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陈其遒
1997年至2005年是中国羽毛球队男双、混双选手,2004年汤杯冠军队成员,2005年苏迪曼杯冠军队成员,单项最好成绩是2003年世锦赛第三名(与赵婷婷搭档)。2006年8月开始出任教练,先后在国家少年队、国家青年队执教女队。2008年10月开始,担任中国羽毛球队女双主教练,期间赵芸蕾/田卿夺得2012年奥运会冠军,于洋/王晓理多次获得世锦赛冠军。
这两年,我在《羽毛球》杂志上陆陆续续跟球友们分享了关于羽毛球技术、战术、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心理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准备比赛的一些细节。
作为国家队教练员,我在国家队度过了整整12载光阴,其中包括2012年伦敦奥运会周期、2016年里约奥运会周期以及东京奥运会的准备周期。期间还有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双数年)、苏迪曼杯(单数年),以及每年都举办的世界锦标赛。
一般來说,我们的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以奥运会为一个最重要的节点,四年一个大周期。在这个周期内,包括有准备期、提高期和冲刺期。第一年通常是准备期,一届奥运会结束,队伍马上就进入新一个奥运周期的准备阶段。在这个时候,要开始确定未来有可能参加奥运会的人选范围,考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新老的比例,评估运动员目前的技战术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双打还要考虑配对组合等等。通常,每届奥运会一结束,我们的年轻队员在老队员休整期间就开始大面积地参加各项公开赛,争取锻炼机会。有些优秀的年轻队员开始摘金夺银,世界排名迅速攀升。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一结束,郑思维/陈清晨、李俊慧/刘雨辰、贾一凡、黄东萍、王懿律、石宇奇等一批新生代的年轻球员就迅速进入大家的视野,开始获得不错的成绩,确立了他们在羽坛的地位。
准备期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然后进入提高期,逐步缩小未来可能参加奥运会的队员范围。一线教练组会对世界排名靠前或者具备潜力的运动员进行更多的针对性训练,再加上大量的比赛实战历练,其中包括汤姆斯杯尤伯杯、世锦赛等大赛的磨练,使队员迅速成长。
大部分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刚开始获得荣誉时,都是先进入中国羽毛球队的团体阵容,跟经验丰富的功勋队员们一起打拼,上场感受团队拼搏奋斗的氛围,在国旗高高升起的冠军领奖台上,潜移默化地继承这一份中国羽毛球队的荣誉感、使命感,从而开启自己的夺冠之路。尤其是2004年至2014年这黄金十年,年轻运动员只要能进团体阵容,就意味着基本能够获得世界冠军的荣誉!
冲刺期主要是在奥运会前一年半,根据世界羽联获取奥运参赛资格的规则,羽毛球项目的参赛资格需要通过长达一年的奥运会积分赛,从前一年的5月初一直打到奥运年的4月底,积分靠前的选手才能获得参赛资格。这个时候,每个单项都起码有四人(对)人选参加奥运会积分赛。原则上所有比赛都可以选择参加,根据积分规则,取最好的10站比赛成绩。获取奥运资格以后,一般会有两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备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大赛。如何帮助运动员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去参加奥运会,是我们教练员、运动员最重视的课题。
除了奥运会大周期,我们还有针对每年的团体大赛和世锦赛的周期准备。通常,会有三到四周的集训来备战。然后还包括每一个公开赛的赛前小周期准备,我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我们的比赛地点比较分散,主要的大赛、高级别公开赛基本都在亚洲或欧洲地区;级别低一些的比赛会在大洋洲、北美洲、南美等相对去得比较少的地方。
接下来,我会从多角度介绍我们准备比赛的一些细节,其中可能包含一些有趣的轶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