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
晚上7点结束一天的工作,一个小时通勤,一个小时晚饭,一个小时收拾妥当,再看表已近深夜。终于到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看书、追剧、刷抖音、翻小红书、朋友圈再看上一轮……无数社交软件抢夺着我们的注意力,再抬眼一看已经是凌晨。这就是当代都市人的生活缩影。总是越累却越不想睡,越不睡越累,陷入这样的死循环,是否是你熟悉的日常生活?
根据丁香医生发布的《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有92%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想睡,其中75%的人因为追剧,名列榜首;其次是看小说;聊天打游戏毫无疑问也是榜上有名。还有25%的人则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而被动不能睡。这显然和我们自以为的“社畜”形象并不一致。当代年轻人的很多睡眠问题,并非因为睡不着,而是“不想睡”。
成千上万的人在和自己的困意做斗争——科技产品的诱惑实在难以抵抗:为了打赢这盘游戏,追上最新的剧集进度,和朋友再聊上几句……入睡时间一再推后。由此引申出另一个我们想讨论的前提,晚睡是否等于睡得不好?“早睡早起身体好”是我们从小就听的“真理”,父母那代人也习惯用是否早起来判断你是否过得健康。但其实有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晚睡晚起的危害要远小于睡眠不足的影响。
有两项因素驱动人的睡眠:其一,人的生理节律:生物钟,让人在夜晚安睡,白天清醒,正是它的作用之一。生物钟可以看成是人体内置的闹钟,它控制着一种关键化学物质的释放,它能让人昏昏欲睡,即褪黑素,也叫黑夜荷尔蒙。褪黑素在夜间浓度升高,并且整夜都维持较高水平,直到清早时分开始减退。到了我们要起床的时候,褪黑素在体内浓度已经非常低了。除了褪黑素之外,还有另一种化学物质影响睡眠:腺苷酸。专家认为人一觉醒来就开始分泌腺苷酸,它像个随时间而填充的沙漏,让人逐渐增加对睡眠的渴望,即睡眠压力。睡眠是清理腺苷酸最好的方法,能恢复脑部清爽。如果你准备熬夜,睡眠压力也随之一路上升,进而损伤人的思考进程和记忆。
社畜也好,自由人也罢,大家对睡眠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2019年底,丁香医生对47000余人的国民健康调查显示,人们心目中对于“健康”的定义,“睡得好”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心理健康。显然这反映了大家对睡眠的重视,以及拥有好睡眠的期待。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入睡时间。也因此很多手机厂商提供了“夜览”模式一会在天色变暗后自动将显示屏色彩调至较暖的色调。但开启了夜览模式后,你的睡眠就得到了改善吗?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为了进入睡眠状态,大脑需要30分钟到1小时的准备时间,让神经得到放松。所以睡前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和过度用脑的活动,而看会儿书、洗个澡,或者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任务,则更有帮助。
但当我们拿起手机,其实就打断了大脑的准备过程。与读书和看电视不同,现代化的电子设备都采用互动模式,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发一条微信或是朋友圈,意味着你需要等待回复,这就会加快情绪神经系统的运转速度。而各种应用程序不断弹出的推送,也在一次次刺激你的神经系统。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与电子设备的互动方式导致原本应该睡觉的时间遭到大量蚕食。它们带着连接外部世界的能力和我们一起走进卧室,白天的紧张和焦虑被延续到了晚上。而那里本来应该是我们放松身心、彻底休息的地方。
除了影响入睡时间,很多人也会在起夜时点开手机。也许本来只是为了查看时间,但继而无意识地刷起朋友圈、微博的行为也并不鲜见。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院生物统计学家Ben Carter过去几年一直在研究科技对睡眠的影响。他对20项研究进行了评估,希望了解科技对儿童睡眠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即便儿童在上床前不使用手机或其他科技设备,但只要在卧室里放有这些设备,其深度睡眠状况仍然赶不上直接把设备放在另一个房间的儿童。
对于对手机有高度依赖的人来说,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睡眠,起码要学会在晚上戒掉电产品,不再把手机带入卧室。
