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雷锋精神生成机制的社会学研究》(邓建伟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简称《生成机制》),是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建伟副教授多年研究的一个可喜成果。建伟博士早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地研修社会学长达 10年,后来又在政府机关工作 20多年,知识渊博、视野宽广、积累深厚,已有多部深入浅出的社会学理论专著先后问世。 2017年我担任校长时建伟通过人才引进渠道调入我校工作,现在又完成了这样一本严谨扎实、理论性强却并不晦涩难读的学术性作品,在建党一百周年前出版,同关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众多同志共同学习、传承雷锋精神,这就更使我感到难能可贵了。
初看起来,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选题似乎很容易。但仔细推敲,作者需要借助于社会学的想象力,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对雷锋精神的生成、传承及其未来发展、功能发挥,进行严谨的科学论证,这是今天迫切需要立即着手去做的精神谱系工作,也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研究工作。雷锋是被党和国家领导题词最多的时代楷模,单是《雷锋日记》的发行量就达上亿册,创造了日记发行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国家级纪念雷锋活动,年年进行,雷锋精神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产生,又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不断传承弘扬,不同历史时期学习雷锋的形式和特点有很大的不同。研究这一主题必须在故纸堆里不厌其烦地阅读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档案材料、报刊资料等,并在这个基础上,力求比较准确地把学雷锋的各种各样的形式、主题、论点、方案等,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及其具体环境联系起来,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才能服众。这是选题的第一个难度。选题的第二个难度是跨学科研究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好“讲述雷锋故事与构建生成机制”的核心矛盾。案例研究的灵魂是讲故事,可以说绝大多数的雷锋研究沿续了这一方法,但处理不妥也会妨碍雷锋故事背后学术体系的构建——既要讲好耳熟能详的雷锋故事,又要梳理出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生成机制,还要时不时地与已有的学术体系对话,可谓难上加难。在学术研究中邓建伟克服重重困难,《生成机制》第 259页注明该书写了 6年时间才完成,实现了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无缝对接,把熟悉的雷锋故事与不熟悉的生成机制通过六个篇章呈现出来。图书各个篇章相对独立,又按雷锋成长轨迹联结成一个整体,凸显出雷锋精神生成机制的要义,匠心颇具,发人深思。作为一本理论性专著,出版半年时间就已经脱销,长沙市望城区雷锋学院将其纳入学院干部培训教材,望城区委、区政府将其列入雷锋同志诞辰八十周年献礼作品。雷锋传人郭明义说,“这是一部探究雷锋精神的精品力作”。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强说, “本书对于雷锋精神的研究,确实体现了高水平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确实体现了社会学擅长探索人的生命历程的学科特征”(《光明日报》2021年4月19日)。中央民族大学陈心想教授认为,“本书在社会学研究本土化和对榜样人物的社会精神生成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跨学科研究雷锋精神的生成机制,还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因为完成这一命题,实际上是做总结,即要跟随学雷锋跌荡起伏的心路历程,要做出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总结。 6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都亲自为雷锋题词,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先后 20余次亲自倡导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是我们的‘民族脊梁’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无庸讳言,目前讲雷锋故事的专著很多,但深入研究的理论专著很少,跨学科视角的佳作更少。新时代传承精神谱系、砥砺奋进力量,需要理论界有更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这种具有总结意义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在当今,雷锋精神还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时论、怀疑论、过多论、无用论等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干扰,更需要理论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勇于创新、捍卫真理、驳斥谬论,传承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13亿中国人、8900万党员、400多万党组织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可见,类似雷锋精神生存机制的研究工作,多么需要有更多的理论工作者生产出更优的理论成果!
我通读《生成机制》一书,颇有启迪,也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的读者从书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机制也叫机理,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成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在《生成机制》一书中,邓建伟博士通过地方文化对雷锋精神的“深度描写”、雷锋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塑造、小学教育与社会性发展、雷锋的职业流动、雷锋对美好生活的奋斗与憧憬、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同历史呈现,将雷锋精神鲜明的政治品格、理想与信念、平凡与伟大、基层与奉献、“傻子”与崇高、“雷锋的精神”与“雷锋的做法”等基本精神元素构建在一起,从学理上展示出雷锋精神生长的土壤、雨露和阳光,告诉我们伟大和崇高孕育于平凡和日常。我相信这是 60年来学雷锋心路历程呼之欲出又期待已久的一段历史梳理和理论总结,何况还是极其宝贵的第一次总结。《生成机制》独辟蹊径,是对雷锋精神的又一次知识普及,对生成机制的成功阐释。推而广之,像雷锋精神这样用人名命名的精神谱系,例如焦裕禄精神等,也可以运用《生成机制》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解读。永恒体现的不是物理时间存在的长短,雷锋去世时 22岁,把有限的人生变成了永恒。这与焦裕禄在兰考一年的时间留下的焦裕禄精神同样永恒。值得强调的共识是,青年人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思维方式。精神可以变物质,物质可以变精神,相信认真细致地阅读《生成机制》一书后,对于我们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种子并生根发芽,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让我们的年轻人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冷漠的自我主义者,要做有理想、有情怀、有信仰、有担当的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