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心理学博士,教授,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提出“把握数学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实证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培训实质是改变与创新”等观点,以及“CARE伙伴式”校本研修模式;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管理》《人民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有效学习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等。
英语教学涉及教学目标、教学主体、人际关系、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资源利用、教学评价等,和任何其他系统一样都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功能性的特征,整体性特征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在外语教学改革中引入系统科学思想和方法,运用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功能性原则,可以协调英语教学中各要素的关系,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最优功能。
一、搭建“语言·学生·环境”三维立体教学系统
影响语言教学的因素很多,学生、语言、学校环境是影响外语教学的三大要素,或称三大维度。三个维度犹如人体器官,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要有效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就应把这些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构建一个发挥系统整体功能的三维教学方法体系。
例如,三维语感教学法在语言维度上,基于语言习得规律,构建以语言能力为导向的语感强化教学模式。其基本原则为:①语感强化,多管齐下;②精泛兼顾,精透泛广;③反复循环,用中渐准。教师通过海量听读输入、循环反复操练、熟读背诵和展示运用等环节,全方位开展听、说、读、写语感强化训练,扩大学生的语言接触极限(linguistic contact limit),在语言信息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定向反射性的关系模式——语感直觉,使学生快速形成语言能力。
学生维度上,三维语感教学法基于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观”和建构主义的“学生主体观”,构建以培养学生学习力为导向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系统,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学习能力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①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②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材料;③学生自主反思学习策略。教师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策略训练,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树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环境维度上,三维语感教学法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构建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有效环境,具体包括:①学用结合的语用环境;②比学赶超的合作环境;③多元评价的激励环境。
作为一个三维立体系统,三维语感教学法把语言、学生和环境三要素关联起来,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教学结构
系统是一个多层次概念。三维语感教学法作为英语学科的教学模式,是由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主要变式和评价方式等多个层次组成,包含宏观层面的理论原则、中观层面的操作程序或教学模式以及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
三维语感教学法的宏观层面有五个总体原则:①语感强化(重点);②精泛兼顾;③反复循环;④自主合作(核心);⑤多元评价(关键)。中观层面有与总体原则相配套的操作程序:五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即目标引导→听读输入→自主训练→展示运用→评价反思(五环节),听力课→阅读课→自主课→展示课→评价课(五课型)。
微观层面有更加具体细微的操作方法,如“三段六步”听力语感教学模式、“二段六步”阅读语感教学模式、“三段式”展示课教学模式、自主课基本流程、评价课基本流程、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自主能力培养方案和多元积分通级方案等。
三、构建最优化的功能模块组合
根据系统论的功能性原则,任何系统和结构都有某种或某些功能,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只有系统的结构合理,系统才能具有良好的功能,系统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维语感教学法在宏观·中观·微观和语言·学生·环境三维结构中构建了三个基本功能模块:五环节·五课型语感强化模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和积分通级系统。三个功能模块是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相对独立的优化方案,具有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模块一:五环节·五课型语感强化模式
五环节·五课型语感强化模式(图1)是三维语感教学法系统中的一个核心结构,它是在协调英语教学系统中诸因素的关系(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评价手段等)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重新构建,重新调整外语教学系统中诸因素的关系,优化英语教学的系统功能,从而达成新的功能,并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环节·五课型语感强化模式针对当前“照本宣科”的流弊,超越单一课时或课型,对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在一周的時间跨度上,按照目标引导→听读输入→自主训练→展示运用→评价反思五环节流程和语感训练(听说读写)周课时量化指标,整体分配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训练量,为实现语感教学目标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整个教学流程像一盏聚光灯(图2),聚焦听读语篇,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开展语感强化教学。
模块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独立的、能动的、有选择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三维语感教学法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由三部分组成:目标引导、自主探究、评价反思。
首先,确立恰当学习目标,建立目标引导机制。只有当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时,他们才能看清楚他们努力的方向,学习活动才有了更强的内在学习动力。从三维语感教学法的流程(目标引导→听读输入→自主训练→展示运用→评价反思)可以看出,其首要任务是解决“目标引导”的问题。
“目标引导”从三方面着手进行,即语感训练周课时量化表、周学习计划、评价课。其中“语感训练周课时量化表”是语感训练的指导性量化指标,教师根据量化表合理安排课时,学生按照量化表登记各项目的学习时间。在评价课上,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情况,交流学习经验,反思学习效率,在一周教学结束之前,让学生对下周的学习计划进行反思调整。
上表的时间跨度为一周,以每周10小时英语学习时间为例,总体方案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每阶段时间跨度为1年,第一阶段为语感初期(养成期),第二阶段为语感中期(巩固期),第三阶段为语感后期(飞跃期)。
总体上,语感量化训练以听读为重心,听、读占总训练时间的70%,但是在不同阶段听和读的时间分配应是动态变化的。初期听力输入量比阅读输入量要大,中期和后期,阅读输入量大于听力输入量,尤其是后期应以阅读训练为重心。
其次,开设自主学习课程,配置自主学习空间。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强调学生独立的主体意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获得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的“选择性”强调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状况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自主课作为三维语感教学法五课型的核心课程,其设计目的正是通过给学生配给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最后,开展评价反思活动,形成正确成就归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语感教学法的五课型之一评价课正是基于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而设置的课型,其中一个环节让优胜学生谈学法,要求进步大的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采用提倡勤奋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成就归因。
模块三:三维语感积分通级系统
三维语感积分通级方案是根据游戏化设计理念设计的英语学习评价方案,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激励性的学习反馈评价机制。
该系统按三年时间打通40级的整体规划,通过积分通关晋升,促使学生不断积分,努力获奖励积分。通过积分通级系统,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学习的目标,并将大目标分化为阶段性的小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积分有5种形式:日任务积分、自主任务积分、测评过关积分、展示课奖励积分和小组挑战比拼积分,总积分=日任务积分+自主任务积分+测评过关积分+展示课奖励积分+小组挑战比拼积分。
其中,日任务积分是指学生每日完成一个基本的学习任务即可获得一定的奖励积分。根据不同级别的要求,每天完成相应的词、句、篇背诵组合,获积分10分。比如,在第一级每天记忆单词10个,句子2个,语篇0篇,获积分10分。
自主任务积分是指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推荐的任务清单。如背诵规定段落(或main idea)和好句每篇记1分,背诵长篇文章记2分。
测评过关积分。每周若干次的三维测评是教学中的重要项目,将其纳入积分系统非常必要。凡一次测评得分超过总分80%的成绩可算过关,获积分10分。增加测评次数,则依次累加积分。
展示课奖励积分。在每周的展示课上,根据课堂表现,评出“展示之星”若干名和“最佳小组”1个,“展示之星”获积分10分,“最佳小组”每個成员获积分10分。如参与全班展示者,一次记1分;表现特别突出的,如在规定的时间一口气可以流利地背诵3篇以上的美文,或讲故事特别流畅有趣者可适当奖励2~3分。
小组挑战比拼积分。以小组为单位,组与组之间进行小组的周积分比拼,获胜小组所有组员奖励积分10分;失败小组所有组员每人扣3分。每半月组织一次竞赛活动,如单词比赛、朗诵比赛、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根据竞赛成绩,评出“单词大王”“故事大王”等,根据不同表现层次(一般、良好、优异)记3~5分,对于前三名的“××大王”记5分。
三维语感教学法让学生在语感训练和课堂展示中能够充分享受语言学习的快乐,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展示和自主反思。
(作者单位: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