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山东管理学院为例

2021-01-31 20:46邹坤萍李全海肖俊茹
山东工会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劳动专业

邹坤萍,李全海,肖俊茹

(山东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推进劳动教育从隐性融入到显性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在满足国家教育标准之外,因发展定位不同而存在差异[2]。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入推进劳动教育,既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应用型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高质量人才目标达成的应有之义。本文以山东管理学院为例,解析其在劳动教育推进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期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意蕴的理论认识,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方略。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念透视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

“劳动”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理论体系中[3],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形成人的本质论断。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一项有目的、有意识、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人们在劳动中不断创新生产工具,作用于生产资料,并与其他人形成合作、买卖、竞争等关系,从而产生和积累财富,在完成这一系列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人的本质[4]。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人类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劳动状态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亦不同,通过劳动实现个体发展的程度必然存在差异。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能够“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5]。因此,人既是劳动的主体,也是劳动成果的享有者,成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人类劳动的终极目的,站在劳动统一于人类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过程的高度来看待劳动的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基本要义。

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劳动教育的价值观。“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因此,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而劳动教育之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个体的劳动技能、智力发展,也有助于增强个体体能。马克思主义从人的本质生成和人的发展内在机理的视角对劳动和“以劳促全”的阐释,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品格和价值旨归,为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总体上我国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但也一度出现过混沌和迷茫,导致劳动教育陷入“四化”倾向,即弱化、软化、淡化和异化,对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党的十八大为转折点,劳动的地位和劳动教育的价值持续复归和彰显。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国家层面强调了崇劳尚能的劳动主张;习近平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中重申了“四最”的劳动价值观[7];全国教育大会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8];《意见》开启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推进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思路,基本建构形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系和政策体系。

概言之,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塑造劳动观念、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和培养劳动习惯等为主要内容,旨在系统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9]。以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核心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且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丰富拓展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树德,旨在塑造和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观,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基石;以劳增智,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增强专业智能,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主体内容;以劳强体,明确劳动是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是对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践行;以劳育美,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美”能力,饱含对高校创新劳动的新期待。新时代劳动教育观阐释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内在逻辑,还原了劳动教育劳动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也拓展了劳动教育价值当代传承的实践路径和新型样态。

(二)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应然与必然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三大特性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理念及路径存在高度一致性。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鲜明的思想性。劳动教育兼有劳动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不仅指向劳动技能的培养,还要以劳树德,这与应用型高校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一脉相承。二是突出的社会性。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在劳动中推进个体社会化,与应用型高校开放性的人才培养观和多元化的协同育人路径相辅相成。三是显著的实践性。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学会建设世界,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因此,劳动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五育并举”的组成部分,契合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理念,丰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手段、载体和路径;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理念及实现路径也赋予了劳动教育更高的使命和价值。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境与劳动精神的缺失具有内在一致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力求解决但尚未突破的困境是普遍存在的重知识养成、轻能力塑造,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探索的现状。这与应用型高校劳动精神的缺失密不可分,亦即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及创新精神缺失[10]。从某种意义上说,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是对劳动精神缺失的回应和补偿性落实。因此,只有站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达成过程的双重角度,看待劳动教育对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造性、有效性开展。

二、山东管理学院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探索历程

山东管理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学校的诞生根植于工会,其发展亦得益于工会支持,而工会是党连接、服务亿万劳动者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学校具有开展劳动教育的基因使命与独特优势,也一直将劳动教育和劳动类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反哺工会的条件基础和办学底色。2013 年,劳动关系专业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改建本科后的首批本科专业,也是当时全国首批、山东省唯一的专业类别;2015 年,该专业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资助专业;2019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 年,劳动权益保障与维护课程获批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相关课程亦率先纳入混合式课程改革、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多年来,学校逐步积累形成了支撑劳动类学科专业发展的特有优势,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课程、师资等方面的坚实基础。

