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感受,去见证

2021-01-29 08:40本刊编辑部
微型计算机·Geek 2021年1期
关键词:固态耳机性能

本刊编辑部

岁末年初,万物更迭。GEEK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盘点专题。2020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同样也见证了太多来自科技行业的变局和革新。虽然疫情对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2020年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与感动。让我们在辞旧迎新之际,以回首望去的姿态,为已过去的2020,画上一个大大的句号。

CPU篇:群雄逐鹿的核战争

2020年CPU大战的精彩程度,绝对可以被狠狠载入史册。首先让我们复盘一下来自2019年的这场大战起源。2019年凭借着台积电7nm工艺优势,AMD在处理器和显卡市场发起了全面反攻,搭载Zen2架构的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凭借优秀的能耗比和多核心集群作战的数量优势,迅速缩小了与英特尔九代酷睿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距。凭借恐怖的64核心128线程,AMD的顶级桌面处理器性能撕裂者3990X,更是一跃成为了新一代最强王者,甚至让随后的英特尔i9-10980XE少了很多惊艳。

时间来到2020年5月,沉寂了近半年之久的英特尔,终于宣布发售桌面级的十代酷睿处理器,并且来了一波加量不加价的操作。十代酷睿不仅全面放开了超线程技术,提升了十代酷睿的核心和线程数量,并且罕见地出现了低于上代桌面级处理器发售价的情况。受制于10nm工艺依然不成熟,英特尔对十代酷睿进行了更多优化和更细致的区分,除了区分F/K/KF后缀,甚至细分出了i9-10850K这样的次旗舰处理器型号,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中10900K凭借睿频加速Max 3.0和TVB加速技术,可以将最高睿频提升到稳定的5.3GHz,但同样因为核心架构Comet Lake-S没有太大改变,频率提升也带来了功耗的小幅上升。不过这些丝毫不影响10900K作为新一代游戏处理器的霸主。但是时间仅仅过了半年,最强游戏处理器就再次易主。相比上代的Zen2架构,Zen3依然采用7nm制程工艺,依然是最高16核心32线程,甚至功耗都没有丝毫改变,但Zen 3作为全新架构,CCD从2组4核心变成了1组8核心,单核心可处理32MB三级缓存数据,核心运算效率大大提升。因此无论是多核心性能还是单核心性能,AMD处理器首次全面领先对手。

说起移动端处理器,今年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无论是锐龙4000系列移动端处理器,还是搭载了全新核显Xe的十一代酷睿,都可以在高频内存加持下畅玩《绝地求生》这类主流游戏。锐龙4000系列在核心数量架构和能耗比上同样进步颇多,从京东平台游戏本销量来看,AMD锐龙版机型也是强势崛起,打破了英特尔以往在移动端绝对垄断的地位。但随着AMD YES的声音传递到移动端,英特尔迅速降价并海量下放次旗舰级的酷睿i7-10875H进行反制。防住了一波来自对手的背刺。很快,移动端上“年轻人不讲武德”的事件来了—苹果宣布成功自研了基于ARM架构的M1芯片。M1芯片在架构方面凭借台积电5nm优势,在性能上表现强劲。采用8核CPU+8核GPU的M1芯片,可以显著优化Mac系统的功耗,并且和英特尔强调AI升级一样,苹果M1芯片带来了神经引擎的设计,拥有强大的机器学习能力。但作为一款新生代产品,M1也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软硬件兼容以及扩展性方面,第一批搭载M1芯片的Mac产品仅有2枚USB-C接口,在外接4K显示器上也爆出兼容性问题。然而就在2020年年末最后几天,微软也宣布将加入这场芯片大战,未来会将自主设计芯片用于自家云服务器端和个人电脑中,减少对英特尔的依赖。微软主动打破wintel联盟,无疑会对今后的芯片格局产生更多深远影响。

2020年CPU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硬件市场的内卷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以往软硬分离的共赢模式,正在被打破。未来针对处理器各个细分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竞争方案出现。如此看来台积电未来几年,依然是通吃的最大赢家。

