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弦
疫后重振,浴火重生,湖北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号召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服务企业群众,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怎样服务企业才能解除痛点、当好专业贴心的“店小二”?对标一流标准,才能起势更高,飞得更远。在多种评价体系中,上海、杭州、深圳一直位居我国营商环境前列,成为湖北优化营商环境的对标之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020年11月初,支点财经特派记者,赴三地探寻其先进经验,以期取长补短,给人启示,促鄂奋进。
开一家社区便利店,要办多少证、填几张表、等多少天?
在上海,支点记者得到的答案是,一张证、一张表、等3天。
“以前多得记不清,过程也很繁琐,要先领取营业执照,再分别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酒类商品零售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每张许可证都要单独申报,材料多、耗时长。”上海便利蜂商贸有限公司综合服务部负责人孙琦回忆,以往开便利店要填五大类、9张申请表,要提交53份材料,审批时限95个工作日。
改变,从2019年7月开始。上海以浦东新区为试点,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即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现在只需填一张申请表,提交一套材料,申领一张许可证就可开业。”2020年10月30日,孙琦办完了碧波路分店的行业综合许可证,仅用3个工作日。
目前,上海共在便利店、健身场馆、药店等43个行业核发行业综合许可证,审批事项、时限、材料分别压减76%、88%、67%。以“一业一证”改革为突破口,上海还在审批方式上进行集成式、智能化升级。
上海将审批“打包压缩”,反观湖北,仍面临“个个难击破”的痛点。
宜昌一家企业反映,每上市一个新产品,就要办理一个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手续流程繁杂、耗时过长。“长达10个流程,耗时1年多,往往证还没有办下来,产品就已缺乏市场竞争力了。”
“由于系统不互认,同一事项在不同平台要反复注册、上传资料,这种情况我每个月都要经历好几次。”鄂州一家房企说出了许多企业的心声。
事实上,政府部门也不愿意企业一次次重复提交材料。其症结就在于政府部门各有网上办事入口,彼此间存在信息壁垒。比如,市级平台就很难获得省直部门平台的数据,因此“一事联办”往往落了空。
“为打破信息壁垒,上海采取了很多灵活的做法。”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应用开发部部长贝聿运告诉支点财经记者,公安部门核发的身份证等很多证照,都通过上海市电子证照库实时归集,对于海关等垂直管理部门的数据,通过市商务委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进出口登记、市场准入等数据连接通道。
支点财经记者了解到,依托大数据中心,上海将55个职能部门掌握的信息全部打通,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形成网上“整体政府”,已有数据、证照无需提交,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目前,上海“一网通办”平台数据基本覆盖了辖区所有的人口库、法人库、地理信息库和电子证照库。医保费结算等上百个事项实现“零材料”提交。
上海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称,全国率先推出“一网通办”两年多来,上海办事时间缩短70%、手续环节减少三分之二。如今,“东方明珠”还有一张引人注目的“软名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国样本城市、中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标杆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点,在于政府部门从创新驱动视角出发,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对原有服务流程整体性重构和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石军伟认为,对标上海“一网通办”的实践,湖北营商环境差距明显,需多管齐下、久久为功。上海的经验表明,政府部门要像企业研究客户一样深入研究企业的具体需求,要“动真格”地系统研究市场主体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赢得了市场主体从内心里对政府的认可和赞许,这就是优化营商环境最根本的现实回报。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是不少企业对于政府优惠政策难以落地的感受。
2020年9月,湖北优化营商环境督查组在荆门、天门督查期间,多次开展暗访。不少商户反映,2020年受疫情影响,生意难做,国家和省政府及时出台租金减免政策,是雪中送炭。
然而,这份关怀迟迟未能兑现。有些商户感叹,租金一直没减免,门面都快撑不下去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却说,个别经营户询问过政策,但没提出书面减免申请,因此没有及时给予减免租金。
惠企政策怎样宣传到位、如何消除企业申请盲点、雪中送炭怎样送到心坎上??这些问题,杭州在疫情倒逼之下,得到了解答——杭州市亲清在线,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是该市惠企政策兑现改革的范例。
“这是一个被疫情‘逼出来的设计,却赢得了满堂彩。”2020年11月12日,杭州市发改委营商环境管理负责人李明霞在接受支点记者采访时介绍。企业登录该平台之后,少填甚至不用提交任何资料,中央、省、市、区惠企资金,一键兑现,秒到账。
“飒!”2020年11月17日,提起当年6月收到的一笔10万元奖励资金,杭州金浪机電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农大声点赞。张海农说的,是政府“小升规”(小型企业上升到规模以上企业)奖励资金。企业只需登录网络平台,轻点鼠标,当天钱就到企业账上了。
一键秒兑,如何实现?