学校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探索从酝酿、确立到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体现了“三个一脉相承”:一是与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政策导向一脉相承,二是与对工会基因的传承发展一脉相承,三是与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劳动情怀深厚的人才培养特色一脉相承。

(一)使命传承期(2018 年以前):任务驱动,精神浸润

学校在承担工会劳模工匠宣传任务的同时,积极聘请劳模工匠担任学生德育或实践导师,设立劳模讲堂,并推动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旨在对学生开展劳模精神的引导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劳动品质和创新精神。2017 年,为彰显“依托工会,突出特色,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学校印发《服务工会行动计划》,提出“做好青年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塑造学生‘工会情怀’‘劳动之魂’。”2018 年,为贯彻十九大关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思想,出台《贯彻落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实施方案》,进一步设计“开展好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养深厚的劳动情怀,努力使学校成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探索者、研究者、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并在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之际,召开实施方案推进会议,部署落实。

(二)改革规范期(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2020 年底):知行合一,传承传播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价值、新期待。同年底,学校修订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把‘劳动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劳动情怀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构建思政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劳动育人、文化育人的“五位一体”德育体系。将“劳动情怀深厚”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的“十八字方针”,把“突出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八大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以劳动认知为基础、以劳动精神为引领的育人理念,确定了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活动体系。2020 年4 月,《意见》出台一个月之际,学校在山东省内高校率先出台《加强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提出了9 大举措、19 项重点任务、6 大机制建设的系统部署,倡导把加强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培养体系中来,更好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三)特色提升期(2020 年底至今):劳模工匠精神引领+劳动学科专业支撑的特色探寻

在“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中,学校进一步凝练形成“传承工会基因,弘扬劳动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旨在具备劳动学科、劳动类专业群、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教学师资、研究机构和研究平台等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深耕劳动教育特色:一是规划建设劳动关系专业群与劳模学院,厚实劳育条件基础;二是深化“劳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改革,加快推出体现地域文化的融合类、实践类课程,厚植劳育校本特色;三是加快培育一流课程及教材,提升劳育内容。

三、山东管理学院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设计须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体现知行合一的教育规律,即对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双重价值意蕴提出要求。二是重视劳动教育的现代化和时代性特征,亦即劳动教育的手段、技术、内容、形式要与时俱进。三是加强劳动教育资源的集成整合和协同推进。基于此,学校将劳动教育的推进完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综合改革结合起来,确立了“一贯穿”“两体系”“三结合”的劳动情怀涵养教育整体思路。

“一贯穿”即将劳动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精神的厚植基因式融入教学全过程。“两体系”即课程体系和活动体系两大实践路径。“三结合”即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劳动思想教育,课外劳动实践动手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线上聆听劳模工匠故事、线下开展劳动实践及研学活动)、校内校外相结合(主动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强化校内外协同,将劳动教育场域从学校主战场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争取家庭教育的支持配合)的劳动教育实现场域和空间体系,推进学生劳动思想建设和劳动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形成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整体框架,并最终通过“学校—专业—课程—活动”四个层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11]。详见图1。

(一)“一情怀、三劳动、五能力”的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情怀”即劳动情怀深厚,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设计,也是劳动教育本质的体现;“三劳动”,即懂劳动(劳动认知)、会劳动(劳动技能)、爱劳动(劳动品质)三维递进的中观劳动教育目标,是对“一情怀”的分层践行,也是劳动教育评价的依据;“五能力”即劳动审美及传播能力、劳动创新能力、劳动危机应对能力、劳动权益保障能力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能力,体现了学校劳育特色及目标达成微观层面的目标要求。

(二)“三三三”的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知识教育的核心载体,必须牢固树立“课程劳育”意识[11]。从具体形式上看,劳动教育可以呈现为作为学科的劳动教育、作为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和作为校本课程的劳动教育[12]。因此,学校设立通识课程劳育+学科专业课程劳育+实践课程劳育“三类课程载体”;分别对应设置或加强“三大建设模块”,即特色课程模块、思政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教学内容模块、教学过程模块、案例选择模块,基础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最终实现以劳赋能,即实现劳育“三大功能”:劳动认知教育、劳动专业智能教育、劳动体验及创造。详见图1。

