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闻摄影的内涵和外延

2021-02-09 23:23罗星汉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

罗星汉

摘要:增强新闻摄影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充分认识新闻图片的社会影响力,了解新闻图片的市场前景。应培养新闻摄影兴趣,掌握新闻摄影技巧,在内容和形式上寻求真善美的统一,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展现新闻图片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新闻摄影 影像表达力 社会影响力

什么是新闻摄影?《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从这个阐释来看,“新闻价值”与“信息量大小”是新闻摄影的“内涵”,图片表现力和传播力是外延,如果只注重“内涵”,不注重“外延”,新闻摄影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失去图片新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那么,如何提升新闻摄影的“内涵”和“外延”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对新闻摄影的认识,发挥新闻摄影的应有功效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作为新闻摄影,就是要求作者提高对新闻摄影宏观的、理性的认识,对为什么要搞新闻摄影以及怎样搞好新闻摄影的理解和认识,做到定位准确,实施方法和措施有效。实践证明,只有摄影人的思想认识到位了,行动才能达到同样的高度;方法和措施有效了,再加上自身努力,最终才会有理想的结果。人们都知道,摄影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操作并不难,什么是快门,什么是感光度,怎么调高亮度等等,但学会并重复这些机械的动作意义并不大,我们如果只满足于此,不想在思想和行动上寻求突破,不想在业务上取得最佳效果,就很难在新闻摄影领域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创作成果,也很难推动整个新闻摄影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思想高度决定行动力度,行动力度决定最终效果,同样一件事情,有人仅看到表象,有人却能看透本质;有人只是应付了事,有人却能尽心竭力。新闻摄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不仅仅要从思想认识上下功夫,还有从具体行动上下功夫,更为关键的是,还要从善于创新和突破上下功夫。

世界摄影大师马克·吕布曾经说过,影像就像音乐,它建构在数学的精确之上,却从感觉和肺腑来打动我们。摄影作品,它的作用早已不只是“好看”这么简单的功能,它会产生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对新闻摄影的认识,笔者认为以下两点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要充分认识新闻图片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极具美感和冲击力的图片的影响力有时是巨大的,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

《工人日报》的摄影记者于文国拍摄过一组图片故事,标题叫《请记住他们!》。这组图片的社会价值和新闻价值都是较大的。于文国在采访青藏公路局党委书记罗布干佩同志时,罗布干佩介绍说,“在全长2123公里的青藏公路上,平均每公里就埋着一位为筑路而牺牲的护路工。”这句话让他深受感动。于是他在采访过程中更加用心用情用力,并且准备了一块白布请采访对象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于文国回到报社后,建议值班编辑把这份签有筑路工名字的白布和采访时拍摄的护路工的照片在《工人日报》一版的显著位置加框突出刊登,同时建议大标题用——《请记住他们!》。最终,编辑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图片发表后,传播效果特别好,编辑部收到了大批的读者来信。后来,在全社会的关心下,青藏公路护路工的生存条件大为改观。

再举一例,就是人人都知道的“大眼睛”。1991年,《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拍摄了一组“我要读书”的照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小女孩儿:一双清澈黑亮的大眼睛,触动了无数中国人柔软的内心;“我要读书”的渴望与无助,成了整个社会最真切的牵挂。随后,这张照片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的宣传标识。这张图片,打动了多少人?带动了多少人捐资助学?没有人统计过,但其作出的贡献,却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要充分认识新闻图片的市场前景和潜在空间。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的传播,数字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新闻图片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同时也会进一步刺激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新闻图片的市场前景广阔,主要原因是当今的新闻图片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销售渠道更加多元,传输路径和速度更加快捷方便。过去,国内的媒体刊登的新闻图片主要来源有三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从中国全球图片总汇下载。这个图片库是新华社的拳头产品之一,是一个全天候采、编、发、售图片的网络平台。新华社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全球资源量最大、技术平台最先进、用户覆盖面最广的图片库之一。第二个渠道是专职摄影记者供稿。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的专职摄影记者,这些专职摄影记者会根据媒体的需要,及时去拍摄相关图片。第三个渠道是通讯员或特约记者投稿。这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存在这种现象,媒体使用的很多图片都来自于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新闻摄影爱好者,这些新闻摄影爱好者另一个重要身份就是媒体的通讯员或特约记者。

如今,形势发生了巨大转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等新闻媒体都有了自己的图片库,这些媒体有了自己的图片库之后,也在不遗余力地联络和招揽新闻摄影爱好者为其供稿。部分地方党报也认识到了图片库的重要性,并有不少媒体开始建设属于自己的图片库。另外,视觉中国、东方IC等图片库不但占据了国内的绝大部分份额,在全球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空间,这些图片库对新闻图片的需求量十分巨大。除此之处,国内和国外还有许多商业图片库,这些商业图片库对新闻图片和新闻摄影人才的渴望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一切,无疑增加了新闻摄影人的发展空间,也拓宽了依靠摄影谋生的一部分人群的创收门路。

