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新 郑桂兰
春节前,关于本地一重点高中举办“公益学堂”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其事件大体经过是这样的:临近期末,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突然下发了一则紧急通知,内容是要求XX中学举办“公益学堂”活动,共计招生两个班,人数为100人,对象为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同时将录取人数和学生的测试成绩纳入对初中学校的考核。
看到此通知,略有教育常识的人都清楚,这是一个变相的提前招生,借助组织“公益学堂”的由头公开选拔各校的优秀学生,让这些优秀的学生提前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以起到“决胜高考”的目的。面对这一做法,学生家长们褒贬不一,有的认可,认为这样有利于心有余力的同学提前学习高中知识,能赢在高考的起跑线上;有的反对,认为这种提前录取不符合教育规律,变相提倡应试教育,与当前的教育制度相违背……
高中的提前招生,对于我们这些本地教师而言并不新鲜,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很多高中学校招生的方式之一,一般都是在中考前组织各学科的竞赛,依据学生的成绩提前给他们发放录取通知书,收到通知书的学生不用再参加中考,这是高中学校确保优质生源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在教育公平的呼吁声中,这种竞赛招生模式在我们基础教育阶段成为了历史。时至今日,实现真正公平、健康的优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各级各类学校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分快慢班,设置各类名目的实验班。
但当前为何我们这里要举办一个“公益学堂”,且得到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的支持?教育无小事,事事需谨慎,我们不妨探寻一下“公益学堂”背后的原因。
近几年,教育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验”,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合班并校,动用地方财政,斥巨资新建了一所可容纳近万人的大高中,把所有的区属高中都统统并入(本地一所市属中学除外),这样本地原来的6所高中瞬间化为2所,即一所市属中学和一所新建大高中。市属中学是传统的教育强校,生源一直不错,社会的认可度较高;新的大高中,整合了多校的师资,优化了现代化的教学配置,外加政府的持续投入,教育成效让全区人民充满了期待。没成想,新高中建校后,师生过多带来的管理难度以及学生过大的基础差距导致教学质量的持续下降,连续几年,与兄弟区县相比劣势越来越突出,高考成绩同样如此,无论是高分人数还是一本上线人数都很不理想,考取名校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家长关心的是高考升学率,本地的高中教学出了问题,家长们开始纷纷让孩子报考外地市的高中,这样就形成了生源的外流现象。特别是去年,有近三百名学生上了外地的高中,且多数是成绩好的尖子生,这样无论是社会的舆论还是对本地高中教学的影响都令教育主管部门异常难看,甚至还到了左右政府的满意度测评工作的地步。优秀学生走得越多,教学质量便越来越差。如何改变这一现实,扭转这一局面?于是三方协商共同出台了“公益学堂”政策,实属无奈之举。
教育就是要服务社会,造福一方的孩子。扪心自问,借助“公益学堂”能扭转本地教育的现状吗?我们应该怎样客观评价“公益学堂”这一举措呢?
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公益学堂”的形式一定会减少外流的学生人数。提前让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便堵住了学生再去参加外校考试的路径,何况即便再去考,缺少了半年的初中学习,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此外,公益学堂是调集了高中学校最出色的老师来任课、管理,这样就保证了优秀的师资和学习环境,学生家长自然就少了意见。不过,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公益学堂”产生的反面、消极作用也显而易见,依我拙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干扰了初、高中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对于初中学校而言,因为主管部门有专项的考核评价,所以轻视不得,多数的学校都会进行紧张的备战:按照分配的指标数,参照历次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遴选,然后重新编班,结合考试科目制定课程表和作息时间,对学生进行考前突击、冲刺,强化训练、全力以赴;调整安排指导教师,制定扎实有效的辅导计划,加班加点,严格管理、确保入围人数……本是期末复习的关键阶段,一部分老师的精力却要转移到这个特殊“群体”中来,为这个“少数群体”让路,难道对其他的学生不会产生影响?对于高中学校而言,更是要举全校之力为这个“公益学堂”选出最强师资,从而保证学堂的最终效果。这群学生的荣誉与使命同在,他们的所有任课教师必须是强强联合,这些老师可能来自不同级部、不同班级,在师资都不太充足的情况下,不知学校会如何调配?如何向原来任教班级的学生、家长解释?
