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昭 边际
侯赛因·萨拉米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少将不说软话,在美国进行权力交接的敏感时刻,尤其如此。
2021年1月1日,在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被杀一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萨拉米高调表示要为死者复仇。他说:“伊朗没有恐惧。我们已经准备好保卫我们的独立、重要利益和伟大革命(指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成果,正如我们在过去41年所做的一样。”他强调,今天伊朗“将在战场上对敌人作出最后的回答”,警告美国“不要在波斯湾地区误判形势,犯最轻微的错误”。
这段时间,美国确实在波斯湾频秀武力。
2020年12月21日,美“乔治亚号”弹道导弹核潜艇进入波斯湾。这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最多可携带154枚“战斧”巡航导弹。编队中还有“罗亚尔港号”导弹巡洋舰和“菲律宾海号”驱逐舰。
2021年1月3日,五角大楼下令正在转场的美在中东唯一航母“尼米兹号”重新返回。“尼米兹号”是3个星期前进入波斯湾水域的,当时的任务是为撤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军提供空中支援。随后,美军方将这艘航母派往索马里,将驻扎在那里的美军撤走。13年前,美军以打击“基地”组织等的名义,在索马里派驻约700名士兵,原本计划在1月15日撤走大部分美军。美代理防长米勒说,他是在“伊朗领导人对特朗普总统和美国其他官员发出威胁后”下达此命令的。但他没有说伊朗领导人到底发出了什么“威胁”。
1月6日,从美国北达科他州迈诺特空军基地起飞的两架B-52战略轰炸机持续飞行36小时,到波斯湾上空转了一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军已经第四次这样干。此前,伊朗驻联合国临时代办哈比卜呼吁美国停止这类“破坏波斯湾稳定”的行动。
美国媒体纷纷猜测,特朗普是否会在政权交接前向伊朗发动袭击。此前,美国和海湾国家媒体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已将短程导弹和无人机调往伊拉克,部署在亲伊朗武装的营地,并猜测伊朗“可能会打击伊拉克境内及周边目标”,还称“圣城旅”现任指挥官卡尼到访伊拉克,讨论如何就核物理学家法克里扎德被杀一事作出反应。五角大楼官员此后表示,他们得到情报,伊朗可能袭击美驻伊拉克部队。
这一切在伊朗看来,有可能是美国在为发动攻击造舆论。伊朗的应对之道就是把自己的“刺”竖起来。1月8日,《德黑兰时报》刊载报道,称萨拉米日前视察了位于波斯湾沿岸的一处“导弹城”,再次强调伊朗已做好战斗准备。在伊朗,“导弹城”指可防空袭的地下军事设施,普遍配有地對空导弹,可进行反击。从伊朗官方电视台播出的画面上可以看到,大量导弹整齐地排列于地下通道中,除了码放在固定位置的重型导弹外,还有军车运载的导弹。萨拉米以导弹为背景发表讲话:“这是存放海军战略导弹及其发射系统的许多个军火库之一。你今天在这个地下建筑群中看到的,仅仅是诸多导弹设施中的一个,它长达数公里。伊朗海军拥有许多这样的基地。”他还强调,这些导弹是精确制导的,不怕电子干扰,射程达数百公里,破坏力非常强。
据伊朗媒体披露,萨拉米视察的地下“导弹城”位于伊南部霍莫兹甘省,其他省份也有多个类似设施。萨拉米表示,伊斯兰革命卫队已在波斯湾沿岸建造了一系列这类“导弹城”。他说:“我们的敌人不接受逻辑的力量,而是依靠权力的逻辑。为防止他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我们,伊朗只能增强威慑性的力量。”
1月9日,伊朗还在法尔斯岛举行海上阅兵式,出动了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和巴斯基民兵的700多艘舰艇。据称,选择这个日子也别有用意,是2016年1月12日伊朗逮捕10名美军水兵5周年的前夕。当年,两艘美海军舰艇从科威特前往巴林,因导航系统故障而闯入了伊朗海域,遭到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的扣押,美军水兵被关押数小时后获释。
此前,伊朗国防军举行了无人机军演,演练了陆海空三军及防空部队配备的无人机执行摧毁空中及地面目标、自杀式无人机大规模攻击等多种方式。演习中,伊朗国产无人机“卡拉尔”成功使用空对空导弹完成了拦截活动,并用所装备的500磅炸弹摧毁水面目标及防御工事。伊朗军方透露,目前伊朗军队能使用航程2000公里的远程战斗无人机完成作战任务。
