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永亮 陈东梅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所谓后疫情时代,并不是疫情消退后的再度复位,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有小规模爆发的可能,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时代。
在经历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一重大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需要重新认识和适应,自身角色定位需要重置与调试,如果这一环节处理不当将导致学生心理认知上的变化甚至偏差。辅导员如何发挥自身一线优势,尽快帮助和引导学生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生活,做好大学生的心理防护,疏导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发掘困扰实质,指导他们适应变化调整自我状态,做好学生的人文关怀工作,顺利并且高效的开展学习和生活,是处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的重要责任。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进入常态化趋势,国外疫情防控依然不容乐观,境外输入病例增多,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使得学生对于疫情的认识产生了负面的心理反应,出现了下述消极情绪表现:
部分学生出现情绪应激,甚至莫名出现害怕、易怒、消沉的情绪表达,对事情失去兴趣,对生命失去意义,明显的被焦虑、抑郁和不安情绪笼罩。
由于疫情期间在家呆的时间较长,缺少运动,人际沟通减少,部分同学会出现肌肉酸胀、头晕头痛、全身乏力等身体反应。部分同学可能在听到疫情的时候,身体不自觉的会发抖等情况。
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在家生活,大多数学生的作息时间被完全打乱,返校之后不能尽快的适应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能快速的适应学习生活,出现入睡困难,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长期处于大脑迷糊状态。
受疫情影响或居家隔离期间昼夜颠倒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部分学生在认知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思路不清晰,人际交往上会变得懒惰,在认知上会倾向于个人主观认识占主要地位,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冲动行为。
后疫情时代,我国的疫情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还是要严防境外输入。部分学生出现了盲目乐观和松懈的心理,在此错误认知下出现了不少违规违纪行为,如不佩戴口罩出席人员密集的室内会议,不请假外出,不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
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形势变得格外的严峻,为减少开支,很多中小微企业裁员,因疫情防控,线下招聘渠道受阻,毕业生的就业求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面对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学生会出现担忧、迷茫等情绪,产生就业压力。
由于疫情的发生,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疫情对于个人的消极影响,思想消极、行为怠慢、学习动力不足,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考虑人的强大力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播,社会的发展,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多样化,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思维方式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个学生的要求都不一样。后疫情时代,学生面临着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重新认识,重新建构认识世界、认识生命的体系。在面对一个新的认知问题时,辅导员往往会借助以往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感觉,进行填鸭式的教育,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缺少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认识的了解。往往会出现“你讲你的,他做他的”,造成学生的抵触、逆反心理。
当前,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采取灌输式的工作方法,在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防控疫情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不到位。辅导员在引导学生认识的过程中,大多采取理论讲解或谈政治要求的方式,并没有真正的从此次疫情中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感觉到舒适环境的可贵、感受到人类的渺小,感受到我们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一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与实力。
在后疫情时代,辅导员包办了学生的大部分日常事务,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辅导员更多的是告诉学生哪些不能做。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扮演“人生导师”过多,作为“知心朋友”太少,应更换角色身份,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知心朋友立场上提出建议,让学生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产生深刻的认识,积极地去认识处在变化中的自己,拉近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距离。后疫情时代,通过培养学生自我觉察能力,建立好校园危机事件预警的一整套机制。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高职学生对于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认识以及对生命危机的恐慌会表现出来,但是一般都表现的不是很明显。部分学生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变化,但却缺少对自己心理变化的了解和疏导能力。加之许多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体系,出现心理困扰后很少与父母、同学、朋友、辅导员或是心理咨询中心老师进行沟通疏导。学生本身未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心理变化,导致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有限。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将责任和任务放到首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融入防疫抗疫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开设相关主题专栏,用坚定的话语在防控新冠肺炎这场思政大课中讲好“武汉故事”、“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后疫情时代国内外新形势,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意识,弘扬和发展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听党话、跟党走,让学生正视自己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院校辅导员践行人文关怀要以学生为本,当代高职学生受挫能力不强,抗压能力低下,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出发,打通师生沟通壁垒,面对学生在后疫情时代的种种新需要,进行精准引导,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
生命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如何认识生命、看待人生价值是个永恒的研究课题。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育偏重实用性,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是薄弱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主动抓住新冠疫情防控这一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人生的价值,通过播放《在一起》、《最美逆行者》等疫情防控题材的电视剧、观看钟南山、张定宇、陈薇等人民英雄与时间赛跑、对抗疫情的榜样事迹,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增强生命安全和生命价值教育,提升生命意识,形成学生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健康成长的氛围。
全民战“疫”,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利用防疫战疫过程中涌现的榜样、楷模事迹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中国可以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从国家、社会中获得的安全感、幸福感,是其他国家人民体会不到的。后疫情时代,通过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政策分析,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只有胸中有信念,脚下步伐才能坚定,才能克服实现理想过程中的艰难险阻。
在后疫情时代,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生活动,例如: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体育活动等,不断提升文化修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保持豁达的心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出现不良情绪时,做好情绪处理工作,利用好“宿舍舍长—班级心理委员—院系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挥心理委员的朋辈支持作用,提升辅导员心理咨询专业化素质,让心理疏导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让心理困扰消散在发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