。他们作为实施战略的主力军,为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贡献了智慧和心血。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是我国消除贫困的行动指南,而脱贫攻坚给我们党和人民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教育题材和宝贵财富。习近平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8]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精神写照,是指引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依托。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坚持精准务实的心态,保持开拓创新的活力,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贫困一直是困扰世界的发展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解决脱贫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从中国本土诞生出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协调了脱贫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解放了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帮助其自身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又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如何更好地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中国已经交出了参考答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以解决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脱贫进程自党的十八大起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与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是绝对分不开的。在如今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部分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巨大成就,为世界脱贫提供了中国样板与中国智慧。
综上所述,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其成功实施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也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扶贫工作的“思想之窗”。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人民走向幸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