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友华 沈钰晶
【摘要】马克思视野中的“民生”是“大民生”与“小民生”的辩证统一,是指以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现实的人”的基本生存、生活、生产和发展问题,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追求。它体现出既关注现实又观照未来、既重目的也重手段的辩证思维。民生本质属性的辩证性意蕴要求我们辩证地理解民生的特征,准确领会其历时性与共时性、抽象性与具体性以及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 马克思 民生 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22.017
从马克思主义视域对“民生”进行理论溯源,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并没有单独使用过“民生”一词,更没有专门就“民生”著书立说。但众所周知,马克思的一生就是为无产阶级谋幸福、为人类求解放的一生,也是为现实之民谋生计的一生。梳理马克思的著作文本,其中不乏含有“民生”的组合词,如农民生存、市民生活、人民生活、国民生产等。这些“民生”相关概念其实也成为现代民生之义的理论之源,而其中的辩证意蕴更是我们在理解、把握现实民生问题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马克思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思考和探索民生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维财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马克思对民生的辩证诠释
尽管马克思没有给“民生”下过明确定义,但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马克思眼中的“民生”是“大民生”与“小民生”的辩证统一。从广义上或一般意义上而言,“民生”是指一切社会形态下人的生存、生活、生产和自由全面发展等。这里的“一切社会形态”包括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曾使用的“人类生活”“人类生存”等概念,就属于“大民生”范畴,在此意义上,民生被置于与自然界相对应的人类社会中,“人”被视为一种被剥离掉个性而存在的“类存在物”。但辩证意义上的“人”,更多地还是一种现实人的阶级存在。相应地,从狭义上或特殊意义上而言,马克思语境中的“民生”又特指资本主义社会下无产阶级和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对无产阶级和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最为关注。马克思强调的“保障无产阶级生存”“所有儿童的教育费用由国家负担”等,就属于“小民生”范畴。在此意义上,民生被赋予具体的社会历史内涵,是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民众的生计”问题而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大民生”和“小民生”的差别,主要在于民生贯穿的社会形态和覆盖的社会群体规模不同。马克思在研究民生问题时,既不泛泛而谈一切社会形态下一切人的民生问题,也不局限于探讨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定社会形态下无产阶级的民生问题。在对民生概念的诠释上,马克思既看到了民生貫穿多种社会形态、覆盖多个社会群体的全面性和理想性的一面,又看到了民生之于资本主义社会、关乎无产阶级的重点性和现实性的一面。在马克思的视野中,“民生”是指以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现实的人”的基本生存、生活、生产、发展问题,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追求。在这一定义中,民生主要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种社会形态中,且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民生覆盖群体从无产阶级和弱势群体逐步推广到全人类,民生需要层次也由基本层次不断迈向最高层次。
辩证把握马克思的民生观
准确把握现实与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对民生的关注既立足当下,又展望未来。马克思重点关注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同时又科学预见和构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及解决之道。从民生需要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物质需要出发,强调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然后才能发展新的民生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未来,人们不再为基本生存、生活所困,就连生产劳动本身也成为一种快乐,民生的内涵将更多体现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下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状态。
准确把握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关系。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民生目的,他也深知,民生目的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物质、能量和精神享受等。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作为全部社会生活重要方面的民生需求与满足,同样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此外,无产阶级是民生改善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民生成果的伟大创造者。在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下,无产阶级生活得最为艰苦,破烂的衣服、腐坏的食物、飘摇的房屋、污浊的空气……似乎天然属于无产阶级,受苦受难的无产阶级必须奋起反抗,求解放、促民生。当然,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保障等也必不可少,不能让无产阶级赤手空拳地与资本主义民生的异化相对抗。
民生的辩证统一性特征
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统一。民生的历时性是指民生问题无时不有,且不断发展变化。民生是一个动态性、时代性概念,在不同时期或时代,由于社会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民生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民生的历时性还体现在公民个人层面上,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眼前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也各有侧重。从接受教育到就业创业、再到退休养老等,个人角色在变,其民生诉求也随之变化,且一般呈现出从低层次民生需要向高层次民生需要发展的过程。