英特尔酷睿i9-10900K

虽然受到10nm工艺表现不佳的影响,英特尔酷睿i9-10900K依然使用了14nm++工艺。但英特尔第十代酷睿i9-10900K,相较上一代进行了针对性极强的“小步快跑”升级,这也是英特尔在2020年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依旧得到来自市场和玩家双重认可的重要原因。睿频加速Max3.0技术和Thermal Velocity Boost技术的双重加持,让i9-10900K的最高频率达到了历史最高的5.3GHz,再加上采用了全新的10核心20线程,英特尔酷睿i9-10900K在游戏性能上的综合表现以及单核性能的超强表现,都让它在游戏市场依然拥有足够的优势。特别是在搭配RTX 3080、RTX 3090等旗舰级显卡时,英特尔酷睿i9-10900K在单机游戏性能方面依然超越对手。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英特尔在14nm工艺上高超的打磨水准。而薄芯片焊接散热材料的加入,进一步保障了英特尔酷睿i9-10900K的传热效率,因此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i9-10900K以及后续推出的i9-10850K,都成为了DIY硬核玩家认可度极高的实战利器。

AMD锐龙95950X

2020年凭借锐龙5000系列的横空出世,AMD带来了一次动人心魄的绝地反击。如果说Zen到Zen2的迭代,AMD还有拼核心数这样投机取巧的嫌疑,那么Zen3架构的发布,则是彻底补足了AMD处理器在单核心性能和游戏性能上的短板,是一次全面的性能跃迁。锐龙5000系列的架构优化,带来了高达19%的IPC提升,这让锐龙95950X距离5GHz仅有一步之遥。而全新的CCX设计方案,则很大程度降低了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延迟,让锐龙95950X在面对频率更高的英特尔酷睿i9-10900K时,屡次表现出了强大的性能优势。甚至在某些游戏的测试中达成了超20%的优胜幅度。AMD銳龙95950X处理器拥有16核心32线程,是目前桌面端消费级领域线程数最多的处理器之一,以它为代表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的年底压哨发布,让AMD在2020年处理器市场反客为主。虽然目前有着产能不足、价格偏高的问题,但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锐龙95950X为代表的锐龙5000系列,一定会在用户口碑和市场层面迎来双丰收。

GPU篇:全面缺货与新“卡皇”之争

2020年显卡市场迎来了双雄争霸的火热局势,在技术层面,NVIDIA和AMD在过去的一年用全新架构和更大的计算规格让游戏玩家沸腾了一把。但是坏消息就是,在市场层面玩家们也迎来了罕见的大规模的“卡荒”。虽然新显卡的评测层出不穷,但市场上你却找不到一款既不缺货也不涨价的换代产品。

自2018年NVIDIA发布了带光线追踪技术的图灵架构RTX20系列显卡,两年时间里NVIDIA高端显卡的市场表现就一路高歌猛进,一直到2020年9月,采用安培架构的RTX30系列新显卡问世。其实专业卡的升级还在这之前。2020年5月,NVIDIA发布了安培架構主打AI计算能力的专业显卡NVIDIAA100GPU。这款被老黄从烤箱里端出来的专业显卡采用7nm工艺,集成542亿晶体管,在高精度计算和AI性能上显得朴实无华且枯燥。9月我们又迎来了RTX30系列显卡正式发布,11月NVIDIA在3090、3080、3070基础上又推出了RTX3060Ti,四款显卡价格从12000多到3000多,形成了齐全的30系列产品线。虽然30系显卡采用了工艺稍逊色一些的三星8nm工艺,但依然取得了整体性能提升超30%的优异成绩,更支持降维打击的DLSS2.0技术。因此30系出色的性价比,很快催生了有关上代卡皇RTX2080Ti的大量段子。

