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赛红
自我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政策落地以来,城市广电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收视上一度形成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省级广电“三分天下”的局面①。如今随着媒介生态的变化,这一局面被打破,城市台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城市广电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条件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把握好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城市广电的频道、频率信号无法“出城”,发展空间受到局限,导致其成为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格局中的弱势一级。自新世纪以来,省级广电凭借现象级的娱乐节目提升卫星频道的影响力,并通过市场化运作做强做大集团产业,如今经营体量达数十亿甚至破百亿的省级广电已不在少数。省级广电的崛起,加上互联网媒体的冲击,导致城市广电举步维艰,越来越边缘化。在此背景下,城市广电要思考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靠什么与其他媒体竞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②。要探讨城市广电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将其放在市场竞争的语境中来探讨。
从渠道条件来看,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省级卫视相比,城市广电缺乏全国覆盖的播出渠道。在新媒体业务方面,部分城市广电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开展自主可控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大多只能利用外部平台“借船出海”。渠道不占优势,只能在内容生产上寻求差异化突破。事实上,在渠道不再稀缺的互联网时代,优质内容的价值更为凸显。
从内容生产来看,城市广电因渠道劣势导致营利能力不足,因而难以在“高投入、高产出”的娱乐节目、电视剧等内容领域与省级卫视一较高下。相比之下,只有新闻,并且是本土新闻,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为城市广电临近新闻现场,了解本土需求,并且熟悉地方文化,具备天然的本土贴近性。
从媒体内部业务的贡献率来看,新闻节目始终是城市广电的品牌节目,同时也是主要的盈利来源。在某些城市台,一档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收水平可以达到全台经营的半壁江山③。相比城市频道转播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等,本土新闻才是其独一无二的内容品类,也是当地受众收视的“刚需”。
因此,新闻生产、新闻节目的打造,才是城市广电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城市广电的发展必须正确把握着力的重点。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构成④。从战略管理资源观的角度看,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其所掌握资源的“异质性”。资源包括企业控制的能够使企业制订和实施提高其效率和效果的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属性、信息、知识等⑤。因此,能力也是一种无形资源。城市广电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新闻资源并不是城市广电的内生资源,但却是城市广电可以把控的资源。当前体制外互联网媒体还不具有新闻采编权,而省级广电的新闻采编还未能全部下沉到各地市和县域市场。对于地市主流媒体来说,本土新闻资源大部分仍处于“独占”状态,这也决定了城市广电所掌握资源的异质性。然而,新闻资源作为一种外部资源,处于自在状态,有待电视媒体去挖掘。因此,除了新闻资源本身,挖掘新闻资源的能力,也成为城市广电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如何挖掘新闻资源,考验着新闻从业者的两方面能力。一是“脚力”,即当新闻事件发生时,要保持“在场”,这是新闻报道的前提。要想“用足”本土新闻资源,地方媒体就不应仅仅满足于完成市领导的活动报道和相关部门的宣传任务,还应走进基层,聚焦普通人的日常所需,呈现社会各个领域的生动实践。二是“眼力”,即要善于发现新闻价值。不仅从媒体的宣传需要去取舍新闻题材,更要基于受众需求去判定新闻的价值,报道受众感兴趣的新闻。
新闻策划是媒介依据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对报道活动进行的统筹安排和周密部署⑥。新闻策划的目的是更好地还原新闻事实,更全面地呈现新闻的看点,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当遇到有价值的报道题材时,如果缺乏新闻策划能力,则往往只能做简单的表层事实陈述,而无法抵达新闻的第二落点和第三落点——全面报道和深度报道,难以呈现新闻事件的全貌;并且因为事前准备不足,还可能导致报道重点偏离、报道角度单一、报道方式不当等问题。可见,必须提升新闻策划能力,才能充分“开发”新闻资源,充分实现新闻资源的价值。在当下与海量个人自媒体和机构自媒体的资讯竞争中,新闻策划凸显了主流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是主流媒体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所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⑦,不是为了博眼球而“制造”新闻或不恰当的话题。如果因为新闻策划不当,导致媒体公信力受损,则得不偿失。因此,新闻策划要把准“还原事实”这一准绳。
另外,随着主流媒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立,新闻发布的媒介选择与规划也应纳入新闻策划的范畴。