民生的共时性是指民生问题无处不在。大到国家,小到个体,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民生问题,且不同的民生表现背后,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等都有本国的民生问题。例如,就普遍存在于各国的“吃饭”问题而言,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常常面临着“怎么吃更健康”的营养均衡问题,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通常面对的是“有没有得吃”的温饱问题。从小的方面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民生诉求。从贫富群体看,穷人的民生问题多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存、生活问题。富人的民生问题则多为高层次的民生问题,“例如高质量的教育、健康、文化、心理、精神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需要”[3]。对此,必须在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从国家乃至国际层面统筹谋划。
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民生具有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主要体现在对民生概念本身的高度概括上。结合马克思对民生概念的理解,其中诸如“现实的人”“人类解放”等都是有着丰富内涵和外延的抽象概念。此外,民生政策多是自上而下制定落实,且以各种文本为载体,难免具有抽象性,哪怕是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文件也不例外。从政策制定者的制定颁布,到政策执行者的理解落实,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
民生又是直接具体的。民生关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诸如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造福民生也不是抽象的,而是直接作用于每一个具体个体的,必须有的放矢、靶向施策,这就要求科学划定民生的范围,否则,经济社会一切领域的一切事宜均可与民生挂钩。例如,航空航天、水利水运、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都可以说是服务于民的,但其中不少决策部署是着眼于国家宏观和长远发展的,在关切民生上发挥的作用较为间接,不应纳入民生范畴。
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的辩证统一。民生的可逆性是指民生需要层次的可跨越性和反复性。民生需要层次一般呈现出从低层次民生需要向高层次民生需要逐层递升发展的过程,但也有例外,如一个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乞丐却好读书,他便是跨越了低层次的物质需要,直接过渡到了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此外,当民生需要层次逐渐递升,达到高层次民生需要得以满足的阶段时,也并不意味着个体能一劳永逸地居于高位。倘若自我懈怠堕落或外力导致从有到无等,个体就很可能再次滑向对低层次民生需要的渴求。例如,原本资产雄厚的大商贾,可能因为投资失败而沦为穷人,终日为衣食住行奔波劳碌。原本经创业脱贫的贫困人口,也可能因为技术的缺乏而返贫。民生的反复性要求我们始终不懈奋斗,时刻保持警惕,切勿肆意挥霍享乐。
民生的不可逆性是指民生增益的不可逆性,通俗地说,给民众的好处只能多、不能少,有学者将“增益不可逆性”形象地闡释为“只能作‘加法’,不能作‘减法’,或者说,要注重使用‘加法’的方式,慎用‘减法’的方式”[4]。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选择通常会受到利益的影响和驱使,具体到民生领域,在制定和实施民生政策时,倘若损害了民众原有的利益或已承诺的民生优待并未兑现,就极易引起人们的不满甚至造成群体性事件。从心理学上看,这种情绪对立或社会乱象的产生也是利益役使下的“相对剥夺感”心理在作祟。“社会科学家们大都认为相对剥夺是抗议、造反、革命的缘由。一旦一个集团感到它被对待或将被对待的方式未能满足它应被对待的愿望,这种相对剥夺就发生了。”[6]民生增益的不可逆性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不过度承诺。对于公民个人而言,也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对民生政策多些理解和宽容。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及其实践研究”和教育部“熊友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20ZDA005、19JDSZK040)
注释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1、501页。
[3]林祖华:《论民生的内涵和特点》,《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3期。
[4]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7页。
[6][美]塞缪尔·亨廷顿:《失衡的承诺》,周端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45页。
责 编∕陈璐颖
Dialectical Implic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Xiong Youhua Shen Yujing
Abstrac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 Marx's vision i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macro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micro people's livelihood", which refers to the basic survival, lif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al people" with the proletariats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s the main body, as well as the highest pursuit of realizing human liberation and people's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 Communist society. It embodies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paying attention to both reality and the future and focusing on both purpose and means. The dialectical implication of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people's livelihood requires us to dialectica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diachronicity and synchronicity, abstraction and concreteness, and reversibility and irreversibility.
Keywords: Marx, people's livelihood, dialectical 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