然而险峰从不缺挑战者,个中强者自然少不了AMD。在紧随其后10月的发布会上,AMDCEO苏姿丰在公布锐龙5000系列CPU后,紧接着“onemorething”提了一下即将到来的RadeonRX6000系列显卡。随后AMD正式发布全系列RadeonRX6000系列显卡和全新的RDNA2架构。拥有NAVI21完整版本核心的RadeonRX6900XT依靠更高频优势和更低价格,硬刚刚刚登上卡皇宝座的NVIDIARTX3090。

在实际性能表现上,RX6900XT的性能和RTX3090综合比较只有百分比个位数的差距,在解决了大核心功耗发热问题的情况下,A卡拥有了和N卡同样的常规性能表现。虽然在光追等技术上二者依然存在差距,但考虑到性价比因素,这波卡皇之争,二者的表现可以称得上平分秋色。

不过遗憾的是,即便三星和台积电这样的大厂,在2020年这个晶元产能大荒年也只能靠天吃饭。加上币圈升温、游戏主机大更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无论NVIDIA还是AMD的新显卡都面临了严重缺货的尴尬局面—从30系到16系NVIDIA显卡都全面涨价,而且看不到退潮的迹象。而缺货问题则比涨价问题更严重,部分老显卡在这波市场行情下,早已清完库存,而新显卡则卡在产能问题上长时间断货,让想要升级的玩家们苦不堪言。

NVIDIA GeForce RTX 3090

全新的NVIDIA安培架构、大幅增加的CUDA核心、全新的GDDR6X显存以及升级过的Tensor Core和RT Core,让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显卡一经发布就备受玩家好评。而其中RTX3090更是首款CUDA核心超过了五位数大关的顶级旗舰GPU,在显存规格上较之小兄弟RTX 3080,NVIDIA GeForce RTX 3090足足提升了一倍以上,达到了令人咋舌的24GB。

尽管在安培架构上在GA102之上还有更神仙的GA100,但对于消费级显卡来说,RTX3090采用的GA102-300已经是目前最大规模的核心了。使用三星8nm工艺打造的完整GA102核心,拥有7组GPC、共42组TPC,其中每组TPC包含2组SM,总共拥有84个SM单元,相比上个世代的RTX TITAN的TU 102,RTX 3090多出1组SM单元。其中负责实时光线追踪运算的专用硬件单元RT Core升级为了第二代,增加了新插值算法,在动态模糊精准的同时提高了光追效率,能够达到上代8倍的渲染速度。而负责AI计算的Tensor Core则升级到了第三代,是上一代4倍效能,因此对于DLSS的支持可以达到8K水平—通过深度学习,DLSS 2.0技术可以将1440P的画面拉伸至4320P。RTX 3090上还加入了HDMI 2.1输出接口,单线材8K@60Hz或4K@120Hz的输出画质,对于大屏游戏玩家来得非常及时。RTX 3090在推出之前,代号为BFGPU(又大又凶猛的GPU),显然这款代替TITAN出现的新卡皇,本身拥有非常宽广的用户定位。无论是想要首次体验8K的顶级高玩,还是需求深度学习及大显存的专业创作者或深度学习从业者,RTX3090的出现都能够派上用场。

Radeon RX 6900XT

相较上一代RDNA,全新的RDNA2架构又迎来了大幅度提升,在核心频率上提升明显,并且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超频空间。这使得RX6000系列的旗舰型号相较RX5000系列实现了性能翻倍的出色表现。而对能耗方面的合理控制,也让Radeon RX 6900XT依然保持了300W的水平。首次加入的Infinity Cache无线缓存技术体现了AMD的综合研发优势,这项技术明显借鉴了Zen3架构的设计经验,可以在GPU内部实现128MB的Infinity Cache无限缓存。这项技术的加入给RX6000系列带来了成倍提升的宽带性能和更低的延迟,这也是RX6000系列频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另外AMD开始了对光线追踪技术的迎头追赶,依靠着RDNA2架构等核心技术的优化升级,AMD Radeon 6900 XT成为了AMD重返高端显卡市场的代表之作。

