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殷切期望江苏“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对江苏发展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江苏目前已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完全有能力肩负起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的重责,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探路者。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和现实基础,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对江苏增创发展新优势,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支撑:日益凸显四大先导优势
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托實体经济基础好、创新活力强、开放程度高的比较优势,江苏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率先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进入新阶段,具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强劲韧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2019年全省人均GDP达1.79万美元,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高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根据国际经验,进入“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阶段。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前茅,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科技部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9》显示,在全国7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江苏有11个设区市入围,数量列全国第一。2019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2.79%,比肩创新型国家的平均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16件,比2015年提高15.94件;科技进步贡献率64%。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比2015年增长46.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1.93%,研发机构建有率达46.2%,企业专利申请数比2015年增长72.5%。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显著,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1.2%,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6.4%,网上零售额与2015年相比年均增长31.6%,邮政业务总量、快递件数分别是2015年的2.77倍和2.51倍。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迈出新步伐,具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供给支撑。叠加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升。江苏拥有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配套基础和制造业生态链,是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培育发展包括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在内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互联网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了一批传统产业。目前全省制造业总量占全国1/7左右,在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行业规模占全国10%以上的有18个,并有冶金、石化、电子、轻工、机械等5个万亿元级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软件、新能源、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2019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1.8%,比2015年提高2.7个百分点。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和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技术含量高、业态领域新的服务行业较快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粮食总产多年稳定在700亿公斤以上。产业结构在调整优化中逐步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迈进。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5.5:46.4:48.1调整至2019年的4.3:44.4:51.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5.6%提升至54.2%。
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具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求动力。“十三五”以来,江苏需求结构实现历史性变革,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拉动。国内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内销产值增速加快,内需支撑作用不断显现。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内销产值增长5.3%,比出口交货值增速快3个百分点。国内市场销售份额稳步提升,目前全省工业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达81.5%。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有效缓解了社会总供求矛盾,促进了生产循环更加顺畅。全省消费需求占GDP比重由“十二五”时期的45.7%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占据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15年的51.5%上升至2019年的59.5%,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分别比同期的投资贡献率高4.4和31.2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达50%以上。投资结构改善,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6%,分别比全部投资增速快18.2和3.5个百分点。外贸转型升级取得进展,对外需的依赖度大幅降低。全省外贸依存度从2010年的76.1%、2015年的47.7%下降到2019年的43.5%,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2015年的45.8%提升至2019年的53.2%。
制度和机制建设彰显新优势,具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策环境。江苏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完善制度、解决问题、激发动力,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紧扣高质量发展“急需”、民生关切“必备”的制度建设,出台了一些牵引作用大、影响面广、带动力强的改革事项,推动关键领域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为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提供了政策保障。以“不见面审批”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下降,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不断迸发。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1162万户,同比增长15.7%;平均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44户,增长10.8%。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又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2019年,全省依法依规关停各类“散乱污”企业4000余家、处置“僵尸企业”223家,钢铁、水泥等行业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为驱动形成双循环提供了基本前提。2018年,江苏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达45.7%,比2010年提升3.3个百分点。2019年,江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11万元、2.27万元,比2010年分别年均增长9.3%和10.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5,是全国收入差距最低的省份之一。
发展取向:率先突破五个关键点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是江苏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根据当前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补齐弱项短板,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打造一个“动脉”强劲、“血液”舒畅、“肌体”健康的高能级高效率双循环,不断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抢占生产环节的“高点”,加快实现经济发展从规模优势到创新优势跃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变量。江苏经济规模大、产业体系相对完善、产业链配套能力较强,创新水平不断提升,部分行業和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但总体来看,产业发展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高端设备“卡脖子”问题突出,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现有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957.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比重达40.8%。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发展虽处国内第一方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必须加快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加强高水平科技供给,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产业“命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基础研究,改变目前全省投入基础研究经费仅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重2.74%、与发达国家15%以上水平相比差距很大、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的窘况,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加强产品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附加值,力争将全省工业增加值率从目前的22%提升至“十四五”期末的30%左右。
破解分配环节的“难点”,加快实现收入分配格局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跃迁。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实现双循环的基本前提。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关系,需要攻克三大难点:一是尽快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例,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偏低问题。2019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为33.5%,分别比全国、浙江、广东低9.9个、12.9个和7.9个百分点,更低于发达国家一般为60%的水平。这意味着社会总收入中用于分配给居民家庭的比重不高,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的获得感还不够强,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总需求,不利于扩大总供给。二是尽快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有效抑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19年,江苏20%高收入户收入相当于20%低收入户收入的8.44倍,而2015年这一比例为8.08倍,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态势。应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收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三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入群体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中坚力量,既有消费意愿又有消费能力,但目前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还需要扩大,可考虑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力争10年左右翻一番,为实现双循环提供充足动力。
疏通流通环节的“堵点”,加快实现现代流通从单点增效向体系优化跃迁。现代流通业是拉动产业链发展和助推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江苏流通体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显著改善,在促进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2019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31.88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10.7%;拥有4A级以上物流企业252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但是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还有不少堵点亟待打通。主要表现在:流通行业中90%是中小企业,标准化水平和行业集中度偏低,组织化网络化的大型现代流通企业较少,更缺乏跨国流通企业巨头,货运结构不合理,运输方式间衔接不畅;流通成本较高、综合效率不高,物流枢纽服务能级不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规则建设相对滞后,要素高效流动不够顺畅等。仅就流通成本偏高问题看,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为12.2%,比2015年提高4.1个百分点,带来物流管理费用的持续增加。降低物流成本必须从减轻物流企业负担、提高商品周转率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努力使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降至目前发达国家约10%的水平。