总之,这种在正常的教学状态下,调集优势教育资源去针对少数个体的做法,一定会让其他学生在教育资源上产生不同程度的欠缺,影响学校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是这种提前入学的做法有违孩子的成长规律。“公益学堂”最显著的特点是让一部分学生免去了中考,把初中最后半年的时间,嫁接到了高中。初中阶段最后一学期是学生较为关键、珍贵的“黄金时间”,在这一学期学生们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要夯实知识基础,要迎接实验考试、体育测试,要接受中考的检验,要填报志愿,要克服心理层面的各种压力,要经历毕业之际师生情、同学谊的伤感与升华……学生的这些切身体验将永远定格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成为终生的美好记忆,助推他们心智的成熟、精神的强大、品格的健全、理想的丰满,可以说是一笔凝聚内心的宝贵财富。
对于学生而言,比升学更重要的是成长,他们需要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他们需要尽享每一个年龄、学习阶段的切身体验,生活即教育,体验亦成长。过早步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就一定能“飞得高、飞得远”吗?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隔壁班就有一位 “小神童”,原本上初中的年龄,源于超人的头脑和成绩,被学校推荐直接“跳级”到了高中,当时在本地轰动一时,成为最大的教育新闻,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小同学”的成绩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越来越差,更为可笑的是他的所言所行仍然是小孩子的样子,连一些生活上的事情都不能自理,最后不得不以“退学”而告终。今天再想起这件事情,除了惋惜之外,还有启示和警醒:高中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它的知识难度、学习方式、竞争程度无疑都是对学生极大的考验,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到了高中变得不再突出,有些初中时表现一般的孩子却后劲十足、成绩突飞猛进,学习是一个需要基础与逐步积累的过程,当孩子筑牢了基础,具备了真正的能力与素质,最终都会脱颖而出、走向卓越。
三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们的经济负担。“公益学堂”最终是以考试成绩来确定录取名额的,多一分就是多了一份希望,有考试资格的学生除了参加学校的组班辅导之外,还纷纷报名参加了校外的各类培训,进行一对一的拓展、延伸。在备考的这一段时间,他们除了中考的心理压力之外,也要坚持高强度的学习、进行大量的练习,这与时下的“减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辅导,几个科目算下来,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据笔者了解,不少初三学生家长(我们初中是四年制),竟也打算让孩子报名参加辅导,理由是提前让孩子“做准备”,以便来年冲击“学堂”。唉,家长“用心良苦”,对于升学考试,分数是硬道理,置身其中,谁不全力以赴呢?
四是这种竞赛式的招生很容易滋生教育腐败。毕竟能参加竞赛考试是极少数学生的待遇,以竞赛录取也就变成了少数学生专享的福利,这势必造成了一种新的教育不公。由于“学堂”是一所学校的顶级配置,孩子的升学会关乎一个家庭的希望、未来,自然会有一些“大能量”的家长不遗余力地“帮助”孩子,谁能保证整个招生过程不受外力的干扰?即便高考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何况这种由一所学校独立组织的招生活动?所以,切实增强“学堂”招生过程的透明度,规范好每个环节,全面接受社会的监督是主办方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对于教育来说,一个“学堂”不会改变一方教育的局面,也不会促进教育的整体提升和本质改变,教育问题要追根溯源,采取科学合理的途径方法,对症下药。学生外流是因为教学质量不高,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呢?可以调整领导班子,提高校长的治校水平;可以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可以招聘优秀师资、加强教研,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可以落实教学质量考核,发挥制度的杠杆作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复杂,关键要看领导的示范、制度的导向、细节的落实。
教育是“滚雪球”,不是“撒雪片”, “学堂”能解一时之急,却不可能解教育之难。我期盼变相的“公益学堂”能尽快“刹车”,唯有主管部门俯下身子,迅速立足源头进行问题治理,方能为社会营造一种真正公平均衡、健康有序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