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随便的人,就不要总说“随便”

2021-02-08 08:32大将军郭
意林 2021年2期
关键词:都行形同陌路内心

大将军郭

在北京城约顿饭真是太难了,更难的是终于凑齐了时间,却定不下地点和吃啥。大家拉个微信群讨论,好多人的答案都差不多,“我都行啊”“随便,吃啥都行”“我没意见,你们定”。

最终,一定有人耗不下去提议,“要不我们吃火锅吧?”这往往才是真正讨论的开始,有人会说“好”,有人会说“哎呀,我昨晚刚吃过火锅,换个吧”,还有人会说,“别吃火锅了,吃粤菜吧”。

刚才还毫不在乎说着随便的人,立刻表现得不再随便,他们会否定,会婉拒,会挑剔,如果能提出想法倒好,最怕之后反问他想吃啥,答案还是“都行,随便”。

真是让人头痛。

的确有人是不太有所谓的,说随便,说都行,最后也能欣然接受别人的安排,不算难相处。但是那些说了随便又挑剔的人,经常在社交中给人很大压力,因为他们越是说随便,就意味着你越不能随便。

说随便的背后,不代表这个人没有需求,只是他不表达,却把问题抛给了对方,想让对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内心是暗含着一种期待的,即“你应该知道我要什么,并能够给我想要的”。

谁都有这种期待,却并不是谁都能满足这种期待,只有你明确自己的要求,对方才更有可能满足你,但是讲出自己的需求,对很多人来说太难。

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含蓄和委婉,小时候,如果你去亲戚家做客,是不能直接表达“我想吃糖”“我想喝可乐”的,这样会被家长训斥说不礼貌。

哪怕人家明确地问你要不要玩这个玩具,你可能也得先看看父母的眼色,再腼腆地摇摇头,即便你很想玩,也只能等待别人塞到你手里。

直接表达需求会被认为是不客气的、缺乏教养的,即便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也常常会被父母和长辈否定,他们习惯了给你灌输,不论那个东西你想不想要。

人际交往并不轻松,很多人是非常敏感的,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跟对方大动干戈,好友之间也可能因为一个争议就变得形同陌路,于是每个人都会小心翼翼,怕本就脆弱的关系雪上加霜。

一句“随便”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在给对方出难题: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才能让对方满意?

就吃什么这件事来说,都很难办。要考虑对方的生活习惯、平时的饮食偏好、季节性等因素,很可能全面思考精心选择之后,却仍然不能让对方满意,就更别提其他大事了。

春节期间,我照例带父母出去旅游,我爸妈的确是随和的人,但他们对我说的“随便”还是会让我焦虑,去哪的问题选择不好会给出行带来一堆麻烦,如果仅考虑热门旅游地点,又未必适合父母的年龄和喜好,这比他们明确指示去哪让我来安排要难多了。

除了给别人造成压力和选择难题,说“随便”其实并不一定会留下随和的好印象,因为这看上去也像是并不在意,因为你不愿意花时间去讲需求,不愿意跟对方讨论交流,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而已。

说一句随便是简单的,但承接这句随便的人要做的事是非常复杂的。换位思考,你会发现,不让对方为难的最好办法不是说随便,而是尽可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其实,除了给别人出难题,经常说“随便”也是在为难自己。

说随便意味着压抑自己的需求,无法正视真正的自己。如果对方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又沒满足你的需求,失望的是你自己,而这种失望就来源于你最初的“随便”,是你放弃了选择的权利,是你放弃了满足自己的机会,当你说“随便”的时候就要做好别人会随便对待你的准备啊!

比起那些弯弯绕绕、来来回回否定和挑剔的过程,我更喜欢直截了当地告诉别人我的需求,给别人减轻猜测的负担,也给自己正视内心的机会。讲出自己想要什么并不可耻,也不需要粉饰,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既然你不是一个随便的人,就别总是说随便,认真投入对待每一个选择,才不会过顺流而下的随便人生。

猜你喜欢
都行形同陌路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211大学
此一时,彼一时
种植业饲养业他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