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类产妇要警惕产后大出血

2021-02-04 07:31杨媚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后产妇胎儿

杨媚

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产妇动不动就难产或者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其实,不光是电视上常有这样的场景,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发生。那么,是不是孩子成功出生之后,就代表产妇度过危险期,不会有大出血的情况发生,已经安全了呢?事实并非如此,产妇、特别是高危产妇在生完孩子之后,还有一只“拦路虎”要提防,那就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应积极预防。

9类产妇高危

女性在分娩后都会流血,颜色从鲜红→褐色或粉红色→白色或淡黄色,一般持续3周,量也会越来越少,这是正常现象。而如果在1小时之内,血液几乎沾满整块护垫,且须更换2~3次以上,或阴道出血量大于平时月经量2倍,此时就要主动向医生反映,因为这有可能是产后大出血的征兆。如果几周后,原本已经减少的血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更应该立刻就医。

临床总结发现,有9类产妇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年龄过小(19岁以下)或年龄过大(35岁以上);有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的因素,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有多次妊娠、多次流产、宫腔操作、剖宫产史以及炎症因素;子宫发育异常、多发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患有严重的内科疾病、产科并发症,包括重症肝炎、肝硬化、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度子痫前期之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患者;休息不足、精神状态不佳者;剖宫产者;产后未及时补充能量、产后膀胱充盈及未及时与新生儿接触、吸吮的。

加强孕期管理降低出血风险

预防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产后出血也是。预防产后出血应从孕期抓起,准妈妈应加强孕期管理与保健,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计划生育:不进行高危性生活;注意防护,避免非计划妊娠而行人工流产;不擅自促排卵,科学理性地对待人工辅助生殖,避免人为多胎妊娠;孕前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内科疾病,并在疾病得到控制后方考虑妊娠。

定期产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让医生随时了解和掌握孕妇的身体变化情况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还可以根据胎儿和孕妇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分娩方案,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均衡营养、控制体重:怀孕最初3个月,孕妈会因恶心、呕吐等怀孕反应而减少进食,此期间膳食宜清淡、适口,少食多餐,保证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富含叶酸的食物。在过了怀孕反应后,应该适当增加鱼、禽、蛋、奶、瘦肉的摄入,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以每周增长0.3~0.5kg为宜,避免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和巨大儿。无特别禁忌的情况下,孕期应适当活动,保持身心愉悦。

选择有抢救能力的医院分娩:分娩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果无手术指征,提倡自然分娩。多与医生沟通,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充分了解分娩过程及产前、产时、产后的准备工作,调整心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患有出血倾向疾病或有前置胎盘、双胎、巨大胎等高危因素,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孕婦,应提前选择一家具有综合抢救实力与设备的医院待产,以便医务人员及时做好充分准备,多学科联合为母子平安护航。

产后密切观察:在分娩后,产妇应注意观察自己的恶露。如果恶露的量过大,需频繁更换护垫,那就必须多加小心,建议寻求医生的协助,评估产后大出血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产后产妇胎儿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产后伤口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