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规律探析*

2021-02-06 10:41易国祥李延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1期
关键词:藿香方剂证型

易国祥 付 玉 李延萍 吴 斌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制定了防治新冠肺炎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本文通过整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治新冠肺炎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对诊疗方案中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方剂及中药进行分析,希望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及整理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于2月19日收集整理汇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传真》第二版[1],共收集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本研究以此为蓝本进行数据挖掘。

1.2 数据处理 收集整理各地诊疗方案中关于病因病机、中医诊断、证型、方剂、中药、中成药等数据,导入EXCEL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将证型相近的进行统一分析,例如“气阴两虚、气阴两伤”规范为“气阴两虚/两伤”;将同一成方、不同剂型中成药归为一类统计,例如“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规范为“藿香正气胶囊(水、液)”进行统计分析。将中药别名及简称进行规范处理,如中药名“生甘草”“炙甘草”“甘草片”改为“甘草”,“法半夏”“姜半夏”改为“半夏”。

1.3 统计学方法 规范后的数据按照证型为编号导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2],即每个证型对应一条医案。对其中的病因病机、中医诊断、证候、方剂、中药、中成药进行频次统计;针对出现频次最高30味中药运用IBM SPSS Modeler18中Apriori算法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发现中药配伍模块,探索常用药对及组合。

2 结 果

2.1 病因病机、诊断统计 在27个地区的中医诊疗方案中,其病因病机以湿(湿热、湿毒、湿瘟)频次最高,其次为毒(邪毒、瘟毒)、热(温热),见图1a。在诊断或疾病病名方面,24个地区将其归属于“疫病”,3个地区将其称为“湿疫、风瘟、瘟疫”,见图1b。

图1 病因病机和诊断

2.2 证型、方剂统计 证型、方剂频次分析,有内闭外脱、肺脾气虚、气阴两虚、疫毒闭肺、寒湿郁肺等证型;有麻杏石甘汤、藿朴夏苓汤、银翘散、达原饮、黄连解毒汤等方剂,具体见表1、图2。

表1 方剂分布

图2 证型分布图

2.3 中成药统计 中成药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位为血必净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生脉冲剂、痰热清胶囊、藿香正气胶囊,具体见表2。

表2 中成药分布

2.4 中药统计 中药频次分布见表3,前5位为甘草、杏仁、石膏、藿香、麻黄,运用SPSS Model中Apriori算法对上述排名前30的药物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取最小置信度为95%,前项数为3,最低支持度为10,结果见图3。

表3 中药分布

图3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2.5 常用药对及组合 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药配伍模块探索常用药对及组合,设置置信度>80%,支持度>0.1,得到12个常用药对,如石膏-麻黄-杏仁,甘草-麻黄-杏仁,藿香-茯苓-半夏,草果-苍术等,具体见表4。

3 讨 论

3.1 全国各地区中医诊疗方案的异同 从各地区的中医诊疗方案中可以看出,具有较高一致性。一是病因病机认识上,以湿(湿热、湿毒、湿瘟)频次最高,其次为毒(邪毒、瘟毒)、热(温热),即湿、热、毒是全国各地的共同认识。中医诊断上24个地区将其归属于“疫病”,3个地区归为“湿疫、风瘟、瘟疫”,病位均以肺、胃为主。二是辨证论治上,基本上所有地区均采用了分期(初期、中期/急性期、极期、恢复期),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或两者结合论治,部分诊疗方案结合了年龄(老人、儿童)或基础病进行论治。在中医证型分析中,频次前5位为内闭外脱、疫毒闭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寒湿郁肺证,提示在疾病极期(内闭外脱)和恢复期(肺脾气虚、气阴两虚)的一致性高。三是方药选择上,常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藿朴夏苓汤、银翘散、达原饮、黄连解毒汤,与湿、热、毒的病机认识是相符合的。中药频次前5位为甘草、杏仁、石膏、藿香、麻黄等,以及中药关联分析出现频次靠前的药对基本是麻杏石甘汤和藿朴夏苓汤的主要中药。中成药推荐频次较高的有血必净、连花清瘟、生脉、痰热清、藿香正气等。此外,全国各地区的中医诊疗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在病因病机认识上,全国大部分省市以寒湿疫为病因,寒湿袭表,郁而化热、热毒闭肺等,部分南方省市以湿热疫立论,如湖南、江苏、广东、海南、甘肃、江西等,这与南方气温偏高有关,初期湿热困表、温邪犯肺,进而湿毒、热毒闭肺,差异主要在疾病初期表证的寒热,中期湿、热、毒的侧重点不同。

表4 常用药对

3.2 国家中医诊疗方案对各地区的指导作用 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的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将本病属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疠”之气[3]。在辨证论治上,对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按寒湿、湿热/湿毒辨证,重型则强调按疫毒论治。从全国各地诊疗方案看,的确起到了指导作用,如部分南方省市,根据气温偏高、气候反常、临床特征,从湿热疫论治[4]。重庆市根据气候潮湿、患者肺脾气虚者众多,从寒湿疫论治,强调化湿解毒和全程扶正[5]。湖北省第三版诊疗方案认为“疠气夹湿”是主要病机,普通型和重型均从湿热、痰热论治,病机侧重于湿热[6]。福建地理位置偏热,新冠肺炎以湿热证居多[7]。贵州省诊疗方案第二版提出“湿瘟”,从膜原论治,寒湿、湿热并重。可见全国各地根据三因治宜原则,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诊疗方案。

3.3 总结经验,凝练中医药防疫理论 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10]。现如今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疗效显著,中医同仁应抓紧总结凝练,未雨绸缪,尤其在全球疫情依旧严峻的情势下,中医药应大有作为。首先是共性规律的提炼,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的范畴,该病有共性,比如“寒湿疫”是主因[11-12],但我国幅员辽阔,因地域、气候、年龄、体质不同,又存在个性,因此全国各地诊疗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也是正常的。从全国各地的诊疗经验中是可以凝练出共性的规律,尤其在核心病机、辨证分型、中药遣方等关键环节。即在辨证论治之时,在群体用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灵活变通。其次要明确中医药的优势所在,尤其要以疗效为本。比如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周期和降低重症转化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3]。最后要提高中医诊疗方案的偱证级别,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向全球抗疫推荐了三药三方,三药包括血必净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也是诊疗方案的推荐用药。三方有清肺排毒方、宣肺败毒方、化湿败毒方。清肺排毒汤在阻止轻型、普通型转为重型、危重型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降低了病亡率,减弱了疫情的危害程度[14]。这些有偱证依据的有效复方应尽早地纳入诊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发挥中医药抗击疫情的优势。总之,古代先贤的经典著作,比如《温疫论》《温病条辨》等,很多都是在防治疫病之后总结出来的;今天有抗击新冠肺炎的成功经验,去伪存真,升华理论,方能促进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

猜你喜欢
藿香方剂证型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广藿香和土藿香不一样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藿香片中6种成分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