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昱凌
摘要:主流媒体的融媒转型需要从日常报道实践入手,通过具体策划的思路引领、具体作品的标准引导,来对记者进行内容生产转型的持续督导,从而实现新闻观念和专业能力的革命性嬗变。本文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天眼新闻客户端“走进乡村看小康”专栏为案例,从时代视野、现场体验、融媒呈现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个栏目的报道策略。
关键词:主流媒体 融合转型 报道策略
“走进乡村看小康”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天眼新闻客户端策划的一个展现乡村振兴的专栏,除转载中央媒体相关报道外,所刊发的贵州本省稿件均为记者在乡村现场采写。走进乡村,感受小康,以记者的视角去发现,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等丰富的形式予以表现,使得这组报道充满了生活质感、乡村气息,得到了受众的好评。本文从时代视野、现场体验、融媒呈现三个方面分析其报道策略。
一、时代视野:去基层读懂政策民情
2020年底,贵州省告别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毫无疑问,广大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是同步小康最为重要的观察点。贵州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的省份,告别贫困之后,如何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工程的关键性任务。不管是脱贫攻坚阶段,还是乡村振兴阶段,困扰贵州发展的“三农”问题,依然是最为重大的课题。经历了“黄金十年”发展的贵州,能否持续提升发展能力和品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至为关键。
天眼新闻专栏“走进乡村看小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从专栏的选稿倾向来看,主要关注的是这样三方面内容:其一,产业是否得到发展;其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其三,小康的可持续性如何。
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产业支撑。贵州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关键在于大力助推农村产业。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产业是被放在首位的。没有产业的勃兴,就不可能有乡村振兴。“走进乡村看小康”这个栏目所选择的稿件,绝大多数都和“产業”这一关键词相关。比如,2021年8月27日刊发的《毕节织金县:自强乡奏响“自强曲”》,这篇报道写的是织金县自强乡的烟叶产业。如何让曾是省级贫困乡的自强乡群众步入小康,负责帮扶的毕节市烟草公司把提高农民烟叶种植技术作为突破口,通过大力发展烟叶产业,这个乡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017年仅有9.8万元,2021年将有望达到150万元,更重要的是,农民通过种烟大大提高了收入,步入了小康生活。
小康当然有具体的指标规定,但农民自身的生活体验同样重要,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是暖在农民心里、写在农民脸上的。就贵州乡村建设来说,道路的村村通、组组通,通信设施的宽带进村入户,国家电网的覆盖乡村……农村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历史性的改善,为小康提供了极好的外部设施支撑。富起来的农民群众,生存环境的改善是最为显著的。“走进乡村看小康”专栏中的报道,尤其着眼于这样的变迁。2021年8月18日的《凤冈长碛古寨:好生态“编织”小康梦》,从自然生态入手,展现良好生态带给这个古寨的变化——“走进长碛古寨,青山葱郁,蝉声阵阵,一派生机盎然。在肥沃的土地上,绿油油的水稻、茶林、果树,映衬着一幢幢漂亮民居,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二、现场体验:去基层发现鲜活新闻
最鲜活的新闻在基层,记者只有俯下身、沉下心才能真正体验到小康带给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感受到农民群众真实的日常生活。“走进乡村看小康”将新闻发生的空间设定在乡村,对于稿件的要求是必须深入基层采写,这就决定了这个栏目鲜明的用稿方向:新闻必须有现场感、烟火气、人情味。从发表的稿件来看,重现场发现、重记者观察、重生活气息的选稿标准,为这个栏目持续赢得受众起到很大作用。
对全面脱贫、同步小康这个关乎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重大任务,不少新闻工作者的认知是抽象的,因为多数人没有乡村生活的体验。“走进乡村看小康”栏目的推出,就是要从稿件标准上倒逼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新闻报道的空间建构是新闻报道有效叙事之重点环节,聚焦于现场的报道,是一种立足于深刻认知新闻现场和现场新闻之内在关联的选择性重构,现场既代表新闻报道的语境与情境还原,同时也是实现传受双方互动理解的一种审美超越。”[1]基于新兴媒体技术的赋能,新闻现场的传递变得更为容易,但更重要的是在新闻报道中建立起现场的意识自觉,贴近现场、展示现场、传播现场,天眼新闻“走进乡村看小康”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很显然,“走”与“看”是和记者采访行为密切联系的两个关键词。小康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追求美好生活”。[2]“走”意味着新闻的采集是要真正地到达基层的,是需要告别纸上的小康想象的,是需要在田野、村寨去读懂小康的。“走进乡村看小康”报道有一个尤其显著的新闻讲述视角,那就是记者的主体视角。实现小康生活,不同地方有不同路径,这需要记者用脚去丈量、用心去发现。2021年8月23日的《唱好三出“戏” 永康村“出圈”》,就是一篇记者深入贵州黄平县浪洞镇永康村挖掘出来的一篇题材新颖的报道。这篇报道为何新?新就新在记者看到了贵州乡村的时代感——永康村乡亲通过影视基地来走小康路。从永康村走出去的导演陶盟喜2017年反哺家乡,在该村云雾山上建起了影视基地,启动影视农文旅综合项目,还成立了集生态农业、影视拍摄、休闲避暑、亲子农耕教育为一体的农业开发企业。山上有影视基地,山间有优质茶,山下有稻田鱼,就靠唱好这三出“戏”,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这类报道在“走进乡村看小康”中颇多,这说明:记者真正走进了乡村,理解了小康生活是通过群众的勤劳创造出来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村寨都有不一样的小康路。