2012年,一项针对65000名欧洲人的统计数据表明: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同时超重的几率也会更高。2015年,一项睡眠跟踪实验也发现:晚睡早起跟胰岛素密切相关。实验中,被试者每天只睡5小时,连续一周,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就会出现显著变化,难以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这会提高患心脏病、糖尿病和肥胖的几率。
除了科学严谨的调查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应该也经常给你发这样的文章:“人不吃饭能活20天,不喝水能活7天,而不睡覺只能活5天”,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让人不自觉想翻白眼,但是且慢,先回想一下上次熬夜之后,用了几天补觉,又用了几天恢复精神状态。睡眠缺乏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小觑。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入睡很容易,但是两小时后就会醒,并且很难再次入睡。如果有一个晚上偶发,你可能觉得问题不大。两个晚上,也还撑得住。但如果连续5天都这样呢……
我们有两个杏仁体,每个脑半球里一个,大脑用它来发出警报。如果有什么东西需要注意,不管是危险的或是重要的事情,杏仁体就会变得活跃。良好睡眠者经过一夜休整后,杏仁体平静了下来,第二天可以从零开始。但是对于失眠者来说,一晚上长期处于快速眼动睡眠状态,杏仁体没有得到休整,变得更为敏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强烈。也就是说新一天失眠者的“怒气值”已经赢在起跑线了。所以短期睡眠不足,精神上会感到非常疲倦,并且变得更焦虑、易怒。
而长此以往,人体会持续处于慢性压力的状态下。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就要发挥作用了。它能帮助人在压力状态下维持血压稳定,提升血糖含量。听上去还不错?毕竟有时候在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我们做事效率反而得到提升。但长期失眠使得皮质醇高水平释放,胃饥饿素的水平也会升高,食欲增加。同时降低对瘦蛋白的敏感性,刺激你对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渴求,延缓饱腹感信号。
在美国睡眠与时间生物学实验室进行的一项试验,验证了这个理论。参与测试的志愿者从每日9小时睡眠降到每日5小时睡眠后,不仅每餐食量大增,餐后食用零食也明显变多,因为饥饿素和瘦素的分泌受到了影响。胃饥饿素会向大脑传递需要进食的信号,而当人体摄入了足够的能量,瘦素就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但是当睡眠不足时,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就失灵了,导致体重逐渐增加。仅仅5天缺乏睡眠,受试者就增加了0.8斤。
除了对身材的影响,大脑在睡觉时并不是完全休息。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学习时活跃的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大脑神经元会长出新的突触,并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从而巩固和加强记忆。而休息得越好,神经元之间的活性突触数量越多,它们的连接越强,记忆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通宵学习绝对是事倍功半,远不如学习之后好好睡一觉来得效果好。
同时,长期睡眠不足,还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以及β蛋白的明显堆积,后者是导致阿兹海默症的元凶。
睡不好的原因往往不止一个,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也可能是罪魁祸首。
1.睡前喝水。白天忙工作,晚上到家后意识到今天好像没有喝够8杯水,于是开启补水工程。但这样做很容易影响肾脏功能,起夜、浮肿都是由此而来的副作用。
2.运动改善睡眠。话虽没错,但怎样运动完全因人而异。有人习惯用长跑之后的疲惫感来促进入眠,但你很可能因为交感神经兴奋完全睡不着。通常来说,运动应该在睡觉前1-2小时内完成,拉伸、散步等较为柔和的运动更有利于睡眠。
3.红酒催眠。听上去有情调又很合理。然而试验证明,酒精确实会让你更快入睡,并且有更多深度睡眠,但同时却在后半夜更容易醒来。也就是说酒精能帮我们入睡,却不能帮我们保持长时间的良好睡眠。
