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思维

2021-02-04 07:45吴耀辉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田鼠庄稼苜蓿

吴耀辉

思维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呢?笔者借《蛇与庄稼》的阅读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紧扣关键词语,激活思维

思维素养的提升需要从小处着手,逐渐扩大思维范围。在教学《蛇与庄稼》时,笔者从词语入手,借助词语的理解来提升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理清课文内容并概括出第一个事例大意后,笔者出示两個句子:1.大家觉得很奇怪;2.有经验的老农想了一个奇怪的办法。两个句子都有“奇怪”一词,这两个“奇怪”在课文中究竟指什么呢?

对于第一个“奇怪”,学生说:“按理说,由于海啸引起海水倒灌,淹没了田地,庄稼收成不好,这只是一时的。过了几年,风调雨顺了,可是庄稼的收成还是不见起色,这似乎不太可能,所以大家觉得很奇怪。”另一名学生补充道:“按理说,风调雨顺,庄稼就能长好,应该得到大丰收,可是事实上庄稼收成仍旧不好,所以人们感到奇怪。”对于第二个“奇怪”,学生也能找出相应的理由:“庄稼收成不好,应该施肥,或加强田间管理,而老农的方法是买一批蛇放入田里,所以很奇怪。”也有学生说“按理说,庄稼的收成似乎与蛇没有关系,可是老农用蛇使庄稼丰收,所以这个办法很奇怪”。

知道了两个“奇怪”所指的对象及原因后,笔者给出了“纳闷、惊奇、疑惑、古怪、特别”五个词语,让学生根据两个“奇怪”的不同含义来调换词语。

有学生表示,第一个“奇怪”可以换成“纳闷”和“疑惑”,因为“纳闷”“疑惑”的意思都是不明白。人们不明白——这么多年都是风调雨顺,庄稼为什么得不到好收成?有学生表示,“惊奇”这个词不好。因为“惊奇”带有突如其来的意思,而文中写庄稼得不到好收成已接连几年,对此,人们已不觉得突然了。也有学生表示,“古怪”可以代替第二个“奇怪”。因为庄稼得不到好收成,似乎与蛇无关。买蛇放入田里,这个办法跟一般的做法不同,有些古怪。有学生表示,用“特别”这个词比“古怪”更好。因为古怪的办法不一定是好办法。而老农的办法虽与众不同,却使庄稼获得丰收,是正确的办法,可以用“特别”这个词代替文中的“奇怪”。

笔者相机引导:联系上下文,才能真正理解两个“奇怪”的不同含义,所以,理解重点词语,必须将其放入整篇文章中去思考。

要全面提升思维品质,还要从语句、逻辑联系上入手。基于此,笔者结合文本设问:“把蛇放入田里,庄稼就能丰收,老农想出的这个办法虽奇怪,却很有效。因为这个办法蕴含着一个科学道理,是什么道理呢?”

学生再读文本,经过小组讨论,最终形成共识:海啸——水淹——蛇死——鼠狂——歉收。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画出下面的思维导图,形象地说明了蛇与庄稼之间的复杂联系:海啸——蛇淹死——鼠狂——歉收。学生认识到是起决定作用的“中间者”——田鼠——把“蛇”与“庄稼”联系在了一起,从而水到渠成地认识了“复杂联系”。

思维是被“点燃”和“唤醒”的。笔者以两个“奇怪”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思维兴奋状态。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复杂联系”,让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独立判断,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和决定。

二、借助思维导图,训练思维

在进入文本的第二部分学习时,笔者巧妙过渡:“不只是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也存在着这样的复杂联系。请同学们思考,猫和苜蓿之间藏着两个间接的事物,是哪两个?”学生不难回答“田鼠和蜜蜂”。为了进一步发展思维,笔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猫与苜蓿是怎样的一种复杂联系?田鼠、蜜蜂又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学生自学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卡片摆出它们的关系。再请小组代表上台用鼠标在电脑或电子白板上排列卡片位置,从学生摆好的图中,可以看出四者之间的关系。接着,笔者让学生找出事例二中表明这四者关系的句子。学生找到后,笔者引导学生完成了如下的思维导图。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果此地猫(养得多),就说明苜蓿(长得好),因为猫能(捕捉田鼠),田鼠(不可能猖獗),蜜蜂(不受影响),就能(传播苜蓿花粉);如果此地猫(养得少),苜蓿就(长不好),因为苜蓿需要(蜜蜂传播花粉),蜜蜂的活动受(田鼠影响),猫能(捕捉田鼠)。总之,猫能保护苜蓿。

猫、田鼠、蜜蜂、苜蓿之间,就像有一根肉眼看不见的链条,把它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生物学家就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本质,最终找到了事物之间隐藏的复杂联系。

笔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注重端正学生严谨求知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缜密思维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

在前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研究一些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笔者在多媒体上出示了三幅宣传图片:①不随地吐痰;②植树造林;③治理“三废”。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所学分析各自原因。

接着,笔者组织学生讨论。有学生发表观点,因为不讲卫生的人吐在马路上的痰里有许多细菌,细菌随着空气到处传播,便有人染上肺结核病。所以,不能随地吐痰。有学生认为,如果没有人把痰吐在马路上,痰里的细菌不会随空气传播了,染上肺结核病的人便会大大减少,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笔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正因为人们找到了吐痰与肺结核病之间的联系,所以才能看得准,做得好。

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另外两幅图。有学生说,因为如果没有树木,或者人们乱砍滥伐树木,破坏树林,水土就会流失,流到河里,在河床中淤积,就会发生洪涝灾害,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所以要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有学生说,因为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有益于人类健康,所以要植树造林。有学生说,“三废”就是废水、废气、废物,治理“三废”有利于环境保护,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所以我们要治理“三废”。

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引导学再次拓展思维:世界上有不少简单联系,但更多的是复杂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或课外书籍里,你发现过什么复杂联系吗?

学生纷纷发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所以大灾之后必须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草原狼被大量捕杀,野兔、野羊会大量繁殖,最终导致草原退化……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全课,梳理思维:只有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才能看得准,做得好,所以我们必须掌握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本领。要掌握这个本领,就得多读课外科技书籍,学习丰富的科学知识。

这一部分的教学由自然现象到生活现实,由联系的规律到思维的拓展,内容自然迁移,目标悄然达成。

(作者单位:枣阳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田鼠庄稼苜蓿
为什么说海带是海里的“庄稼”?
田鼠寻亲记
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苜蓿的种植技术
和田鼠小弟一样
庄稼色彩录
苜蓿:天马的食粮
千万别学“骂庄稼”的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