在视察“导弹城”前,萨拉米还有一个动作:他率领多位将领登上了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阿布穆萨岛自1992年以来就是革命卫队基地,大通布岛上则建有国际机场,驻扎了伊朗海军。
美军“尼米兹号”航母。
萨拉米等将领视察“导弹城”。
萨拉米(话筒前)在导弹前发表讲话。
在阿布穆萨岛上,萨拉米视察了革命卫队的基地,强调这里是“保卫伊朗的前线”。他说:“我们将以对等、果断和有力的打击应对敌人的行动,不会对敌人的威胁或侵略无动于衷。”他告诉部队官兵,“当敌人看到你们时就会得出结论,它必须以礼貌、尊重和谨慎的方式对待这个国家”,强调这些岛屿在“阻止海湾威胁”中的特殊重要性。
就在萨拉米登岛前后,海湾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转机。1月5日,在第四十一届海合会首脑会议上,与会领导人签署《欧拉宣言》,沙特、巴林、阿联酋和埃及宣布与卡塔尔恢复全面外交关系。2017年6月,上述4国以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和“破坏地区安全”为由,宣布与其断交。据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孙德刚分析,美国是卡塔尔与上述国家关系回暖的主要推手,而其背后原因是美国试图打造反对伊朗的“中东小北约”。2017年以来,海湾国家形成了伊朗—伊拉克、沙特—阿联酋、土耳其—卡塔尔三大阵营,而美国不愿意看到卡塔尔与伊朗、土耳其走近。不过,卡塔尔有自己的利益,与沙特等国的和解,不等于会放弃与伊朗、土耳其的关系。
在此背景下,薩拉米高调登上这些岛屿,就有非常丰富的弦外之音了。事实上,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的主权一直存在着争议,阿联酋始终强调这些是它的领岛。阿布穆萨岛距离阿联酋60公里,大通布岛距阿联酋仅30公里。阿联酋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之一,也因此屡屡成为伊朗的威胁对象,伊朗高官多次威胁称,要将阿联酋的迪拜和阿布扎比“炸成废墟”。因为距离太近了,伊朗打击阿联酋易如反掌。有人解读,萨拉米的表态意在向美国发出警告,一旦伊朗遭到袭击,它不仅会攻击中东的美军基地,还可能攻击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国(如阿联酋)。
另一件事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1月4日,萨拉米麾下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在霍尔木兹海峡靠近阿曼一侧的海域扣押了“韩国化学号”油轮,船上共有包括5名韩籍船员在内的20名船员。伊朗外交部称,伊方依照法院命令扣留该船并调查其造成的海洋污染情况。韩国国防部随后宣布,韩军一艘驱逐舰抵达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水域,“正在执行一项确保我国国民安全的任务”,舰上载有韩国打击海盗的“清海部队”特种兵。但韩国军方人员又称,军舰“不会介入进攻行动”,事件应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1月10日,韩国外交部副部长崔钟建前往伊朗协商此事。
受美国制裁影响,伊朗对韩国出口石油的70亿美元货款被冻结在韩国两家银行。伊朗外长扎里夫会见崔钟建时说:“鉴于最近疫情对各国的严重影响,目前两国关系的最主要优先事项就是为解冻这些资金提供便利。”他还提醒崔钟建,韩国银行冻结伊朗资金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伊朗舆论对韩国的看法”。崔钟建表示,韩国政府将努力解决此事,同时就油轮遭扣押事件要求伊方“早点解决问题”。扎里夫称这是“纯技术性问题,正在法律框架内解决”,伊朗政府“不能干预这一司法程序”。
外界认为,从根本上说,伊朗的扣船之举还是做给美国看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美国的压力减轻了,“韩国化学号”自会安然无恙。
作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一把手”,萨拉米一直以强硬姿态出现在外界面前。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诞生于1979年,是在当时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的指示下成立的。它有编制人员约13万人,有独立的陆军、海军和空军,还指挥着数量庞大的准军事组织巴斯基民兵,并控制着伊朗的弹道导弹和核项目,与伊朗国防军共同构成伊朗国家武装力量。它不仅是一支军事力量,还兼具政治影响力,保卫伊斯兰革命政权是其核心使命。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伊朗的海上采油设施。