城市广电要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做强新闻生产并实现价值变现,必须用好自身可以掌握的具有异质性的新闻资源,同时积极进行新闻策划,充分发挥新闻资源的价值。以下结合广东江门市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传播实践,探讨城市广电的实操应对。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如果能把这类主题报道落地落实,便能产出优质的地方新闻信息产品。地方的脱贫攻坚状况、小康发展成效,是地方主流媒体的独家新闻资源,而要用好用足这些新闻资源,最好的方法便是深入基层,与地方联动。2020年初,在江门市委组织部、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江门市广播电视台策划推出了大型融媒体报道“我们村里的新鲜事”暨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活动,旨在全面展示江门市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生动实践和喜人成果,展现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和动人风采。该次活动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从2020年5月至12月,江门市广播电视台直播团队分别走进4市3区8个村镇,举办了8场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活动,共邀请了超过20位驻村第一书记参与其中,台内也有超过15位主持人参与带货。每场活动线上、线下参与和观看人数平均超过10万人次。
这一次的媒体报道与地方活动深入融合,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报道之外,还加入了吸引眼球的“书记带货”“主持人带货”元素,比单一主题报道更具看点和人气。也正因这种多元融合,让受众在新闻节目上少有地实现了“边看边购”的收视体验。
在每次活动报道中,除了关注驻村第一书记和主持人一起为各村的农产品代言,开展直播带货,栏目组还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外景地。外景主持人在田间地头或街道店口采访扶贫户、扶贫工作相关人员,带领观众了解农民如今的生活状态,领略乡村的巨大变化。主演播室还对农户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文旅产品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话题进行探讨,推进节目的整体议程。
为了还原新闻细节和事件氛围,江门市广播电视台的栏目组根据当地特色和时令季节来设置演播室地点和节目流程,这便要求做好提前策划。比如在杜阮镇上巷村,演播室设在了村口大榕树下,现场摆满了凉瓜等特色农产品。活动中外景主持人到凉瓜地里与村民一起讲述扶贫故事,吸引了众多当地村民自发前往观看。又如走进开平塘口镇时,栏目组结合塘口的“在地创生节”活动现场来设置演播室和节目流程。外景主持人直接走到民宿里,与其主人一起听弹唱、谈艺术,现场气氛热烈,夜景航拍效果极佳。还有在新会古井洲朗村,演播室设在了格桑花海间,并邀请了新会蔡李佛狮艺的表演者到场,不仅接地气,活动呈现也非常精美。总之,节目策划人员因地制宜地设计每次活动和每个报道,这些匠心独运的策划设置,进一步还原了农村发展和农村生活的全貌。
为了扩大新闻影响力,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对这次的活动报道进行了全媒覆盖。江门电视台官方微信、自有新媒体“邑网通”平台提前3天对每场活动进行倒计时预热宣传。8场活动都通过江门“邑网通”客户端、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官方抖音号、触电新闻客户端、新华社现场云和央视移动新闻网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活动当天两档新闻栏目进行采访报道,同时新媒体平台进行图文直播。活动视频和相关新闻报道被“学习强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以及广东卫视采用播出。
立体式的大型融媒报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活动影响持续发酵。每场活动直播点击量平均超过10万,产品销售火爆,在江门五邑地区掀起了一股“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潮,实现了将“驻村第一书记”打造成为脱贫攻坚的带货网红和江门党建新品牌的初衷。
“邑网通”客户端是江门市广播电视台于2015年推出的融媒传播产品,也是承载江门市智慧城市功能的主要平台,至今已运作近6年。从江门市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发展以及新闻报道的融媒传播,可以看出其对地方资源和媒体资源的把握和整合能力。事实上,作为地方信息交换的枢纽,对广泛意义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将之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应是地方广电拓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注释:
①蔡云姬.试论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策略[J].当代电视,2008(08):62-63.
②张新华,范宪.识别、构建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2(05):106-111.
③黄耀华,陈钦松,李捷思,谢江林.汕头样本:民生新闻的逆境生长[J].南方电视学刊,2015(04):20.
④黄津孚.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1(20):4-9.
⑤李纪明.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在浙江的实证检验[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9.
⑥陈瑞昌.我看新闻策划[J].新闻记者,1997(05):24.
⑦仵军智.新闻策划与新闻报道策划辨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04):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