存储及内存篇:国产之光带来“真香”时刻

过去一年时间里,国内存储制造领域迎来了几项重大实质性技术突破。2020年2月,长鑫存储宣布研发出DDR4及LPDDR4X两种存储,采用19nm制程工艺的DRAM芯片,也成为了我国首颗自研DRAM芯片;同年4月,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宣布128层QLC 3D NAND闪存颗粒研制成功;5月长鑫存储10nm制程DDR4芯片内存条正式上市,长鑫有望超过南亚科技,成为最新的全球第四大DR AM厂商。除此之外,在国内百亿级别融资之下,长鑫也开始大量收购国外众多有关DRAM的专利技术,并且与美国半导体公司签署了专利许可协议,向着LPDDR5产品产业化方向,以及DRAM 17nm以下工艺快速进军。然而身为国人,我们仍不能骄傲自满,未来的芯片自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据Techinsights最新NAND闪存线路图,2023年仍会有三星、西数、铠侠、海力士等多家向着300层堆栈层继续研发,国产NAND到2022年依然会维持近一代的技术差距。在国产存储芯片行业奋起直追的2020年,我们也迎来了国产SSD主控的全面发展。目前的纯国产存储和内存,也就是被称为“国产之光”的光威弈Pro系列固态和内存条,从众多媒体的测试来看,依然稳定性较低,不存在太多超频使用的可能。但这不妨碍“国产之光”引来整个内存行业的大降价。国内某拼购电商平台上,DDR4 2666 8GB单条内存仅需119元就能买到,甚至有国外一线内存厂商开始试水南亚芯片,以应对2020年疯狂的内存价格战。

至于存储方面,虽然国产固态虽然4K随机读取性能这一方面,和一线大厂之间有着明显差距(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国产固态硬盘的游戏性能较弱),但依靠SLC大缓存的代替方案,国产固态依然有着很强的性价比优势,可以在目前的中端消费市场争取到不小的份额。当然在各项性能及产能全面追上一线厂商之前,我们对于国产固态硬盘暂持谨慎推荐的态度,毕竟硬盘容量有价,但数据却是无价的。在硬盘存储新技术方面,与PS5同步推出的7Gbps的PCI-E4.0M.2SSD,则进一步提升了存储盘性能的上限。而今年最值得关注的PCI-E3.0M.2SSD随着一波PC硬件升级热潮,同样迎来了非常大的让利空间,1TB的高性能NVMeM.2SSD已经下沉到了千元以内市场,在接下来一年里,NVMeSSD趋于稳定的价格,依然可以承前启后,很好地承载DIY和PC整机的升级需求。

西数(WD)My Passport随行SSD版-4TB容量版

2020年7月,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拥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西部数据也与航天文创(CASCI)跨界合作,推出了联名款的全新My Passport随行SSD版。这次跨界航天科技领域的闪耀亮相,也让我们关注到这款全新升级的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作为存储品牌巨头,西部数据每一款新品的发布,都将我们对于存储容量和传输性能的期待值不断拉升。基于NVMe协议规格的全新My Passport随行SSD版也不例外,它在My Passport SSD系列基础上,全面提速到了1050MB/s的读取速度,以及1000MB/s的写入速度,并且推出了4TB的超大容量版本。

移动固态硬盘有着体积小巧的优势,因此在外形设计上留给产品设计师们的发挥空间也更加自由。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不再采用传统的盒式外形,整体造型非常圆润,四个边角大胆使用圆角过渡,再加上材质细腻的磨砂金属质感波浪纹路,让这款移动固态的造型极具美感。时尚的设计元素也符合当下年轻人中性化的审美趋势。波浪纹形纹路兼顾美观的同时,也让使用者在持握时不容易脱手。而且圆润不失动感的外形,也时刻提醒使用者,这款移动固态可以让工作中的灵感时刻随心而动。