小康报道当然要有宏大叙事,但同样需要有微观视角。“走进乡村看小康”的报道,正是要通过具有生活质感的内容,去呈现惠泽百姓的好政策在乡村的落地。由此,我们在报道中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故事和人物,这些报道是有情境的、有温度的、有性情的。“威宁阳光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农贸市场里,唐元巧的摊位上,小瓜、折耳根、青椒等货品摆列整齐,过往行人不时驻足挑选。唐元巧的双手来回翻飞,上秤、装袋、收钱找零,一气呵成”,这是2021年8月13日刊发的稿件《潘银刚夫妇:“我们过上了向往的生活”》的开头,一个极其生活化、日常化的场景,代入了小康的百姓感受——过上向往的生活。这篇报道中的人物语言也极富生活气息。“以前的日子是哭着过来的,现在的日子是笑着过了”“好政策帮了我们一把,我们自己也要蹬一脚”,生活味十足的群众语言,就是对政策惠民的生动诠释。与传统的新闻操作流程不一样的是,“走进乡村看小康”并不看重新闻线索,看重的是行走中的生活发现,这样的新闻生产逻辑使得新闻生活化的特征尤其明显,让受众感觉到亲切、亲近。
三、融媒呈现:去基层提升专业能力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推进,融媒报道已经成为常态,新闻从业者必须从传统新闻人向全媒体新闻人转型。从政策背景、受众期待、技术支撑上来说,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内容创新等成为新闻从业者转型面对的三大挑战。就报道而言,内容需要创新,形式同样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激活专业角色和专业信念,深化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3]
国内主流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改变基本上是从短视频开始的。基于社交化、移动化、情景化的新闻消费方式转变,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主动探索短视频新闻的表达和呈现。“主流媒体这种适应新技术规则对视觉内容进行改造的方式,在移动传播时代满足网民对信息娱乐化、碎片化和情感化需要的同时,也有效发挥了其新媒体环境下的宣传功能。”[4]
价格越来越亲民、应用越来越便捷的无人机大量应用,使得航拍成为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走进乡村看小康”中有为数不少的航拍影像,如《百里杜鹃槽门村:大山深处胜江南》(2021年8月26日)、《织金县白岩脚村:林下经济方兴未艾》(2021年8月26日)、《初秋桑郎美如画》(2021年8月24日)、《滨湖康养小镇的初秋》(2021年8月22日)等。航拍短视频适合用于展现乡村的总体风貌,尤其在对产业规模较大的乡村进行报道时,俯瞰的视角比记者的文字描述或图片更有效。
高像素智能手机的普及对融媒体内容生产的助力不可忽视。从媒介变迁的歷史来看,技术一直是最为核心的驱动力,传播革命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技术的可供性。当然,媒体的融合转型并不仅仅是技术单一层面的深度革命,而应当是社会、文化、技术三位一体的嬗变。[5]就“走进乡村看小康”这一类型的报道来说,在社会层面是中国乡村踏上新征程的风貌展现,在文化层面是中国乡村文明的现代化转型,而在技术层面则是主流媒体应时而变的呈现模式。理解了这样的逻辑,我们就对“走进乡村看小康”的选稿倾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其所选发的稿件中,皆能看到社会、文化、技术因素显而易见的影响。拥有较好拍摄设备的职业记者,拍摄的影像形式多样化一些,但身处基层的通讯员提供的作品,同样也具有较强的影像意识,文字、图片、影像的复合呈现,为这个专栏增色不少。
天眼新闻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的新闻客户端,平面媒体时代文字呈现的优势如何发挥出来,我们不妨从“走进乡村看小康”这个专栏来观察其文字表达上潜在的变化。从文本的篇幅来看,这些作品基本上是短新闻,没有长篇报道,这样的选择,一方面由于题材的规定性,一村一报要求作者的文字不能太长,否则就会显得冗杂;另一方面也是对移动传播时代受众接受心理的一种回应,客户端上太长的文字,很容易造成阅读上的疲劳感。从语言风格来看,许多作者注意到了语言内在的视觉性,即强调受众阅读文本时人物、场景的“可见”效果。基于这样一种视觉化的语言自觉,这些作品在场景描写上着笔颇多,努力地通过文字让受众“看”到乡村小康中的人和景,同时记者也自觉地通过群众生动的语言甚至是地方话语来让人物性格凸显出来。
结语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融媒顶层设计的目标主体对象是传统媒体,还是融媒实践的执行主体依然是传统媒体上看,其在本质上更多是一场传统媒体迭代升级为新兴媒体的融合”。[6]就主流媒体的转型来说,媒体融合需要从日常报道实践入手,通过具体策划的思路引领、具体作品的标准引导,来对记者进行内容生产转型的持续督导,从而实现新闻观念和专业能力的革命性嬗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天眼新闻“走进乡村看新闻”这一专栏将时代视野、现场体验与融媒呈现作为报道策略,初步实现了从操作理念程序到内容生产传播的融媒转型,这样的探索值得不断拓展、不断深化。
注 释:
[1]操慧.重构现场: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2-48.
[2]房宁,丰俊功.小康之后:后现代价值观的浮现与挑战[J].文化纵横,2021(3):130-137.
[3]朱江丽,史玲莉.媒体融合中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融合与工作满意度: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 2021(7):139-156.
[4]张志安,彭璐.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新闻与写作, 2019(7):57-66.
[5]田静.改进媒介技术可供性与破解新闻业危机——基于“元媒介”视角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9):146-150.
[6]朱鸿军.颠覆性创新:大型传统媒体的融媒转型[J].现代传播,2019(8):1-6.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