1.通识课程劳育。旨在普及劳动知识,促进劳动认知和劳动意识的觉醒,深化劳动价值的塑造,有利于形成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和引领下的劳动者经验世界,指向现实中不尊重劳动者、不尊重劳动成果、人的片面发展的教育实践困境[10]。

(1)特色课程模块。在通识教育平台,发挥专业师资优势,开设劳动教育类通识必修课程四门共计2.5 个学分,包括《劳动精神传承与弘扬》《劳动意识培养与发展》《劳动创新思维培育与践行》《劳动权益保障与维护》课程。四门课程分别在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进行,体现了分级劳育的目标要求。

(2)思政课程模块。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突出劳动价值观的引领。一是构建基础课、概论课、纲要课、原理课、形势与政策课同向但不同切入点的劳育融入体系。基础课重在以劳动为导向,培育奋进价值观;概论课以劳动为契机,实现课堂创新;纲要课以劳动为特色,挖掘劳动楷模;原理课以劳动为主线,推动课程重构;形势与政策课以劳动为专题,厚植劳动情怀,据此整合形成思政课程劳育案例集。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发劳动教育线上开放课程,把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点和劳模、工匠访谈录以微课形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线下则组织开展话题讨论、撰写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三是组建教学团队,开发电子资源库,录制《新时代劳动教育通论》线上课程,以全新、开放的手段呈现劳模、工匠特色资源。

(3)选修课程模块。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模块,作为通识选修课程七大课程域之一,旨在推进劳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形成道德劳动—合法劳动—快乐劳动—创新劳动—安全劳动的多维劳动教育内容体系。

2.学科专业课程劳育。将劳动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一部分纳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倡导找准各学科专业课程落实劳育目标的发力点,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设计、案例选取等环节,通过劳动教育资源的融入,强化专业劳动意识,提升专业劳动智能,以课程劳育推进专业建设。如,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劳动关系专业,率先探索与实践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系统性建设,形成劳动科学课程、劳动职业课程与劳动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目前初步形成了若干门课程劳育示范课程。

3.实践课程劳育。突出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途径。实践课程劳育旨在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注重与职业对接,注重创新创造,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强化劳作感、同理心,激发劳动内驱力和奋斗精神。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主要服务领域为“家庭、工业生产或实习基地、社会”,形成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形态,“职业体验劳动、创造性劳动”贯穿其中的整体劳动教育形态格局[11]。因此,学校在集中实践课程平台,一是设置基础实践模块,开设了公益劳动特色课程,并设置1 个学分,各二级学院结合学科特点,在第一至六学期课余时间,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要形式实施。学校在驻地村落承包3000 余亩荒山,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双立教育基地,开设了农业种植、手工艺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各二级学院划分了专属劳动责任田,组织学生循环劳动,探索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田间劳作模式。如艺术学院开展了劳动体验与周边村落美化劳动实践;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组织劳动体验及视频制作劳动实践。二是专业实践模块,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认知见习、专业实习实训、工程教育实践中。三是综合实践模块,将劳动教育融入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专业综合实践等过程中。专业实践劳动、综合实践劳动是高校劳动教育的特有范畴,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校院通过校内校外双循环,深化大学生专业劳动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结合、与职场劳动的结合。除了加强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双创中心建设外,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拓展校外专业劳动实践平台,构建“专业+产业园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发展模式,支持学生开展专业劳动体验和创新实践。