61岁的萨拉米,1960年生于伊朗中部省份伊斯法罕省,1978年进入伊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习,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入伍,加入伊斯兰革命卫队。他曾领导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空军。2019年4月,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任命时任革命卫队副司令的萨拉米接替穆罕默德·贾法里出任司令。
据称,萨拉米的立场比贾法里还强硬,伊朗最高层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做出上述任命。萨拉米曾表示,伊朗“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而不仅在一个地方打击美国和以色列”。他也经常“炮轰”以色列。2018年10月,他“建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赶快学会在地中海游泳,因为很快除了逃到海里,他别无选择”。他还公开表示,伊朗的战略是把“犹太复国主义政权”(以色列)从政治版图上抹去。
就在萨拉米上台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据伊朗媒体报道,萨拉米当时强调自己为此感到自豪。德黑兰也针锋相对地宣布,将美军中央司令部及驻西亚美军列为“恐怖组织”,称美国政府为“恐怖主义的赞助者”。
萨拉米上台不到一年,就发生了“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被杀事件。去年11月27日,核科学家法克里扎德又在德黑兰附近遭暗杀。当时,萨拉米宣布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说:“这些罪行不会破坏伊朗人继续开拓光荣道路的决心。凶手将受到惩罚,法克里扎德在战略领域的努力将永远被铭记。”
萨拉米的声调虽高,但鉴于伊朗最高层并不想与美国真正开战,他也只是时不时秀一下肌肉,并不真正动手。伊朗外长扎里夫日前还在推特上“提醒”美国,有人“可能冒名伊朗在伊拉克发动袭击”。他表示,伊朗“不寻求战争”,但准备“公开和直接捍卫其人民、安全和重大利益”。伊朗近日声称将浓缩铀的丰度提度到20%,又强调如果需要,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浓度提高到90%,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萨拉米的军事强硬形象一样,都是在给美国施压,同时又留有余地,既让特朗普政府不敢对自己下手,又给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留出解除封锁、谈判解决问题的机会。当然,实现这些策略都要以实力为前提。
1月8日,哈梅内伊发表电视讲话称,美国只有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其重返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才有意义。“美国如果不解除对伊制裁就重返伊核协议,不仅没有意义,甚至还有害”。哈梅内伊还强调,伊朗“不会削弱对西亚地区盟友的支持。伊朗应保持其军事战力,不允许出现遭到敌军打击而无法还击的情况”。
上海外国语大学伊朗研究中心教授程彤数年前就有个判断,伊朗发展核计划本质上是以此为筹码,换取美国对其体制合法性的认可。美国则以伊核计划为由,拉欧洲及中东一些国家共同打压伊朗,本质上是维护以色列的安全利益,也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日前,他在接受《环球人物》采访时表示,这个判断目前看仍然可以成立。他说,伊朗“秀强硬”的根本原因是被美国打压得太狠,经济上有压力。但伊朗又有很强的抗打压能力,而对美国而言,保留一个弱势的伊朗其实更有利于其在中东左右各方力量,获得军火销售等利益。从历史传统上看,伊朗有深厚的商贸传统,精通“交易的艺术”。美国政权交替之际,伊朗会维护好“斗而不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