接口方面,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采用时下流行的双数据线配置,大大提升了它的使用兼容性:一根数据线方便连接Type-C接口的各类移动设备,而另外一根数据线则可兼顾传统USB接口使用。另外这款移动固态拥有优秀的4KB小文件写入速度,在完成复杂的数据迁移时也可以为我们节省宝贵时间。值得一提的是,西数WD My Passport随行SSD版还附带了官方软件WD Discovery,它集成了密码保护、驱动修复等实用功能,可以为使用者的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拥有耐看的深空灰、星火红、宇宙蓝和繁星金四种配色可供挑选。无论从颜值还是从性能上,西数WD My Passport随行SSD版都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存储产品,可以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速。而4TB的超大容量版本,更是可容纳100部左右的超高清4K电影。因此我们为其授予“2020 GEEK年度风云产品奖”。

闪迪至尊超极速USB3.2固态闪存盘-1TB容量版

随着5G时代悄然到来,更快的网速让我们的数据分享愈发便捷的同时,也催生了更多数据信息的产生,我们需要存储和分享的数据包也变得越来越大,反而对移动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款高速大容量的个性化闪存盘,值得我们用心甄别挑选。2020年全新推出的闪迪至尊超极速USB3.2固态闪存盘-1TB容量版,就是这样一款值得推荐的高性能移动存储新品。

闪迪至尊超极速USB3.2固态闪存盘采用闪迪品牌经典的闪存盘外形设计,金属枪灰色的圆润外壳,拥有细腻的磨砂质感,手感非常顺滑。经典的易推接口设计,让它可以在使用和收纳两种状态下快速切换。闪迪至尊超极速USB3.2固态闪存盘拥有5Gbps的接口速度,读取速度高达420MB/s,写入速度为380MB/s,拥有了比肩固态硬盘的强大传输速度,这一点相信从它的命名上也很容易看出来。使用闪迪至尊超极速USB3.2固态闪存盘,一部4K电影只需轻松15秒就能完成拷贝,这对于很多喜欢用投影仪看片的用户无疑非常友好。

而作为新系列中的大容量版本,闪迪至尊超极速USB3.2固态闪存盘-1TB容量版更是拥有了和移动硬盘同样的存储空间。可以想象这款结合了体积、速度和容量优势的新品,已经打破了我们以往谈及大容量,只能想到移动硬盘的思维局限。在追求性能的前提下,闪迪利用这款新品,对随身存储领域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创新尝试,去掉了数据线束缚的大容量移动存储,又有谁不爱呢?因此款闪存盘绝对是2020年最值得推荐的优秀移动存储产品之一,我們特为其授予“2020 GEEK年度风云产品奖”。

希捷科技Seagate

如今我们正处于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中国通信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指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由单点应用向连续协同演进,数据集成、平台赋能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同时2020年的疫情也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了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安全和隐私带来了新的挑战。身处数字经济的洪流之中,我们传统的工作模式也正在被数据和通信“改变”,非典型工作岗位越来越多,数据就是流通的货币,数据的增长和流通,也在帮助我们及整个社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希捷发布了多款全新企业级硬盘,帮助企业数据中心更从容应对存储容量、成本控制、性能优化及效率提升等高速增长的需求。其中希捷银河(Exos)X18的出现,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和大容量。希捷HAMR与MACH.2技术的落地应用同样在稳步推进,2020年希捷推出了银河(Exos)20TB HAMR硬盘与银河(Exos)2X14 MACH.2双磁臂硬盘两款产品,其中希捷银河20TB HAMR硬盘再次打破面密度极限,用于承载海量数据;而希捷银河2X14 MACH.2更是全球首款集成了双磁臂技术的硬盘,实现了性能加倍。另外,希捷与合作伙伴携手建立的生态联盟“HAMR智库”已有近40家业界领先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浪潮、联想、新华三等加入,共同推动HAMR(热辅助磁记录)技术这项新一代存储技术的研发、测试及量产。