打通消费环节的“卡点”,加快实现供需结构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跃迁。发挥消费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是改善供需结构、畅通经济良性循环、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动力的必然选择。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变革、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新消费模式的涌现,当前消费领域正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由物质型向服务型消费、从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融合、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趋势性变化,消费规模快速扩张,消费结构不断改善。但目前供给质量、消费渠道、消费环境、政策体系还不能满足消费市场扩容升级的需要,特别是由于有效供给不足和多数居民消费能力偏弱,消费需求潜力释放受到阻碍。2019年,全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真正转化为最终消费的只占61.4%、78.1%,分别比2015年下降5.8和1.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虽然近年来有所提升,但仍只有37%左右,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应顺应消费市场变化和升级规律,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消费新增长点,形成消费引领投资、激励创新、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使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循环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破除开放和外循环的“阻点”,加快实现经济增长动力从两头在外向自主与开放兼容跃迁。高水平开放和外循环是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制度变革的先发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2019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43379.7亿元,其中出口27208.6亿元,占全国的份额分别达13.7%和15.8%,均居全国第二位。1985—2019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4762.2亿美元,连续多年列全国第一。2019年,全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2.2%。但在推动形成国际大循环过程中,两头在外、大量从事代加工低附加值生产、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外部冲击明显加大,产业升级受到制约,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剧。特别是近年来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全球化出现逆潮,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经贸摩擦不断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存在阻滞风险,出口和关键产品技术进口面临较大压力。新形势下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必须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率先建成开放强省。
实现路径:发力构建六大体系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涉及创新驱动、产业体系、扩大内需、区域协调等各方面。必须聚焦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增强竞争新优势,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努力在构建发展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形成江苏新的特色和优势。
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有效对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建设高质量创新型省份,大幅提升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高质量循环的强大引领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支持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在关键核心技术、工控安全、高端装备等方面的研制攻关,尽快解决“从0到1”的问题,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开拓者,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优化全省区域创新布局,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高水平的“创新矩阵”,统筹推进苏中、苏北创新发展,实施一批跨领域、跨区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深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培育高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锻长板和补短板齐头并进。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夯实双循环根基。一是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厚植江苏产业位势和能级。围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产业链优势,全面提升產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二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发展带来的契机,实施产业强链计划,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以“新基建”为抓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培育引进链主型企业,建设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努力形成若干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全球领先的领域。三是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加快产业链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关键电子及相关技术、医疗等产业领域,发展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体系和更加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加快推进高端技术应用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从根本上提高对产业链的掌控力。
构建新型消费引领型的内需体系,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畅通和循环。一是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塑造新型消费体系。在稳定传统消费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型消费,不断开发新的消费形态和服务场景,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南京、苏州、徐州等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构建城乡融合消费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消费。二是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以创新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资,推进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提升江苏制造的供给能力,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得益彰。三是优化促进消费和投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加快补齐制约内需扩大的短板。完善扩大消费的体制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带动新型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税收、金融、社保、就业等政策,完善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以消费环境改善释放内需新空间。
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流通体系,推动生产、流通和消费协同支撑。江苏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在统一市场、交通物流、商贸流通、信用体系、金融支持等构成的“大流通”建设上争做示范。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的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畅通资本、土地、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流动渠道,培育发展数据等新型要素形态,营造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轨道上的江苏”,优化提升多层级枢纽城市体系,补齐铁路、航空运输、过江通道短板,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构建多元化无缝连接的物流大通道,强化枢纽支撑,提高人流、物流便利性,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供应链服务等现代流通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小微型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推动信用治理体系建设,构建流通领域征信、评信、用信的相关制度,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支付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
构建彰显优势、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体系,推动省域全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着眼于资源要素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更优配置、实现省域均质化高水平发展,进一步加快推动南北联动跨江融合,推动省内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实现省域全域一体化发展,以省内的“小循环”来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提升城市群能级和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优化各城市的功能和产业分工,增强苏南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南京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做深做实苏锡常、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以及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切实增强苏北“一带一路”建设支撑作用,强化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全域江河湖海统筹发展,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和生产力布局,突出功能互补,着力培育区域协调发展新增长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创新一体化治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克服行政分割,消除市场壁垒,促进全域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创新组合,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一体化大市场。把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衔接起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
构建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体系,推动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江苏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在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上做示范。要以高标准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揽,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吸引力。优化双向开放战略布局,放大南京、徐州等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提升苏锡常地区开放能级和水平,推进连云港“一带一路”交汇点战略支点建设,打造苏中苏北开放支点城市,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江苏在外贸外资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稳住外贸外资份额,积极发展多元化贸易市场,扩大先进技术装备、优质消费品、紧缺资源、原材料和大宗商品进口,加大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引资力度,注重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支持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企业跨国发展,开展投资并购、海外上市,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强化制度性开放,加快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跟随者、接受者向参与者、制定者的角色转变。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加有力有效地为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抢占产业制高点保驾护航。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区、开发园区等载体平台,构筑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作者系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