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静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监测与发展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丹”是宫墙的红色,“宸”为深邃的宫殿,六百岁的紫禁城,见过太多浩荡的历史。最终,记录历史的紫禁城,也变成历史本身。“丹宸永固”大展,顺着六百年的时间线,详尽地向世人讲述着紫禁城的故事,这其中,凝聚着一代代工匠的巧思妙手,一批批宫城修缮者的心血与智慧。
六百年是一个跨度极长的时间概念,而“我”如何能在故宫六百年,对此导演梁君健解释到:“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片名,‘我’其实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六百年的古建筑,二是一代代保养、修缮、研究古建的人,三是古建所承载的六百年的历史和文化。”
《我在故宫六百年》聚焦故宫六百年岁月之河中的历史印痕,启动了人们对于故宫的新观察,以代表性的故宫建筑、故宫文物以及一代代的故宫人,来寻找故宫的历史坐标和岁月记忆,于细微处探索紫禁城的奥秘。这些奥秘既有故宫深处的厚重历史,也有故宫古建上的闲文趣事,更有紫禁城的砖、瓦、梁、彩画发出的“文明之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人与今人、旧木与新材、历史与现代,紫禁城不变的模样背后是人们对宫殿建筑之美、历史之美的无穷热爱。
纪录片以丹宸永固大展拉开序幕,随后将镜头探向六百年前历史的深处:故宫最初的模板明朝中都,位于安徽凤阳,朱元璋的故乡。洪武二年,朱元璋决定按照“京师之制”兴建明中都,却在六年后中都皇城初具规模时突然喊停。这片遗址向观众展示了明初宫殿“土作”工艺的最高标准,这种工艺被紫禁城沿用,坚实厚重的地下结构确保了建筑之上的宫殿历经六百年岿然不动。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匠人,都在用当时的理念、技艺以及对世界的想象,对宫殿进行各种形式的维护、修理、复原,褪色的重焕新颜,腐坏的获得新生,坍塌的平地再建,紫禁城抵御了岁月的侵蚀,延续着这片古老建筑群的生命,使之能够不输中华文化的气度。
当所有的身份汇聚到一起,六百年风吹日晒,六百年风雨变故,而故宫一直在,靠的是安静、平静的力量,这是民族的文化基因;靠的是中国古建营缮传统中的“岁修保养”,这不仅有老师傅的技艺传承,也有新科技的大力协作,所谓的匠心精神,衍生出了更丰富的内涵。故宫,正散发着现代的光芒,而我们的文明一直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去寻找一种新的生命体验,专注的精神将代代传承,文明的血脉将永恒延续。
故宫作为北京城六百年不变的中心,宫殿近乎永恒的屹立,然而,没有城池能离开人存在,六百岁的故宫历久弥新,靠的是中国古建营缮传统中的岁修保养。草木砖石、雕梁画栋,是一代代匠人的传承与坚守。《我在故宫六百年》使用第三人称视角,既讲文物与古建本身的故事,也讲文物修复者的故事。他们与紫禁城的互动,是古人与今人,也是今人之间,还是今人和未来的人们,在心灵、文化以及精神层面穿越时空的对话。
纪录片带领观众重新认识故宫。技艺传承人、大木匠、工程师、建筑工人,这些故宫守护者集体亮相,成为镜头焦点,细致地展现了故宫人寻访海月贝壳,按照传统工艺绘制保存彩画小样,在换好的构件上标注更换日期;匠人张典,用刻刀一层一层剥下历史的尘土,在成功拓印了古城墙上历史的题字后,开心地像个孩子;在绘制长春宫彩画小样时,工匠们做出彩画小样将其保存起来,希冀成为下一代修复者的重要参考;“能够读懂木材的人”李永革于2019 年回到故宫指导养心殿修缮工作。
纪录片中还有一条令人动容的故事线,就是向观众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故宫西北角楼修缮者们的合影,这些人中的健在者讲述当年参与古建筑修缮的经历,这些人员大多年事已高,但在回忆当年经历的时候却显得情绪高昂,而更多修缮故宫的工匠们,却很少留下姓名。
一石一瓦,皆为匠心凝聚,以“小我”筑造“大我”,岁修保养,靠的是物与人之间的不尽论题,它让古老的宫殿,能够在未来的六百年接续青春,也让匠作的技艺代代流传不息。导演梁君健谈到:“纪录片中展现的这些人都是讲述和构成故宫故事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这样一个古老的宫殿,只有和人发生了关系,它才是鲜活的,才是能够进入到当代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匠人,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不断与砖瓦琉璃打照面,延续着这片古老建筑群的生命。在故宫,我们看到的是隐藏在岁月背后的建筑,六百年的营建与岁修,每一代人的故事留给当下和未来。每代人都像养心殿屋脊上的飞禽走兽一样,肩负着独特的使命,日夜不倦地守护着古老的宫殿。朽木与新材,古人与今人,紫禁城不变的模样背后,是物与人的永恒接力,是对宫殿建筑之美的景仰与热爱。
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匠人们终其一生通过手中的物件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物件替人诉说的是,丹宸之所以永固,皆因一代代故宫人薪火相传,在漫长的接力中,每个人付出的时间与责任,最终留下了红墙黄瓦、流光溢彩,更留下了可以再说六百年的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