由于图片市場较大,各大媒体和商业图库对摄影师的争夺战也在静悄悄地进行着。部分图片库推出独家供稿优惠政策和约稿奖励政策。所有这些做法,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图片市场巨大,优质图片和优质摄影师稀缺。

二、培养新闻摄影兴趣,创作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兴趣是个人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亦称“爱好”,是个性倾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兴趣在人的心理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兴趣分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新闻摄影兴趣属于精神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新闻摄影这种精神生活的喜爱和追求。但这种精神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以防止产生消极因素。有了新闻摄影兴趣之后,还要能够保证其稳定性,不能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变化无常。只有保持了稳定性,才能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索,才能保持极大的热情和意志力,遇到了困难才会去主动克服。

如何培养新闻摄影兴趣呢?有三个建议,一是多看好图片。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及一些国外图片库发的图片,一些专业摄影期刊刊登的图片,朋友圈里好的图片也要经常看,看多了就会心动,心动了就会行动,行动起来了就有可能长期坚持。二是多实践。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有时你会因为得到了一张好图而兴奋好一阵子,获得较大的满足感。三是多投稿。多向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主流媒体投稿,多向图片库投稿,如果不时有图片被采用,获得稿费或相关荣誉证书,你的图片体现出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产生了你想要的效益,那么,你拍照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厚。

以笔者本人为例,笔者曾是一个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后来喜欢上了新闻写作,再后来又爱上了新闻摄影,这个兴趣保持到现在已将近20年时间。在处理新闻摄影和本职工作关系方面,笔者是有深刻体会的,运用得好,可以实现本职工作与新闻摄影的“双促进”“双提升”。比如,在乡镇工作期间,笔者的许多新闻摄影素材都来源于本职工作,工作做了,而且做好了,素材自然就有了。如果结合本职工作拍摄的新闻图片发出去后没有得到有关媒体采用,笔者就会反思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创新不够,是不是成效不好,是不是不符合有关精神。通过这种反思,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实战能力和抓落实的执行力,倒逼自己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好经验好做法。最后,再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拍成新闻图片或是写成文字稿向媒体投稿,被媒体采用的机率就会增加。如果经常有东西发表,对本地本单位的宣传也作出了自己应有贡献,工作激情会提高,新闻摄影的兴趣也会更浓。

三、掌握新闻摄影技巧,努力提高图片视觉冲击力

新闻摄影有其独特的表现和表达形式,它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与电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不同,电影和电视的画面是动态的、连续的、可视性极强,而图片是以静止的图像,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必须寻求真善美的统一,必须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充分发挥新闻图片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会有产生快速传播和震撼人心的效果。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要牢牢记住三条基本原则:即主题鲜明、主体突出和画面简洁。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要能清晰地表现拍摄主体,而且还要有力地表现主题,传递普遍性的寓意,切中社会热点,传递一种正能量;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要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要做到这一点,在拍摄时就要注意场景选择,要有意选择一些线条状、圆形状、带框的物体,然后再巧妙利用这些物体,制造一些引导线出来,用以吸引观者的目光,同时,运用强烈的视觉效果,留住观者的目光,尽量让观者的目光在画面上多停留一会;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很多,比如说画面杂乱,主体多元,主次不分等等。不管是拍摄新闻图片,还是拍摄创意图片,在按下快门之前,一定要先问一问自己,拍这幅照片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能不能把观者的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如何才能让画面更加简洁?

二是着力培养眼力。在摄影过程中,有一些法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能够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这个方法也叫突出重点法。实践中,可以通过布局突出重点,可以通过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突出重点,可以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重点,可以通过用光来突出重点,可以通过汇聚线条来突出重点,可以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重点,可以通过重复来突出重点,可以通过动作来突出重点。总之,有许多办法做到这一点,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三是要尽量做到多角度拍摄。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大景、小景等等,都要兼顾,都要拍好。横图竖图都要有,甚至一些标志性的东西也要想法拍到。这些标志性的东西比如会标、宣传栏等,不一定发表,但对编辑和存档有用,因为这些东西可以交代新闻事实的背景,不用作者过多说明,也不用编辑过多去猜测。

四是时刻不忘五个要素。新闻摄影,簡单地说,就是用一幅或多幅照片讲述一个新闻故事。要尽快地通过图片回答读者急需知道的新闻的五个基本问题(即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如何。优秀的新闻照片要想方设法在一张照片中让读者尽可能多地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事实上,我们会看到,即使有摄影技术高超但信息量较少的照片可供选择,最终在报纸上刊印出来的还是那些最有效地提供上述问题答案的新闻照片。

参考文献:

[1]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册)[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遵义日报社)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中不同的拍摄角度及效果
新闻摄影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从抗洪救灾报道看新闻摄影的全媒体创新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从《忠诚与求实》的拍摄谈新闻摄影的突破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
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视觉创新:县市媒体转型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