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乡村聚落戏台研究综述

2021-02-10 12:26高晓勇杨一帆曹雪芹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戏台空间建筑

高晓勇,杨一帆,曹雪芹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我国的戏台经过宋金元时期的演进,到明清时期,已经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景象。目前宋金元时期存世的早期戏台已经所剩无几,留存者大多修建于明清时期。这些传统戏台别具一格,不论在世界古代剧场史中,还是在华夏古典建筑中都是一种很特殊的类型。它们一般都依附于其他建筑而存在,只是不同地区依附主体有所不同,北京地区戏台多依附于宫殿、园林、戏楼等;华北地区戏台多依附于神庙、富商大院;江南地区则依附于祠堂、园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广西侗族的戏台则修建在鼓楼附近,或者与鼓楼合二为一。

这些形式多样的戏台早在20世纪就引起了国内广大学者的关注,直到今天仍然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这些研究中,对山西乡村戏台的研究时间跨度最长,成果最为丰富,这些成果主要存在于戏曲文物、戏台单体、乡村聚落、民俗文化的著作或论文中。本文拟对20世纪以来关于山西乡村戏台的研究做一简要评述,笔者根据学者们研究内容侧重不同,将这些成果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戏台作为戏曲文物的研究,戏台的专题研究,戏台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戏台的保护利用研究。

一、戏台作为戏曲文物的研究

我国最初的戏台相关研究,主要来自戏剧学、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20世纪30年代,戏曲研究家傅惜华的《推演戏曲之演变特征》中对戏台形制略有涉及,这也是山西乡村戏台研究的起始。1935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山西考察之后所写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介绍了乡村戏场的空间布局以及戏台单体的平面形式、形制状况。1936年,周贻白先生的《中国剧场史》出版,该书史论结合,图文并貌,将乡村“寺庙戏台”进行分类,简练地勾画出中国剧场演进的规律和中国演剧艺术的全貌,是中国戏剧史研究上第一部全面考察中国剧场与演剧历史的专著。

建国后戏台研究的范围得到了拓展,1959年墨遗萍先生的《记几个古代乡村戏台》和1972年丁明夷《山西中南部的宋元舞台》着重对山西部分村落中神庙戏台形象进行详细论述,进而对中国舞台的演变进行梳理。

改革开放后,随着文化研究的复苏,对于传统戏台的研究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提高。这一时期的戏台研究由个案研究向全面系统总结转变,除了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文物资料外,还增加了许多图片和调查统计表格,对山西现存宋金元、明清戏台进行归纳,总结出戏台产生的影响因素和各时代戏台的大体特征。重要的专著有廖奔的《中国古代剧场史》,冯俊杰的《山西神庙剧场考》《山西戏曲碑刻稽考》《戏剧与考古》,车文明的《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艺研究》。这一时期的一些文章则对专著进行补充,简要介绍了戏台的结构以及相关的民俗问题。如:廖奔的《宋元戏台遗迹一一中国古代剧场文物研究之一》《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等,延保全的《阳城县泽城村汤帝庙金代舞庭考》《宋金元时期北方农村神庙剧场的演进》,黄维若的《宋元明三代中国北方农村庙宇舞台的沿革》,张盛的《晋城城区古戏台调查与研究》和王潞伟的《上党神庙剧场研究》。这为从建筑学与民俗学角度研究村落戏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戏曲志》共30卷,是一部多功能的工具书。每卷都会对各省戏曲文物、剧种剧目、戏曲音乐、舞台美术、演出机构、演出场所、当地习俗等进行详细的介绍,为我们研究山西乡村戏台提供了系统的戏曲资料。至20世纪末,围绕戏台建筑的研究多集中于文物考古和戏曲等领域,从聚落建筑角度的戏场研究尚未展开。

二、戏台的专题研究

2003年,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提出了传统村落的概念,随着国家对于古村落保护的重视,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村落体系的完善,建筑学等相关领域学者开始关注乡土建筑的研究,散落于乡野间的戏台研究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学者们从新的研究视角对戏台进行专题研究,包括对戏台单体建筑特性的系统总结,从乡村聚落形态、公共空间布局角度对戏台进行分析讨论等。

(一)戏台单体建筑特性研究

戏台单体建筑特性研究是指围绕戏台单体做详细的形制研究,如单体做法、戏台装饰、戏场声环境、戏场布局等。这些研究一般集中在建筑学领域,学者们利用已有成果和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整理,梳理出戏台的发展演变过程和特征。

