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生命教育的种子

2021-02-12 11:08:22卞文瑾
幸福家庭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绘本维度理念

卞文瑾

生命教育看似深奥晦涩,但其实无处不在,有时候它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却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是要唤醒人对生命本身的了解,还要唤醒人对生态、自我、社会的感知能力。学前阶段的生命教育是一个“播种与唤醒”的过程,它源于生活,要求幼儿园、家庭、社会携手利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唤醒幼儿心中的生命意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0~6岁是幼儿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也是幼儿社会意识初步形成的阶段。所以,学龄前阶段是生命教育的启蒙阶段和关键时期。笔者结合实际案例,从“认识自我”“我与他人”“体悟生命”“敬畏自然”这四个维度阐述了幼儿阶段的生命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在学前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3~6岁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园应组织幼儿教师共同开发符合实际情况的生命教育园本课程,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直接接触到生命教育理念。由于教师是生命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因此幼儿园在设计和开展生命教育园本课程时,需要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理念的相关培训,从而让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論基础并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幼儿教师也应该自发地进行学习,以充分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并在课程的编排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以唤醒幼儿的生命意识。

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学前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生命教育的四个维度设计和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为了引导幼儿从“认识自我”的维度了解生命教育,教师可以设计以认知自身身体为主题的相关课程,如认识五官、保护手足等;为了引导幼儿从“敬畏自然”的维度了解生命教育,教师可以设计自然教育类的课程,如种植花草、观测气象等;为了引导幼儿从“我与他人”的维度了解生命教育,教师还可以设计能够发展幼儿社会性的课程,如关爱他人、情绪控制等;为了引导幼儿从“体悟生命”的维度了解生命教育,教师可以设计安全教育类的课程,如疾病预防、躲避灾害、运动安全、隐私保护等。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下的疫情防控工作,设计适合学龄前幼儿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比如“病毒来了我不怕”“防护小妙招”等。

生命教育的开展不应该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很难在一两节的教学活动中就将幼儿心中的生命意识启发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将生命教育渗透进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教育契机,将看似深奥的生命教育简单化、日常化。

苏格拉底曾说过:“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生命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认识自我”。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喜好并尊重幼儿的选择。比如,在一次美术创作游戏中,一名中班幼儿在纸上画出了蓝色的太阳,并对笔者解释说:“我喜欢蓝色,太阳变成蓝色就不会那么热了,我就可以多踢一会球了。”笔者称赞他道:“这个想法真的很棒!”幼儿主要依靠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建立自我评价体系,能够借助教师给予的肯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生命教育就是如此,有时候只需要一句短短的鼓励。当幼儿在安吉梯上走到一半不敢前行时,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肯定的目光并鼓励幼儿:“加油!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我们都相信你!”虽然这只是一句简短的鼓励,但能在无形之中帮助幼儿实现自我肯定,燃起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

为了引导幼儿“体悟生命”,教师可以在户外体育锻炼时间里引导幼儿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比如快跑后身体会发热、出汗,心律变快,喘息变急促等,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感受生命的律动。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幼儿在运动前要进行热身、在跑跳时应避免碰撞、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停下喝水等,帮助幼儿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为了将生命教育中“我与他人”的理念渗透进幼儿一日生活中,笔者会通过晨间谈话引导幼儿关心因为生病而未入园的同伴,向幼儿提问:“辰辰今天为什么没来?”“因为他生病了。他也很想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虽然晨间谈话非常简短,但能够萌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为了唤醒幼儿“敬畏自然”的意识,教师可以在下雨时和幼儿一同轻嗅泥土的清香;在花儿开放时和幼儿一起感受大自然的芬芳;在大雪纷飞时和幼儿一同赏玩晶莹的雪花。生命教育其实无处不在,它如同碎钻石一般散落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虽细小但弥足珍贵。教师要锻炼出一双慧眼,去发现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用生命唤醒生命,用生命感动生命。

(一)绘本阅读

绘本中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精美鲜艳的图片,深受幼儿的喜爱。运用绘本进行生命教育是当今国内外教师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很多优秀绘本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理念,充满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借助绘本让幼儿学会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比如《野兽国》《菲菲生气了》《生气汤》等;教师可以借助绘本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如《小威向前冲》《人之初》等;教师可以和幼儿一同阅读《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等绘本,引导幼儿学会如何拒绝他人的触碰、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等,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角色游戏

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游戏、情景表演等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开设“小医院”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通过模仿成人挂号、看病、取药等环节,在游戏中巩固生活经验。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观看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童话剧,和幼儿一同表演与生命教育理念相关的绘本故事,通过情景表演将生命教育理念传递给幼儿,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与感受生命教育。

(三)亲近自然

人类文明始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敬畏自然”是生命教育理念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可以带着幼儿走进公园,与幼儿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让幼儿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比如让幼儿抱一抱大树、闻一闻花香、拾一拾落叶等。幼儿园里的自然角、种植园地、饲养区里也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种植植物、观察种子发芽,引导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等,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自然规律,从而唤醒幼儿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命意识。

(四)社会实践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生命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社区内的道路旁,引导幼儿观察道路标志、安全标志等,带领幼儿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带着幼儿走进敬老院、特殊学校等,增强幼儿的共情能力,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引导幼儿了解民族文化、历史,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五)家庭教育的配合与参与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的参与是幼儿生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家长需要为幼儿营造适宜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成为幼儿学习与生活中的同行者、陪伴者。家长应尽可能地抽时间与幼儿一起游戏、学习,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平等的视角对待幼儿,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家长可以积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和幼儿一起参加社区组织亲子类文娱活动等,让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家长还可以积极参加社区、学校组织的有关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的讲座,学习在家庭中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的方法。

生命教育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园、家庭、社会应携手共育,运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在幼儿心中种下生命教育的种子,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绘本维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绘本
绘本
绘本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