4.午后喝咖啡。又是一个不能以己度人的生活习惯。有的人说喝了咖啡完全没影响,但有的人可能就要睁眼到天明了。确实有的人因为基因变异而对咖啡因不太敏感,而且如果下午喝的早一点,多数咖啡因在睡觉前已经被代谢出去了。但在需要保证良好睡眠的日子,建议不要冒险,尽量在下午3点前喝完。
对成年人来说,现代社会有太多东西比睡眠更有诱惑力。午后的一杯咖啡令下午的工作事半功倍,却在晚上使人辗转难眠;酒精让人快速入睡,却在后半夜早早醒来;为了得到完美的睡眠环境,有人甚至打造了恒温恒湿的卧室,但这可能和我们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入夜后气温下降,太阳升起后气温回升,人体早已经适应自然节律,身体感知到温度的变化,从而意识到什么时候该入眠,然而我们创建的环境让人脱离了自然规律。
除此之外,社会文化也对睡眠有一定影响。媒体总在大肆宣传特朗普、奥巴马、撒切尔夫人等名流大咖只需要4-5个小时的睡眠就能获得充足精力。用更多的时间工作、更少的时间休息,貌似是成为成功人士的必经之路,承认每天要睡够8小时仿佛,就是给自己打上了好逸恶劳的标签。事实上,睡眠时间需求是由基因决定的,这一点与你的身高和鞋码并无不同。有些人生来睡觉就少,还有的人必须睡上十一二个小时才能恢复精力。就像乔治·W·布什,据说他每天晚上9点左右睡觉,每晚能睡9个小时。
入睡困难和缺乏长时间睡眠是全球常见睡眠障碍的主要症状,有10%的人正在忍受长期失眠的折磨。失眠的影响贯穿一整天,你应该没有见过一个无忧无虑又快乐的失眠症患者吧。如果失眠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健康和生活状态,务必尽早向医生求助。如果是偶发性的睡眠不好,以下一些建议也许会有帮助。
1.睡前洗个热水澡
很多人都说洗个热水澡、泡个脚之后会睡得更好。其实热水澡是起到让肌肉放松的效果,真正让你犯困的是洗过澡之后,体温由高降低的过程。体温在洗澡时达到顶峰,之后逐渐降低,当人的体温达到最低时,正是睡意最浓之时。所以下次在什么时候洗澡,你知道了吧。
2.是吃碳水的好时机
一些食物让我们更清醒,另一些则让我们更容易入睡。富合碳水化合物的饭菜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让我们睡意更浓。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胰岛素释放,然后胰岛素能帮助色氨酸进入大脑,接着色氨酸会转化为5-羟色胺,后者会让人产生睡意。而蛋白质则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它会阻止色氨酸进入大脑,那么显然5一羟色胺也随之减少了,人就会变得更警惕更清醒。所以,我们可以午餐多吃蛋白质,减少下午的困意;晚上吃些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更好地入眠。当然还是要在就寝前4小时进食,太饱或太饿都会影响睡眠的哦。
3.聘请一个睡眠教練
睡眠教练,一个听起来有点陌生的职业,但在欧洲已经流行开来。原本只是为遭到睡眠剥夺的父母,或者希望获得佳绩的运动员准备的一种资源,但现在却开始为普通人提供服务。根据所在地区和教练经验的不同,睡眠教练的收费也有所差异,费用大致为每小时70-135欧元。
睡眠教练会因材施教,锻炼不同的睡眠能力。比如对于任务繁重的上班族,可以在晚上写下第二天所有的工作计划,让工作条理明晰,也有助于清空头脑,这样就能彻底退出工作状态。晚上的对话也要尽量避免涉及工作相关的担忧;对于企业高管,为了应对高压高强度的工作,保持足够的睡眠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决策以及更好的应对不确定性。因此,现缝插针”的睡眠能力则很重要。在会议的间隙打几分钟的瞌睡同样很有帮助。
This Works安睡助眠浴盐约¥288
促进睡眠,薰衣草、洋甘菊帮助放松和镇静,泡完后能睡个好觉。
羽心堂大马士革玫瑰甜梦油¥229/50ml
玫瑰、甜橙、杂薰衣草精油等成分带来让人安心的香味,可以涂抹在胸前肩颈等位置,也可以滴在枕边或加湿器中。
La Prairie鱼子精华琼贵睡眠面膜价格店询50ml
丝润的触感,睡眠时帮你改善肤质,淡化老化痕迹,温暖放松的味道也能帮助放松情绪,更好入眠。
AD VITAM净呼吸吸闻套组¥298
一支润唇膏大小的榉木制成的间香棒,可以将精油滴入随身携带,十分方便。对于有鼻塞鼻炎人群来说,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AD VITAM睡眠魔法复方纯精油
¥980/15ml
为长途飞行深受时差之苦的人设计,镇静助眠的罗马洋甘菊,加上减压的甜马郁兰,以及定神的檀香,配合榉木闻香棒使用,可以方便出行携带。
Aromatherapy Associates晚间舒缓沐浴油¥610/ml
最适合劳累过度或希望拥有优质睡眠的人群,给人难以言喻的平静和安宁。
Lush清新果子气泡弹¥64
柠檬香茅和佛手柑的清新气息,享受焕发身心的温暖之后,好好上床睡一觉吧!
