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腾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为我们从总体性视角把握共同富裕内涵指明了方向。
新发展阶段下的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包括三个维度特征。第一,共同富裕是动态历史性过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同时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第二,共同富裕是区域、城乡共同富裕的统一。必须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统一。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现代文化事业、产业体系。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在新发展阶段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也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历史阶段?
实际上,既然是历史阶段,我们就必须坚持在历史观的脉络下进行考察。新发展阶段下的共同富裕既是我们党百年来推动共同富裕实践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同时,又承上启下,作为“历史阶段”,即我们党第二个百年推动共同富裕征程的起步阶段,直至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新发展阶段下的共同富裕和以往的阶段一脉相承,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价值追求的初心贯穿始终,又在新的阶段上呈现出新的特征内涵;体现在不同阶段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国际环境不同导致共同富裕的实践方式和实现程度有所差异。
关于新发展阶段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从系统观念来理解。首先,就国内环境而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并且,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才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其次,就国际环境而言,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因此,新发展阶段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是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
首先,在时间维度上,共同富裕虽然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但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存在先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在空间维度上,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禀赋等差异,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会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可能齐头并进;在富裕程度维度上,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不可能达到平均主义。我们必须以系统观念辩证地看待现阶段的共同富裕,“动态性”体现为虽然现阶段共同富裕在时间、空间和程度上有所差异,却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波动的过程,“历史性”体现为最终结果一定是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基于上述特征,新发展阶段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兼顾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另一方面,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要“分好蛋糕”,要更加强调公平正义。我们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第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使区域发展呈现出规模经济效应,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要在发展中要加注重协调、公平,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第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第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持,加强经济欠发达区域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不同省份、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最终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发展阶段下的共同富裕不仅要求物质生活的富裕,更要求精神生活的富裕,物质生活富裕是精神生活富裕的前提条件,精神生活富裕反过来又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者辩证统一。实现精神生活富裕,我们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其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最后,健全现代文化事业、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