“首先基于杭州城市大脑。”亲清在线技术支持方、云仰科技有限公司的方案解决专家古明说。
瞄准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十三五”期间,杭州城市大脑从纸上变为现实,逐步构建“中枢系统+部门(区县市)平台+数字驾驶舱+应用场景”的核心构架。就医、旅游、政务等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投入使用,日均协同数据2亿次。
古明介绍,通过城市大脑,亲清在线接入了453个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新优化搭建了政策比对和兑现平台。企业以法人信息登录平台,提供员工的姓名、个人账号等,亲清在线平台将通过城市大脑中枢系统获取数据、进行比对,确认后,资金直接发至个人賬户。
支点财经记者看到,在惠企政策条目下面,同一惠企事项不管后台涉及多少部门,前端都只有“兑现”一个按钮。即使点击后兑现不成功,企业还可以补充输入资料“提出异议”或转人工服务,流程清晰明确。
“有温度、有感情的政府。”浙江耀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罗汀科这样评价。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公司49名无房员工可获得政府住房补贴。罗汀科提交了员工身份证号、租房合同、个人账号等,按下“兑现”键。仅几秒钟,钱就从杭州市财政局直接打到了员工个人账户。
2020年11月1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结果,杭州在“营商环境城市排名”中居全国第一。
“大道至简,看似容易,落实不易。”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认为,惠企政策兑现力度,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之一。杭州“一键直达”模式,直击了惠企政策落实中的痛点。杭州的经验说明,落实优惠政策,需要政府部门想方设法将政策“送”到企业,让企业少跑路、不跑路,坐在办公室轻松享受到应得的政策红利。
在所有审批流程中,以工程审批最为麻烦。湖北多地均反映,虽然现在办事流程简化,审批速度有很大提升,但绝大部分投资者仍不清楚工程审批全流程,实际操作还是“槽点满满”。
支点财经记者奔赴深圳,找寻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探索的新路径。
深圳市住建局设计处四级调研员陈瑜介绍,施工图审查,是导致建设工程审批“马拉松”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施工许可证的前置程序,施工图审查普遍耗时1个多月,长的甚至两三个月。
2019年,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提出,在深圳等试点地区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
作为试点城市,深圳非常清楚,建筑工程,百年大计,取消施工图审查,绝不是图纸没人管、质量没人管。“老百姓买房子是天大的事,取消施工图审查,核心一定是确保工程质量。”陈瑜说。
2020年7月1日,深圳在取消施工图审查的同时,启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系统,这并非简单的备案系统,而是与全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对接,数据互联互通,多功能、多部门、全流程共享,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业主、设计单位将施工图上传至管理系统时,同步提交承诺书,承诺提交的勘察、设计文件有关要求及技术标准,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其提交的项目材料将生成含有工程项目、设计文件和施工许可等基本信息的二维码。
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设计处高级工程师龚春城告诉支点记者,别小看这个二维码,二维码一扫,随时可查,杜绝建设单位在施工时更换报建图纸。
取消审图后,后台如何“不打扰”地把关?探索“鱼”与“熊掌”兼得的创新之举,AI技术很快进入深圳的视野。
2020年6月,深圳率先获批,探索建筑工程领域的人工智能审图。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深圳研发智能化施工图审查系统,提升施工图审查效率和质量。
龚春城介绍,比如房屋住宅项目,包括消防安全、栏杆高度在内,有1000多条标准规范。“相同户型的图纸,可能几十层都一样,人工审图相对较慢。”龚春城说,经测算,AI审图效率是人工的7.3倍。
一旦审图发现问题,此前作出承诺的建设单位将受到处罚。陈瑜介绍,通过人工抽查和AI审图,倒逼勘察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对施工图设计更为谨慎。
“取消施工图审查,虽然只是优化营商环境中一个小环节,但从中也能看出深圳下了大功夫。”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认为,过去,很多地方追求营商环境的改善,常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可能这个环节取消了,下一个环节又增加了负担和成本,没有实现总体优化。深圳取消施工图审查,启用AI审图,并没有以牺牲工程质量安全为代价,进而实现了营商环境的总体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正应像深圳这样,真正理解优化的核心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