另外在2020年1月,希捷还发布了全新的突破性存储解决方案—Lyve Drive移动系统。希捷Lyve Drive移动系统是一系列模块化存储解决方案组合,通过大容量、高性能的CFexpress存储卡—Lyve Drive存储卡、便携式的Lyve Drive读卡器、Lyve Drive数据传输方案、移动阵列、模块化阵列以及机架式接收器的配套使用,为企业带来简单、安全、高效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希捷科技携手行业专家与生态合作伙伴洞见数据产业趋势,并发布了对象存储软件CORTX以及CORTX开源社区,为企业用户提供更为优化的数据存储架构。2020年10月,希捷更是发布了对象存储软件CORTX以及CORTX开源社区,帮助企业进行超大规模存储架构的应用和普及,实现有效、快速且经济地部署对象存储,打开数据新视界的新征程。

2020年同样是希捷在消费级领域续发力的一年。希捷几乎更新了旗下全品类的SSD新品,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希捷酷鱼飞翼、希捷酷玩游戏移动固态硬盘、希捷小宝备手机移动固态硬盘等多款主打不同应用场景的高性能SSD移动固态产品;并且丰富了旗下针对NAS环境的酷狼系列固态、针对游戏玩家的酷玩系列固态以及针对普通用户的酷鱼系列固态。另外希捷联合了多款游戏、动漫IP共同推出了PS4/XBOX专用游戏硬盘,为主机玩家的游戏库注入了更多活力。在2020年9月,宣布为旗下多款消费级硬盘产品赠送3年内免费原厂数据救援服务1次,为用户的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捷科技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为疫情之下企业用户的数字化加速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存储保障以及不断创新的解决方案,也为高性能SSD的快速普及指引了方向。我们特为其颁发“2020 GEEK年度卓越品牌奖”。

LaCie RuggedSSD移动硬盘系列

作为希捷旗下的高端外置品牌,La Cie在1989年诞生于法国。它旗下的每一款产品,都由著名设计师亲自操刀,可以说是工业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而LaCie的Rugged系列,更是凭借着辨识度极高的亮橙色三防外壳经久不衰,为户外摄影用户提供了出众的防护力和绝佳的产品体验。作为最新推出的全新固态版本,LaCie Rugged SSD更是延续了该系列经典设计理念。在外观、性能及三防能力实现了全方位升级。

得益于固态主体部分的小巧便携,La Cie Rugged SSD系列的硅胶防护层也升级为了全包覆结构。防护层的材质也再次升级,不仅防滑的磨砂纹理得以保留,而且表面拥有一定的疏水效果,在雨天、海边等户外环境下,也可以快速甩干并收纳转移,让转瞬即逝的灵感得到充分发挥。虽然硅胶防护层的加入让它相较普通移动固态大了一圈,而且厚度也稍有增加,但仅132g的LaCie Rugged SSD系列,依然属于便携轻巧的典范,外出工作携带时也仅占用极少的收纳空间。LaCie Rugged SSD随产品还配备有两根不同接口数据线,分别对应USB-C和传统USB-A接口,数据线长度更短,兼顾了经常携带外出的使用需求。

如果你经常有移步野外拍摄的爱好和工作,那么LaCie Rugged SSD系列强悍的三防性能,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LaCie Rugged SSD拥有IP67的防水防尘能力,简单来说IP67防护性能可以做到完全防尘,以及在1米内水深连续浸泡30分钟而不受影响。同时LaCie Rugged SSD还具备2吨抗碾压能力,通常汽车轮子碾压的重量也仅有不到1吨。最重要的是,LaCie Rugged SSD还支持3米高度防摔落。以上三防性能配合五年保修期内一次免费的数据救援,即使对于数据安全要求极其苛刻的用户,这款移动固态硬盘也称得上足够优秀了。

LaCie Rugged SSD系列一共拥有三款规格500G/1TB/2TB。更广泛的接口兼容性也让它可以再连接不同PC后可以实现无缝编辑、协作和共享,而无需进行繁琐的筛选和传输,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大大增加。LaCie Rugged SSD系列支持USB3.2 Gen2传输规格,实际读写性能均接近1000MB/s,在GEEK的多项性能测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它还附赠有为期一个月的Adobe Creative Cloud All Apps Plan。这样一款专业度、安全性以及颜值都非常高的三防移动固态,应对任何严酷的户外环境都是小菜一碟,如果你是对创作力有高要求的专业创作者,或者向往高山大川、月夜星河的户外摄影爱好者,这款产品都是2020年非常值得推荐的专业级户外存储新品。