2000—2010年间陆续有一些学者对我国古代戏台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涉及到了戏台的建筑形态和营造问题,并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图片和分析统计数据,对戏台的功能、空间、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成果有罗德胤的专著《中国古戏台建筑》和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戏台建筑研究》,它们探讨了戏台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将戏台进行拆解,以构件的形式分别论述戏台的形制,所写构件有台基、柱、墙、额枋、斗栱、梁架、彩画木雕装饰等。

薛林平对戏台的研究同样是在建筑学的框架下进行的,但其研究呈现出一定的模式性。作者引用了大量古籍文献以及戏曲文物资料,对我国各地区戏台的历史背景、总体情况、建筑形式、典型实例、空间特征及艺术成就做出深入探讨,如《山西传统戏场建筑》《北京清代皇家戏场建筑研究》《陕西明清戏场建筑研究》《浙江传统祠堂戏场建筑研究》《上海清代晚期戏园研究》《安徽传统戏场建筑研究》等,这对我们宏观把控戏台的区域性特点有很大的帮助。其中作者着重对山西地区元明清三代乡村戏台进行研究,剖析了各代戏台在形式、空间、艺术方面的联系与区别,由于各方面限制,作者没能做出更加细致的研究,但这些精炼的总结性观点和数据资料为山西乡村戏台的研究贡献了极大的力量,如《山西元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等。

另外一些研究对戏台单体特性做出进一步探讨,具体分析戏台装饰艺术、戏台区域空间分布特点、戏台类型等,学者们采用的研究方法基本相似。都是对古戏台做了实地测绘后,总结戏台的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形制以及戏台的雕刻装饰等特点。除此之外这些文章将戏台研究的范围扩大,开始加入一些建筑之外的戏台相关因素,如文化内涵、神殿、民居等。如楼庆西的《装饰之道》和巩天峰的《神庙戏台装饰艺术研究》、柴国珍的《元明清山西戏台空间分布》、刘玲的《晋中市传统戏台建筑研究》、李荟的《晋系传统剧场建筑空间位置剖析》、续冠逸的《城隍庙建筑的形制与空间布局分析》。

(二)聚落形态、公共空间中的戏台研究

戏台作为聚落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社会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与村落和神庙、祠堂这些公共空间联系在一起,研究聚落和公共空间,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戏台的相关问题。近年来,在研究聚落形态和公共空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与戏台相关的研究成果。

这类研究基本会对古村落的环境特征、聚落选址、聚落形态和民居形态做详细的阐述,但在文章中对于戏台的研究只占到很少的篇幅,甚至只是停留于客观描述的层面,对于戏台与聚落关系的深层规律仍未给出答案。但是将戏台放在聚落这种大环境中去研究,更能全面的从空间布局的层面来认识戏台,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如郭永伟在《平遥梁村的聚落形态和民居形态分析》一文中就对古堡类聚落中的戏台进行简单分析,提出“戏台是聚落中的重要娱乐场所,与村庙有密切的关系”的观点。和郭永伟研究思路相同的文章还有王柯的《祁县孙家河古村落建筑研究》。这种古堡类型的聚落戏台表现出的独特地域性,为该地区相似聚落戏台的研究提供了先例。

还有一些文章更进一步直接对聚落中的公共空间进行研究,戏台作为典型的公共建筑也在研究之列。一般学者们会对聚落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梳理,之后再去探讨聚落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公共建筑布置的特征和规律。这类文章有靳松的《山西自然村落中公共中心的布局与建筑形态分析》,白佩芳的《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俞清源的《平遥县汾河以西村落构成与庙会空间研究》,郭妍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等。以上这些文章除了探讨戏台的空间关系,还引入了一些文化因素,如民俗信仰、地方经济等,这为研究戏台背后的文化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戏台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戏台作为村镇聚落中的公共建筑,总是与民间社会的信仰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而形成民间社会的特定文化景观。对于戏台文化景观的研究,学者们已经不局限于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会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理论实践相结合,产生综合性较强的学术成果。

(一)建筑学与社会学、民俗学的交叉研究

在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交叉研究的体系之下,对于戏场建筑的研究存在两种趋势,第一种是戏台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第二种是对于戏台文化空间的研究。

第一种研究戏台与其他因素相关性的文章,往往会将聚落中的组成部分用图示语言表达出来,将其进行空间特征模式分析,这对于以后聚落因素更加详细的研究有启示作用,也为进一步研究戏台的世俗性与宗教性特点打下了基础。相关的文章有朱迪光先生的《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化精神研究》,文中重点阐述戏楼与民众的社会生活与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的联系。任萌在《晋中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组织与文化仪式的相关性研究》中对于晋中地区文化仪式和仪式性聚落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晋中地区戏剧表演是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郭华瞻的《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则通过解读祀神民俗,说明祠庙演剧空间与祀神活动的内在关联和互动关系。

