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阳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妇科,辽宁 大连 116200)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威胁女性群体的生命健康安全。随着患者对生殖器官完整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该术式不仅能完整的保留子宫的生理功能,确保盆底解剖结构完整,且能使患者保持生育能力[1]。近年来,伴随微创技术的逐步发展,子宫肌瘤剔除术显著增强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创伤小,对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86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改良缝合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6 例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2)。对照组年龄27~53 岁,平均年龄(37.24±2.53)岁;单发肌瘤25例,2 个肌瘤10 例,3 个肌瘤9 例。观察组年龄26~51 岁,平均年龄(37.21±2.50)岁;单发肌瘤23例,2个肌瘤9例,3个肌瘤10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子宫肌瘤数目1~3个者;肌瘤直径最大尺寸5~8 cm者;经检查无宫颈病变者。排除标准:合并附件囊肿>5 cm者;存在黏膜下、阔韧带、宫颈及浆膜下等特殊部位肌瘤者;有严重精神类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有严重疾病不耐受手术治疗者。
1.2 方法 术前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医疗器械及物品,并嘱患者做好术中配合。对患者实施全麻,从脐轮上方位置做切口将腹腔镜置于其中。调整气腹压力使其控制在12 mmHg[3]。将简易举宫器轻轻置入后壁肌瘤阴道内,将腹腔镜头放入后对盆腔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腹腔镜检查了解是否出现粘连情况、肌瘤大小、位置及数量,并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选取正常肌层与肌瘤的交界位置处,深入包膜内将垂体后叶素6 U+0.9%的0.9%氯化钠溶液20 mL注射其中,综合分析肌瘤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口的具体位置[4]。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层缝合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缝合方法,应用赵氏缝合法进行缝合。采用剥离器将瘤体剥离至2/3部位时,采用Roeder结套套扎针处理肌瘤基底部位存在的假包膜,将套扎扎紧后对肌瘤进行持续性牵引[5]。在此过程中肌瘤表层部位的假包膜会在牵引下逐渐被分离出来,如发现假包膜和瘤核附着较为紧密而不易分离时,则需要充分借助单机电钩加以辅助,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操作,防止对周边组织造成严重影响。当线结逐渐被牵引至肌瘤基底部位时,借助单极电凝将附着在瘤核底部的少量假包膜切断,与此同时要保证在对肌瘤进行机械剥除的过程线圈一直处于牵引状态[6-8]。集束套扎肌瘤残腔表面处所存在的假包膜,将肌瘤完整取出。在这个阶段可清楚看到假包膜处的血管被完全阻断,有效防止残腔出血情况发生。在关闭瘤腔时可采用连续缝合基层的方式使残腔尽可能的缩小,随后再对浆基层进行连续性的缝合操作,最终达到子宫表面浆膜化的目的[9]。若肌瘤处于子宫后壁位置则需要应用反针缝合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女性群体存在多种妇科疾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子宫肌瘤是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生殖器良性肿瘤,因肌瘤导致月经过多,致继发贫血;严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转引起急性腹痛;肌瘤体积大压迫膀胱、直肠等引起相应症状;因肌瘤造成不孕或反复流产;疑有肉瘤变时需要手术治疗。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病情发展情况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等,通过综合性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治疗方法,相对于传统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率发生较低等明显优势[10]。但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手术医生具备较为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在腹腔镜肌瘤残腔进行缝合时以往常采用连续分层、8字和有间断等缝合方法,但位置较深,血量较为丰富时采用常规缝合方法耗时较长、风险较高,易产生残腔血肿等各类并发症。而通过改良缝合方法(赵氏缝合法)则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缝合时该方法不需要过多考虑肌瘤的外凸情况及所处位置[11]。在操作过程中使假包膜血管得以彻底闭合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在手术过程中借助假包膜套扎使供血停止而减少术中频繁止血情况,操作者可更便捷的进行缝合,极大地缩短手术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赵氏缝合法效果显著,通过减少术中出血和强化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同时缩短患者因手术缝合所致的创口暴露时间,防止术中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改良缝合方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