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村里的学霸之家

2021-02-03 03:24徐炯权
中外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书香读书孩子

□ 徐炯权

全国最美家庭——李学树家庭

曾国藩曾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湖南这一家人有着带书香味儿的家风,吸引我们一探芳华

“我在李爷爷周奶奶这里写作业已经五六年了,我以后想考清华、北大!”家住湖南省浏阳市达浒镇书香村的肖天小朋友,正在读六年级。每天放了学,他就来到李爷爷家,跟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做题,在这里,做功课似乎也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肖天喜欢来的李爷爷家,不是补习班,也不是培训机构,而是书香村特有的“义务托管所”。

这个托管所还真是有点儿厉害,它的主人——96 岁的李学树、94 岁的周康湍一家,是远近闻名的书香之家。这个四世同堂、53口人的大家庭中,已经出了24 名大学本科生、14 名硕士生、5 名博士生。

这个几十名学霸手拉手、肩并肩的家庭,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李爷爷牌”课后班

在达浒镇书香村桃花屋场一角,一棵树叶浓密的古樟伸出苍劲的枝丫,揽着一座静谧的小院。沿着幽静的小路步入院子,满园青翠和各色花朵立刻映入眼帘。走进屋内,书法字画挂满墙壁,书本字帖分别部居,翰墨飘香。屋里的一角,李学树和老伴周康湍一边认真地看书报,一边慢悠悠地交谈着,国家大事、家庭琐事,他们都聊得津津有味。

年逾九旬的李学树、周康湍老夫妇依旧耳聪目明,读书看报毫不费力。周康湍奶奶每天还坚持练习书法,堂屋正中央“忠厚传家”4个字就是她的书法作品,也是他们老两口对子女的家训。

“我们上六年级了,凡是来李爷爷这里写过作业的孩子,都考过班里的第一名!”肖天和小伙伴们嬉笑着说,语气里满满的自豪。李家堂屋右边摆了3 张方桌,每天放学之后,桌上就挤满了认真写字的孩子。“看到村里一些孩子因为家长忙,放学后没人照顾,我们就让他们来我家写作业,帮他们解答学习难题,当起了义务托管员。”李学树说。

不只负责登门学习的娃,老两口还惦记着村里其他的娃。哪里有孩子不读书,哪里有父母不支持孩子上学,哪里就有他们劝学的身影。村里的男孩汤华上高三了,面临高考,父母却非要他回家种田。老两口闻讯后急了,硬是把汤华从田里拉回了学校,又三番五次地去汤家做工作,说服汤父支持儿子高考,还隔三岔五去家里看汤华是否有认真学习。不负众望,汤华果然考上了本科。

二年级的林征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外婆无力看管,常常逃学上网。那段时间李学树一有时间就在村里到处寻找林征的身影,逮住就是一顿花式劝学加碎碎念。“我错了,李爷爷,我这就回学校读书,你不要再逮我了,我听话!”看着孩子仓皇逃走的背影,李学树忍不住笑了,他也不知道这小娃能听话多久,但劝学无止境,他要力所能及地让大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现在,我依然觉得读书是一件可贵的事情,因为它得来不易。”

李学树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毕业生,周康湍是浏阳师范学校1945届毕业生,她和李学树结婚时,带来的嫁妆中就有一整箱子书。李学树和周康湍育有7 个子女,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们都酷爱读书。

“小时候,父母和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要多读书,将来有出息。”为了供7 个孩子读书,“文革”时期被迫下放的李学树和周康湍勒紧裤腰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印象很深刻,父母上山砍竹子,砍到双手部磨烂。而那些用竹子换来的红薯,就是我们全家的午餐。”儿子李尤专说,自己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妈妈的,稍大一些就穿爸爸的,而弟弟妹妹们穿的都是他穿过的,胳肢窝附近的口子开了缝、缝了开,布料都磨薄了。“但爸妈却花了大部分的钱给我们交学费、买书。有一年,我们兄妹几个交不起学费和餐费,父亲狠心卖掉了家中养了多年的大黄狗,才暂时渡过难关……”

那时候,左邻右舍看李家负担重,都劝他们让孩子学门手艺赚钱,却遭到夫妇俩拒绝:“孩子不多读点儿书,将来只能当睁眼瞎。”

为了给孩子挣学费和生活费,周康湍白天和丈夫一起教书,晚上忙完家务就纺纱织布。懂事的大女儿李尤芳在一旁纳鞋底,其他孩子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学习。那些年,李家人的每个夜晚都是忙忙碌碌、勤勤恳恳的。

家训是他们的心灵归宿

1977 年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李学树和周康湍的5 个子女也报名参加了高考。那年9 月,邮递员给李家送来了第一张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大儿子李尤专不仅被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录取,还是浏阳县高考理科成绩第一名。

抚摸着薄薄的录取通知书,周康湍激动得泪水横流。一向勤俭的她颤抖着双手从枕头下摸出用手帕裹着的钱,吩咐六儿子李尤清到镇上称点肉,炒了几个家常菜。丈夫李学树高兴得跑到邻居家赊了一斤谷酒,一家人难得举杯,庆祝这得来不易的读书路。这顿饭,是李家儿女们一辈子都难忘的味道。餐桌上,从不喝酒的周康湍端起酒杯说了一句话:“孩子们,你们记住:读书,总会有用的。”

同年,二女儿李尤伟、三儿子李尤元同时被湘潭师范专科学校(现湘潭师范学院)录取。自此以后,李家捷报频传。1978 年,六儿子李尤清参加高考被湘潭师范专科学校录取。一年后,七儿子李尤强被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录取。二儿子李建中和大女儿李尤芳也通过自学考入浏阳师范学校。