第二种研究戏台文化空间的文章,切入视角多样,包括分析戏台的“礼乐空间”“文化表达”“构成要素”等,这些研究都会通过借鉴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去解读建筑中的文化内涵,其中跟踪了解村落活动的游行路线以及演戏的组织方式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代表成果有程诚的《太谷净信寺戏场建筑“礼乐空间”研究》,王鹏龙的《晋北沿边堡寨的宗教信仰及神庙戏台》。在这些研究中建筑学仅仅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出现,若能适当加大其篇幅,文章可能会更加具象化和立体化。

(二)建筑学与历史学或人类学交叉研究

将建筑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研究结合在一起探讨戏场建筑时,免不了对碑刻、地方志、戏曲文物等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还原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功能、演出形式、民间信仰等。这类文章会对民间乡村公共机构(社学、义学、社所等、乡约)、乡村制度与戏台的关系进行详细考证。吴寄斯在《金代戏场建筑实例的调查与研究》一文中对墓中壁画、砖雕等考古资料进行研究,对金代戏场建筑中反映出来的晋东南地区金代社会生活进行解读,还原墓主人生前在住宅内观赏乐舞的场景,从这种角度出发研究的还有段建宏的《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这类文章通过探索乡村生活和乡村机构,对完善戏台的文化景观起到很大作用。

将人类学的方法引入传统戏台的研究中,主要讨论戏台的空间形态与人的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这类研究的学者还会结合一些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将人在戏场空间中扮演的角色做更深层次的探讨。这类文章有陈楠的《湘赣地区传统戏场形态与人文环境的关联性研究》。和黄文杰的《明清江南乡村祭祀演剧的基本形态与文化内涵》。

四、戏台的保护利用研究

国内传统古戏台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社会的发展与传统戏台的保护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有关其保护与利用的成果也有不少,根据保护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戏台的全方位保护,戏台的活态利用。

(一)戏场建筑的全方位保护

在戏场建筑传承与保护方面,由全国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共同完成的国内外第一部综合研究古戏楼的著作——《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这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这部专著深刻阐述了戏曲与戏台的产生发展和相互影响,分析了古戏台艺术的文化内涵,最后提出一些科学保护与修缮古戏台的方法。这一著作涵盖内容之广,涉及领域之宽泛,为日后我们全方位保护戏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基础资料和保护意见。

对全方位保护戏台的方法细分,可分为保护戏台聚落的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对于社会环境保护的文章居多。这类研究者认为戏台不仅需要物质性的空间,而且更需要空间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建议加强古村落的民俗文化保护。王柯在《祁县孙家河古村落建筑研究》中就提到要尊重戏台及其他聚落历史遗迹原貌,杜绝仿古造假的现象出现。应该发展村落传统手工艺产业,恢复村落传统节日、习俗活动。程诚在《太谷净信寺戏场建筑“礼乐空间”研究》一文中也持相同的意见,认为戏场建筑中礼乐空间的保存是很有必要的,仪式活动的保存对当今社会道德伦理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戏台的活态利用

城镇化速度加快的今天,在不损害戏台价值的前提下,对戏台进行活态利用也是一种新的出路,学者们认为对古戏台的保护,不能只着眼于建筑物本身的修缮,应该重新为古戏台在当今社会找到合适的位置,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延续古戏台的生命。比如应该发挥戏台民间性的特点,将古戏台融合于民众的生活之中,充分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在戏台中继续唱戏或者置换戏台功能,提高其使用效率。代表成果有续冠逸的《城隍庙建筑的形制与空间布局分析》,姚潇徽的《邯郸市古戏台建筑的研究与保护》,郭妍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

王鑫在《环境适应性视野下的晋中地区传统聚落形态模式研究》中则从新的视角切入,应用类型学的方法对传统聚落进行分类,将实证案例并置,然后进行类型化的研究,从而得出各类型聚落形态的发展演进路径,这也为戏台当代的活态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上述关于戏台的研究,一部分主要从单一学科的角度出发,如戏曲学、考古学、建筑学等;另一部分则侧重于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都为戏台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思路。但是在戏台研究领域尚有许多学术问题未解决,如戏台与村落形态之间的关系、神庙戏台在聚落中位置的决定因素、具体区域内戏台空间分布等话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对地方戏台、戏曲、民俗等研究领域,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开展这一工作有较大的难度,因为戏台所处聚落的相关资料主要存在于乡村宗祠和乡民们的“口耳”之间因此,全面、详细地获取与戏台有关的史料是开展戏台研究的首要任务。

猜你喜欢
戏台空间建筑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戏台送到家门口
空间是什么?
狸猫戏台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山西古戏台掠影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