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业前提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探索与实践

2021-01-31 18:37姚奎栋刘伟力
关键词:毕业生工作发展

姚奎栋,刘伟力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a.招生就业处;b.创新创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既关系着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1]202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909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在疫情影响下更加严峻。因此,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就业、促进就业工作更高质量发展、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就业的内涵及意义

1.充分就业的内涵界定

充分就业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经济术语,这个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充分就业”是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得到了一个较为满意的就业岗位,其内涵就是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每个劳动者都能够拥有劳动的权力,并获得劳动报酬,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而且通过实现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消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稳定因素,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充分就业”既满足了微观层面的公众需要,又满足了宏观层面的政府需要,是政府和公众理性预期目标的最佳耦合状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最优发展状态。

2.实现充分就业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对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充分就业是国家统筹推进各项事业的基础。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基本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这充分表明了坚持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面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就业则是“六稳”之首。可见,实现充分就业是党和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充分就业是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就业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加速、宏观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赋予了政府新的责任和新的内涵。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应对就业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积极促进就业协同,挖掘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采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和加大就业见习力度等政策。同时,应强化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完善政府补贴培训制度,强化公共就业创业精准服务,防范失业风险,确保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3)充分就业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标志。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乎学校的社会声誉。人才培养质量好、学生就业前景好,是最有说服力的“软实力”宣传,因此,高校要建立招生、培养和就业等环节有效衔接的良性运转闭环系统。通过实施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扎实的知识储备、良好的自我发展潜能能够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快速融入社会,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延伸到服务社会职能。同时,高校通过构建就业工作反馈机制,全面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对毕业生的政治素养、工作态度、专业水平、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潜力和薪酬水平等方面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评价支撑。

二、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1.高校就业工作体系需要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就业工作力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工作体系、拓展服务内容等措施,推动就业工作上质量、上台阶,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面对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还需要在全面、全员、全方位这“三全”方面加大力度,树立“就业育人”理念,构建基于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良性运行系统,打造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质量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形成多部门联动和党群、学工、教学、后勤等多系统协同的就业工作体系。

2.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需要加强

目前,高校毕业生已经是00 后群体,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他们独立自主,对事情遵从内心的想法,有自己的话语权,加之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出现了“慢就业”“缓就业”的现象。同时,随着知识与学科的边界被打破,知识更新周期日渐缩短,而高校在学科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校园学习的知识体系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导致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相匹配,“两层皮”现象严重,影响高校就业工作效果。

3.就业形式的多样性打破就业工作的格局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新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岗位相继出现,就业的灵活性特征日趋呈现,固有的就业方式、就业渠道及就业工作模式被打破。目前,很多学生已经不再将国企、外企等固定职业作为首选,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被广泛认同。高校倡导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与学生的不将就、不苟且,坚持“完美主义”等想法,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发展理念,使高校就业工作难度加大。

三、高校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1.树立“就业育人”理念

育人是高校的第一要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坚持“就业育人”就是要鼓励学生“立大志”“入主流”“敢担当”“干事业”,引导毕业生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树牢“就业育人”工作理念。就业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就业育人”中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要教育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学生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人生梦想。

(2)做好政策性岗位就业工作。高校要积极发动毕业生参与考研升学、第二学士学位深造,把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招录等作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全力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以政策性岗位的吸纳作用来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2]

(3)加大毕业生基层就业引导力度。高校要围绕国家重大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基层就业政策措施,制定适合本校的就业政策,积极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用好学费补偿、升学等优惠政策,多措并举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4)切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高校要配合兵役机关落实“两征两退”改革新要求,实施一年两次的大学生征集工作,落实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例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中,不断加强征兵动员和宣传,树立征兵典型,同时协调教务处、二级学院等重点做好学生的课程替换、成绩减免、转专业的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的征兵入伍氛围。

2.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是高校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中起基础和支撑作用。高校要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和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三个方面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牛鼻子”,是学校的“生命线”。高校应坚持以“需求导向、质量优先、特色发展、有序推进”为基本原则,以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为目标,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瞄准国家发展战略,打造对接地域产学研用重点方向和领域的产业集群,以“四新”建设为抓手,加快形成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国家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2)实施产教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是新时期提升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具体体现。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将社会发展需要、产业发展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形成“企业—专业—课程—企业”闭环培养系统,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构建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构建一支由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引领教师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动学生就业创业。

(3)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高质量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建设发展的根本出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应紧密结合行业、产业和企业需求,按照技术路径、工程路径培养学生。高校应主动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形态、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清醒认识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困境,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人才能力培养的目标、路径和结果,以专业认证、工程认证为抓手,改革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转变教育理念。高校要把转变教育理念作为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条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指导帮扶、文化引领等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2)改革教育模式。高校应注重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学院的教育功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形成以“课程为基础、大赛为牵引、项目为支撑、社团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工作体系。同时,发挥各二级院系的教育教学作用,实施有效的“思创融合”“专创融合”和“科创融合”,真正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作用。

(3)激发学生热情。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与实践是两个必不可少环节。一方面要注重课程体系建设,搭建基础、拓展和实践性课程,借助必修课、选修课和实习训练课等课堂教学资源,将创新创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及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鼓励和引导学生勇于实践、展现自身能力。同时,也应借助各类学术报告、第二课堂活动、公益志愿活动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4.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提高就业工作效果

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指导和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很多高校在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探索出许多特色方式与路径,特别是克服疫情影响,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建立就业创业服务机制。高校要探索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制定就业创业工作疫情应对预案,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宣讲招聘活动提供有效保障,做到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招聘。

(2)做好招聘服务工作。在做好线下用人单位到校招聘的基础上,做好网络宣传和网上招聘工作。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 岗位推选计划”等“互联网+就业”的新型模式,做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同时,加强对招聘信息的管理,确保招聘单位和岗位信息的真实有效,切实保障毕业生合法权益,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双向选择平台。

(3)拓展就业新渠道。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瞄准国家和地区战略重点建设领域。拓宽新视野,重点关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向新业态输送毕业生,引导毕业生到现代服务行业就业,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社会保障和灵活就业支持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掘校友资源,积极邀请、动员、吸纳校友参与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和就业市场建设工作。

(4)加强职业发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不同阶段的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提供职业发展咨询和就业心理咨询服务,把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并结合就业新形势新动态和毕业生思想行为特点,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科学找准职业定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同时,针对高校从事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能力。

(5)推动精准就业创业服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就业意愿和就业期望,做到招聘信息精准推送和就业指导服务的个性化。通过提供更好的就业创业服务,使毕业生不仅“能就业”“就好业”,而且“能创业”。完善就业创业精准帮扶工作体系,对重点毕业生群体,以“专门辅导、专题研讨、专注督导”为工作原则,实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和“一对一”精准帮扶,通过优先推荐岗位、兜底帮扶等方式,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同时,关注大学生退役士兵重新返校后的学习状况,做好大学生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指导服务。[3]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均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调“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而充分就业是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高校要立足于“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和“第二个一百年”发展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在就业工作中保证与国家要求同频共振、步调一致,把就业工作上升至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就业大局的稳定。

猜你喜欢
毕业生工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不工作,爽飞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最“叛逆”的毕业生
选工作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