7 个儿女都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两人取得博士学位,一人取得硕士学位,4 人取得学士学位。大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南省水利厅工作。三儿子是中南大学硕士、纽约大学博士,如今在加拿大的银行工作。六儿子读研后从事中学教育38 年,担任省市重点中学校长24年。七儿子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到日本大阪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国从事数控专业研究。二女儿、二儿子和大女儿毕业后,一直在湖南本地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

李学树夫妇的七个子女

好的家风和学风,就像肥沃的土壤一样,培植出茁壮的树木,也养育出坚强的嫩芽。李学树和周康湍的孙辈也如父母辈一样,术业有功、学有所成。孙子李江和孙媳蔡晓辉是湖南大学建筑环保专业的博士,夫妻俩均被聘为大学教师;孙子李纠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毕业后,在深圳某保险公司任总经理;外甥女左常午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香港大学博士,现在广州暨南大学任教。

“‘勤奋学习,忠厚传家’,这是我家的家训。”现任湖南大学附属中学党支部书记的六儿子李尤清说,“勤奋学习”是为了勉励后辈要认真读书,“忠厚传家”是希望做儿女的将忠诚厚道的家风永远传承下去。“这8 个字不仅是我母亲规范儿女孙辈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大家庭几十个小辈的心灵归宿。当我们疲惫了、倦怠了,它就能时刻鼓舞着我们勇往直前。”

“读书的初衷绝不只是为了改变命运。一开始我们七兄妹还觉得读书只是一种任务,但现在,我们打心底里觉得:读书使人幸福,是人应该坚持到老的习惯。”大儿子李尤专说。小时候的李尤专经常跟在父亲身后打转儿,父亲写字,他也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拉;父亲看书,他也在旁边不停地翻书页。父亲看到有意思的地方哈哈大笑,他也会跟着嘻嘻笑,打心眼儿里高兴。“小孩子懂什么读书的道理呢?我以前看书写字都是因为崇拜父母,所以才喜欢模仿他们。慢慢地,读书也成为我的一种习惯。由此可见。潜移默化、以身作则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太重要了。”

正是这种潜移默化,李学树和周康湍四世同堂的50 多口人中,走出了5 名博士、14 名硕士、24名大学本科生。李家还走出了10多名教师,涉及多学科、多专业,任教从小学至大学,是乡邻们公认的“教育之家”“书香之家”。2019 年5 月,这个学霸之家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的荣誉称号。

书香传家,影响悠长

“孩子的教育不只是一家的事,更是能影响到国家的大事啊。”李学树老两口不仅督学、劝学,还尽自己所能地助学。但凡村里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资助。几十年来,李学树和周康湍先后资助了五六十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其中大部分已经毕业、成家,为了报恩,有些学生甚至每年不远万里赶来看望李学树老两口。

四代同堂,人才济济

李学树和周康湍90 岁大寿那年,儿女们早早地做了准备,打算在家里办一场酒席,把亲戚朋友都邀请来为父亲母亲庆寿。临近办酒席的前几天,李学树和老伴思忖许久后对儿女们说:“不如把寿宴的酒席钱省下,资助村里那些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大学吧!”儿女们对二老的决定并不意外,并且照着做了。

在李学树老两口的影响下,全村的读书氛围越发浓厚。前几年,达浒镇乡村行政区划调整,决定把3 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定什么村名时,想来想去都没有一个合适的,李学树提出:“要不就取名‘书香’吧。在达浒镇,咱们村读书人最多。书香子弟,书香门第,这样才好。”他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如今,“书香村”3个大字带着墨香,竖立在村口。

“早在10 年前,村里的书江小学因为办学条件差而面临撤并,我父亲心里十分着急。他担心村里没有学校,影响孩子求学。那段时间,他日日辗转镇政府和教育部门,恳求保留学校。”书江小学最终被保留,如今,这所村小在校师生近千人,累计培养学生上万人。“我的父母不只培育儿孙成才,关心村里贫困儿童上学,他们还让我们知道,比起指导孩子怎样做或者提供某些物质条件,父母的言传身教更加重要。”

知足于当下的儿孙满堂,感恩于生活的幸福点滴。如今年逾九旬的李学树和周康湍老两口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作息规律。闲暇时,他们或打扫庭院、看书读报、养花写字,或携手徜徉在村中小道上欣赏美丽的田野风光。他们写字的书桌,就坐落在房间一隅,是一张略显斑驳的小方桌和一把长条板凳,上面码着两本字帖、砚台、笔架和宣纸。周康湍老人笑呵呵地说:“桌子只要不跛脚,能写字就行,我们不喜欢搞那些花架子嘞。”

“父母没有万贯家财给我们继承,但他们的育人理念,却完完整整地被我们继承了。”第4 代孩子出生后,面对来势汹汹的电子产品,李家人一致约定: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儿手机、看电视,平时有空儿就多看书。李尤专的孙子半岁就开始接触认知卡片、圈圈书、洞洞书,上小学后,李尤专就经常带孙子去图书馆看书。如今。孙子也爱上了阅读,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他就主动来书房坐在爷爷旁边和他一起看书。

“小孩儿的作文写得特别棒,语文老师说他的作文跟初中生写的没差别。”说起孙子,李尤专的语气中透着些骄傲。

夏日炎炎已逐渐散去,洁白的秋云高高地俯视大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如今的书香村学习氛围依然浓厚,人人尊师重教、爱书尚学。一个书香村,近10 年出了400 多名大学生,成为方圆百里的一段佳话。

傍晚,李学树和周康湍的家中,摇着头的电扇将凉风徐徐吹向正在桌上温习功课的孩子们,笑声朗朗、书声琅琅。

猜你喜欢
书香读书孩子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