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艳艳,张永祥,李瑞敏,薛磊,房宏燕
作者单位: 102600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呼吸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不完全可逆性肺疾病之一,患者可在慢性病程的基础上短时间内发生严重的炎性症状,导致包括呼吸困难在内的各项症状体征急性加重[1]。肺康复治疗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积极作用已经达成共识,而体外膈肌起搏作为一种改善肺通气的重要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其对于患者肌肉力量、运动能力、体力活动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已经得到相关研究证实[2]。基于此,本文选取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收治的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采取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2~71(61.90±5.26)岁,病程10~22(15.93±3.25)年;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3~72(61.57±5.72)岁,病程11~22(16.40±3.81)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3];(2)GOLD 2014指南肺功能分级:2/3级,患者均处于中重度急性加重期,30%≤FEV1%≤80%,发作时间在5 d内;(3)血压控制正常:收缩压≤160 mmHg,舒张压≤90 mmHg;(4)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2)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3)学习认知能力及精神状况异常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持续低流量吸氧(1.5 L/min);注射用多索茶碱(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722)0.2 g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安徽国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4643)0.6 g静脉滴注,每天2次,盐酸氨溴索片(沐舒坦,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360)30 mg口服,每天3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即体外膈肌起搏器(EDP HLO-GJI3A型)的治疗电极(阴极)分别置于颈部两侧胸锁乳突肌外缘下1/3处(相当于膈神经运动点),参考电极(阳极)分别置于两侧胸大肌上部皮肤处,并用胶布固定,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脉冲频率40 Hz,脉冲宽度为0.3 ms,起搏次数8~12次/min,刺激强度由弱到强逐渐增至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大强度为止,每次30 min,每天1次。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 d,比较2组血气分析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呼吸困难评分(mMRC)、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对临床症状进行评估。(1)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3)生化指标,包括肌红蛋白(Mb)、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LDH)水平;(4)mMRC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价[4],分值0~4分,0分为无明显呼吸困难,4分为明显的呼吸困难而无法离开房屋或穿脱衣服。CAT根据自身情况独立评分,总分0~40分,0分为无影响,40分为非常严重影响[5]。
2.1 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PaO2、PaCO2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0 d,2组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2 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FEV1、FEV1%、FEV1/FVC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0 d,2组FEV1、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2.3 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Mb、CPK、LDH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0 d,2组Mb、CPK、LD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2.4 mMRC和CAT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mMRC和CAT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0 d,2组mMRC和CAT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COPD急性加重是一个急性病变的过程,是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患者医疗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其特征是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恶化,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难较平时加重或痰量增多,常需要改变用药方案;引起COPD急性加重的原因众多,最主要的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气管—支气管感染,而呼吸系统细菌负荷增加,以及新菌株的获得也与此相关[6]。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约30%急性加重期住院治疗患者在出院后8周内因复发再住院,因此目前关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目标是迅速缓解病情,预防再次发生[7]。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mMRC和CAT评分比较分)
大量研究支持COPD急性加重期的肺康复治疗,且2013年美国胸科协会(ATS)也提出观点,认为肺康复是在充分、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给予的一种个体化综合干预,其主要核心之一便是推荐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目的是缓解患者呼吸机疲劳,改善呼吸功能不全[8]。本研究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观察组患者PaO2和PaCO2两项血气指标与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比较均改善显著,同时三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变化也更具有优势,分析原因:体外膈肌起搏可使膈肌有规律地收缩,进而增加通气量保证患者氧供,帮助痰液排出,减轻呼吸道感染,促进肺泡CO2排出,减少潴留;长期使用还可增加膈肌血流量、肌力和耐力,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和膈肌功能,减轻气道阻力,改善缺氧,减少发病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有研究报道,COPD急性加重期因低氧血症可造成心肌、肝脏、肺及骨骼等器官组织细胞损害,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多种血清酶释放入血,因此认为Mb、CPK及LDH等指标变化可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病情[9-11]。本研究中将上述生化指标列入参考项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显示,全部观察对象治疗前均呈现典型的测定规律,且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说明体外膈肌起搏治疗通过提高膈肌运动频率,终止胸腹矛盾呼吸,减少呼吸做功,增加横膈移动范围,改善因为辅助呼吸肌不合理参与导致的浅快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真正实现患者通气受益。另外,mMRC和CAT评分比较,观察组同样优势明显,以这2种主观评价指标列入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症状评估,进一步表明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的优越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