(三)“三内容、四阶段、五模块、七融入”的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活动体系

除了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外,还必须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去[10]。为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第二课堂,丰富劳动教育实践样态,确保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做了系统设计: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项内容”,有机融入学、思、践、悟“四个阶段”,通过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与技能拓展“五个模块”活动,在“七个融入”中具体落实,即劳动教育融入劳模工匠精神传承、融入党建、融入养成教育、融入校园劳动文化建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融入志愿服务。在组织劳模大讲堂、工匠进校园的同时,开辟了近距离学习“振超精神”等走近劳模工匠的校外学习路径,组织主题演讲、学习研讨等形式多样的劳动精神研学。人文学院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家国情怀,每个假期举办“读一本好书,干一次家务、做一项志愿服务、写一篇调查报告、报道一则家乡新闻”的“五个一工程”劳动养成教育。学校以匠心文化为核心,突出“劳动+”物质文化建设,打造集劳动精神体验和文创展示于一体的匠心苑。

(四)多元参与交叉评定的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检验劳动教育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依据。学校构建了以校、院(教师)、相关企事业单位等为评价主体,指向劳动认知、劳动技能、劳动素养等评价内容,第一课堂成绩单、劳动实践评定、第二课堂成绩单为评价形式的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上开始了初步探索。

(五)基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劳动情怀涵养教育的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一会四组”多元协同的组织保障机制。加强劳动教育治理机构建设,设立劳动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开展劳动教育相关工作;委员会下设教学、学生工作、科研与宣传四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学督导与评价中心,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和后勤管理处,科研处、齐鲁工匠研究院、工会理论研究院,党委宣传部等牵头,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劳动教育经费列入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统筹管理,为校内外劳动教育活动开展和劳动教育设施建设、器材、耗材补充等奠定了经费基础。

四、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劳动教育的路径建议

山东管理学院劳动教育改革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构建了劳动教育的良好生态。形成了基于学科专业的劳动教育特色实践品牌,如劳动关系学院“请跟我来”的常态化制度化劳动教育方案及实践,构建了实践劳动教育+聆听工匠故事+学习劳模事迹等多模块的课程及活动体系,受到学生欢迎和媒体关注;涌现出了电商扶贫助农、大学生返乡调研等社会专业实践活动品牌;相关劳动教育研究项目及成果受到教育部、教育厅等主管部门及专家同行的认可;公开出版了劳育教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通论》,其线上课程也即将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但很多探索还在起步阶段,劳动教育的活力和有效性尚未充分彰显,这也是当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集体困境。鉴于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须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一)推进劳动教育协同治理效能的充分释放,提高校内外的协同度

一是加强校内协同。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须深化思想认识,完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劳动教育协同治理,健全劳动教育委员会及章程建设,畅通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建构[13],形成引导性组合政策,协同发布劳动教育清单,编写劳动教育指导手册,统一规划劳动教育任务、要求及评价考核,克服高校劳动教育“混同化”“浅层化”“有劳动、无教育”倾向[13]。二是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协同,吸引其充分参与到学生养成教育、校外劳动实践督导评价中来。

(二)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劳动教育的融合度

一是与职业劳动的融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增加劳动教育课程域课程门类,满足学生对接职业劳动的多样化选择需求。二是与自身优势的融合。如山东管理学院持续探索激活工会的平台优势,将“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与学生面对面”有机纳入通识或专业课程内容及相关模块,健全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发挥榜样力量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三是与学生生活和兴趣的融合。通过与区域特色相结合,与非遗传承相结合,推进开设融合类劳动实践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养成。四是与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的融合。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高校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提出反向深度要求,劳动教育的社会性、实践性要求高校在教学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突出与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的结合,高校专业实践的应用性、创造性要求教师重视在带领学生专业生产实践中进行生产劳动,在科研创新实践中提升劳动教育的水平。因此,要切实加强应用型高校专业实践劳动和创新实践劳动课程建设。

(三)完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增强劳动教育的效度

研制劳动教育评价办法,立足评价强引导、抓落实、促改进。统筹制定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指标及权重比例,使之能有效反映学生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技能的动态提升情况,并将考核结果有机融入学生综合素养考核,与学生评选表彰挂钩,以不断增强学生投身劳动理论学习及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提升劳动育人的实效性。在这方面,西南大学“基于专业成长的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及实践,为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评价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劳动专业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