Clarins平静舒缓香薰蜡烛¥640/400g
提取植物的本香,带给人放松舒适的感觉,仿佛置身自然之中,帮助更好入眠。
Fresh清酒微醺香蜡烛¥480/215g
我们并不建议用喝酒来帮助入睡,但是你可以用清酒香味的蜡烛营造微醺的氛围,让人沉醉在芳香里入睡。
Ritua「静」系列香氛蜡烛¥185/290g
这款香氛蜡烛蕴含莲花和红枣成分,是中国人熟悉且安心的味道,在香味中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逸。
This Works深度睡眠枕头喷雾(MECCA海外旗舰店)¥169/75ml
一款让你越睡越美的助眠喷雾,野生洋甘菊薰衣草等天然精油,缓解一天的紧张。零人工香料,可以喷在枕头、睡衣或眼罩上使用。
LOccitane南法枕梦助眠喷雾¥220/100ml
除了薰衣草,还有甜橙、佛手柑精油,帮助放松愉悦,平复焦虑,喷在枕头上助眠效果最佳。
4.试试催眠
虽然数羊根本不管用,但分散注意力的确有道理。你可以在脑海中创作一幅有利于放松的图画,并在需要的时候调用这幅图。比如冬天的壁炉旁,炉火在噼啪作响,有小猫咪盘在你的膝头轻轻打呼,窗外是雪片飘落。当你需要入睡的时候,回想这幅图画,不仅是画面本身,还要感受画中的氛围。熟悉了这个流程后,只需几分钟就能平静下来。
5.选对催眠香氛
薰衣草精油或薰衣草小熊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助眠效果”,但其实是因为欧美人从小就会使用薰衣草床品,闻到它的香气就会想起睡觉的感觉,但是这種味道对于亚洲尤其是中国人来说,其实有些“水土不服”。观夏品牌主理人沈黎曾经在一次分享中告诉我们,有助眠效果的气味就是能令人感觉到安心、放松的气味,相比薰衣草,温润柔和的柑橘调或陈皮香,反而更受中国人的喜爱。就像小时候姥姥晾晒在窗台上的橘皮一样,散发出温暖踏实的味道。所以,催眠香氛最重要的是找到能令你放松的那一款,可以多多尝试,哪种香味能令你有放松和安心的感觉,那么它就是对你而言最好的催眠香气。
睡眠太浅,容易惊醒,睡一觉起来感觉依然疲累……睡眠质量不高,让你一觉“白睡了”;睡眠质量高,哪怕是短时间的小憩,也能令人神清气爽,满血复活。如何提高和改善睡眠质量,可能需要从你自身出发。
1.睡眠时长受限
对于社畜来说,自己的睡眠有时候很难由自己做主。当前一晚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打个盹可以有效缓解疲劳,更能增加工作效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佳打盹时间是下午两点到五点。理想的打盹时间大约是30分钟。
2.改变睡姿
突然从睡眠中惊醒,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独居者可能更容易受到此类困扰,因为没有同伴提醒过你“你打呼好吵”。半夜醒来很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这种状况与打鼾关系密切,气道会在你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收缩。打鼾的原因有很多,最简单的改变方法,可以先试着从仰卧位睡姿变成侧卧位。
3.当你不得不早起
如我们之前所说,褪黑素可以控制我们的入睡时间。因此,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褪黑素控制我们的起床时间。当太阳升起,即使你还没有睁开眼睛,视网膜中的细胞已经可以接收到蓝色光线,并向大脑的生物钟发出信号,提醒松果腺,减少睡眠褪黑素的分泌。因此身体会更加警觉,并且开始清醒过来。如果你用的是遮光窗帘,一觉睡到大天亮应该问题不大。利用这个原理,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在午夜时分醒来,并保持清醒。你需要准备一台可以发射蓝光的台灯,在需要早起的日子,闹钟响后,照射30分钟,让大脑接受充足的光线,使你尽快进入清醒状态。
Olly睡眠自由罐¥169
褪黑素调整恢复健康的睡眠周期,额外添加的柠檬草和百香果等,镇静舒缓大脑,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Uncle Buds CBD舌下含服滴露¥443
镇静舒缓,安神助眠,每天一次睡前滴在舌下,帮助促进睡眠。
Aveda宁神助眠茶约¥130/20袋
不合咖啡因。甘草根、薄荷等成分,来自有机草本植物,帮助安神助眠。
4.试试助眠的补剂
饿着肚子是很难睡得好的,但是睡前吃什么才能睡得更好?营养学家们也总结了食物红黑榜。比如樱桃、牛奶、香蕉,不合咖啡因的花草茶等等,都能帮助促进睡眠。而所有容易让人兴奋的食物,都不适合睡前,比如咖啡或黑巧克力。现在也有不少促进睡眠的补剂,帮助你好好睡一觉。
睡眠会以“快速眼动期(REM)—浅度睡眠—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快速眼动期(REM)”为一个周期重复进行,平均一个周期约为90分钟。最少经历一整个周期,才算是真正进行了睡眠。深度睡眠(staqe3-4)在恢复体力,起到休息的作用,如果没有深度睡眠,身体会感到疲劳和困乏。而REM是大脑较为活跃的时刻,属于半清醒状态。身体已完成一个完整的休息过程,在这个阶段醒来,更容易感到神情气爽。如果闹钟响起时,你刚好处于深度睡眠,那么相当于打断睡眠,醒来时会觉得精神不振。稍加计算就能知道,睡够4.5小时、6小时、7.5小时、9小时之后起床,睡眠质量会更高,起床也更容易。
你可能已经发现,没有能够绝对避免失眠的灵丹妙药。但如果能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导致你难以入睡的因素,至少可以开始尝试改变习惯,看看哪些方法适合自己,这肯定比数羊有效。
睡眠是保证大脑正常运作的基本要素,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免疫力、记忆力至关重要。睡饱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可能会改变,对让我们生气的那个人的看法或许会有所不同。睡眠是最美好的事之一,和饱餐一顿、和好友相聚之后得到满足感一样令人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