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凯
(江苏省南京市将军山小学 21110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概念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概念的理解也是小学生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养成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当前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课堂趣味性,强调理解记忆以及利用生活案例导入教学等方式来实现数学概念课堂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对于抽象性较强的数学学科来说,概念是构成其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概念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只有在引导学生完成对概念的理解之后,学生才能够进一步地将其应用在具体的案例中,实现自身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所以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对于当前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身专业能力和素质不够所造成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传统的数学课堂进行改革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绝大部分教师的共识.但是在这种共识之下却有教师存在对于新兴的各种教学理念的不同理解和运用的方式.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一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不足,在理解关注学生素质养成这一要求时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将素质教学与知识教学并重理解成了单纯关注素质教学.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极力避免理论性知识教学的现象.所以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师而言,概念教学是影响其实现数学课堂素质养成的障碍之一,自然也就不会在课堂上加以重视和强调.
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在组织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以致将概念教学的课堂变为枯燥的被动讲解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专注度和效率的大大降低,影响数学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要进一步深入对概念教学的认知,切实强化自身相关的教学能力,以实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不断优化创新.
1.创新教学活动形式,增强课堂趣味.
对于当前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缺乏吸引力,课堂氛围沉闷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主要的问题.所以内容和形式的枯燥是影响概念教学课堂效率和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要实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课堂的创新发展,首先就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从其原因来看,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的枯燥是导致小学生对于概念教学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探究其解决办法也应该从两个方面综合来看.
从其内容而言,概念教学的部分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和理解上都有一定的困难.且因为其教学内容是确定的,不能够随意更改.所以要实施概念教学课堂的发展只从内容上改变是行不通的,教师还是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教学活动形式的创新上.具体来说,教师首先需要关注自身引导学生完成概念学习的方式.如果只通过简单的内容分析来讲解,对于小学生而言自然是枯燥的.所以教师就需要对这种讲解的方式进行转变和创新.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这种最受小学生欢迎的方式来完成概念的教学.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主要概念和与其相关联的旧知识概念、其主要的应用情境用卡片的方式展示出来,然后要求班级里的学生每人拿其中的一个卡片去交朋友.小学生在交朋友的过程中自然会主动地学习和理解概念的知识内容,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形式更有利于小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实现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案例情境的方式来完成概念教学,借助于视频等网络资源来实现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实现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些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完成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实现概念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2.实现知识迁移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实际上对于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课堂而言,其主要的任务和要求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从而使其能够在相关的情景之下加以应用.也就是说记忆是这一课堂上不可避免的学习任务.而这往往就是导致课堂趣味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并且教学效率也降低的主要原因.但是从根本上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在于背诵和记忆本身,而是在于教师所设计的记忆方式和方法存在问题.因此要实现概念教学环节中的高效率高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理记忆和理解这两个部分的关系.
对于一部分教师而言,因为了解小学生自身由于年龄和生理发展阶段的限制所以在理解能力、思维方式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尽可能快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他们往往会限制甚至忽略小学生本身的思考过程,而是用自己详细的讲解来代替,也就是说在理解和记忆二者之间偏重记忆,将其作为概念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任务.这种方法表面上是提高了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率,但是在小学生不求甚解的情况下所记忆的概念往往并不能实现其应用,也就是说从其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做无用功,学生根本无法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获得知识和强化能力.
因此,要实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就需要处理好记忆和理解之间的关系,在兼顾二者平衡的情况下做到先理解后记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对知识框图、思维导图等形式的运用,在开始教学讲解之前将本节课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整体的展示,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引导小学生对概念进行思考.这种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由已掌握的旧知识来学习和理解未掌握的新知识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这种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概念的方式也能够减轻对小学生记忆力的简单依赖,使得小学生能够对概念知识留存更深的记忆,并且强化其对于概念知识的应用能力,切实强化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利用知识迁移和网络来开展概念教学是实现小学生在数学概念教学课堂上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3.结合生活案例引入,强化概念应用.
在数学学科中,学习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概念教学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十分重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应用则是概念教学的归宿,是开展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从概念的实际应用出发来组织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概念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较熟悉的场景相结合,然后将这一场景为小学生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入到场景中去思考和学习,进而以应用来带动小学生对于理论性的概念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比较数值大小”这一部分的概念讲解时,就可以将单纯的数字化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进行.即便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也能够凭借生活经验判断简单的如十以内的糖果等物品的多少,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小学生回归数字本身,以此来深化小学生对于单纯数值大小判断的概念的理解.所以说利用生活案例来引入概念教学不仅能够使理论性的概念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加以展现,便于小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深化了小学生的记忆,使其对于相关的概念内容记忆得更快,也能够更深刻,从而实现了概念教学课堂的发展.
综上所述,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运用自如.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关注概念教学的部分,结合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学习特点等来综合研究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也强化小学生概念理解的速度,从而实现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