整机篇:品牌整机路在何方

2020年电商配机和装机视频攻略的兴起,让电脑硬件配置和价格更趋向透明化,即使小白用户也能在网上轻松找到一套不错的装机配置单。以往品牌整机从低端到高端全线均有涉猎的情况,从2020年的线下市场来看已不多见。這也倒逼品牌厂商拿出更多设计能力,向着高端化和迷你化两个不同的方向大力拓宽市场,以往靠售后加一套模具打天下的情况已成明日黄花。同时依靠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微星、七彩虹等品牌也纷纷加入到了2020年的整机市场。因此2020年的整机市场依然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

早在2018年,微星就试水了一款小钢炮主机海皇戟3。2020年微星更是推出了全新的性能小钢炮:海皇戟X。依靠小主板+竖装显卡+侧透机身,微星海皇戟X仅拥有不到10L的小巧容量。依靠侧透机箱CPU和GPU都拥有了独立的散热通道,在散热方面依然远远强于传统ITX机箱。另外接口方面也未见缩水,海皇戟X上还拥有1枚Type-C雷电3接口,可以在现有接口基础上达成扩展。i9-10900K+RTX 2080 Super这样的顶级配置同样让人为之侧目。同样七彩虹也在迷你主机方向推出了iGame SigmaI300,这款主机同样采用了竖装显卡方案,但整体设计风格偏圆润。根据官方数据,iGame SigmaI300仅仅占一张A4纸的66%大小,不过这款整机定位中端,在散热方面并没有做太多夸张处理。而整机老牌厂商联想则更加夸张,去年推出了联想天逸510S Min,i在市场热度有限的情况下,这款全新设计的迷你主机是目前市场上难得一件的主机迷你化新尝试。联想天逸510SMini搭载一枚英特尔第十代酷睿i5-10400桌面级处理器,并采用了256GBM.2NVMe固态硬盘+2TB大容量机械硬盘的双硬盘组合设计。从集显+低功耗+大容量的配置来看,这是一款定位设计人群的轻量产品。不仅如此,联想天逸510Smini还拥有免费私人网盘功能,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将它当作轻量级NAS使用。

同样是使用2019年发布AURORA R9新模具,ALIENWARE开始了套娃之旅,2020年新发布的AURORA R11在外形上没有太多改变,最大的亮点仅仅是加入了30系显卡。因此在高端主机上我们更多关注了ROG的动向。2020年1月的CES 2020展上ROG公布了多款新主机造型,在外形设计和配置上都让人大呼过瘾。而2020年高端主机另一大亮点,是DIY整机品牌知名厂商的攀升发布了自家的高端定制MOD主机。攀升与高达UC联名的定制主机,外观以2014年《机动战士高达UC》中的经典机体报丧女妖为原型进行涂装设计,整机风格与高达十分吻合,配色同样采用爆甲报丧女妖同款黑金色。

ROG光刃G15游戏台式机

ROGG系列游戏台式机一直以优秀的机箱设计、强大的散热能力以及超高的硬件配置得到很多电脑发烧友的追捧。2020年推出的ROG光刃G15,更是将散热能力全面优化,通过风道优化和“风切设计元素”加宽通风孔的革命性设计,让内部散热效率进一步升级。甚至在性能怪兽级的G35台式机外形上,也大量借鉴了G15的风道设计元素,一眼就能从中看到这款主机的影子。

ROG光刃G15游戏台式机的机箱外观设计极具游戏电竞风格,开机启动时一闪而过的光刃效果,可以瞬间激起你的荷尔蒙,让你一秒进入电竞战场的刺激氛围。其机箱外壳的透明玻璃侧面板拥有优秀的透视效果,面板上ROG的激光刻蚀LOGO,可以散射机箱内部的RGB灯带的光线,在暗光环境下让RGB光芒呈现均匀柔和的视觉效果。玩家可自行设定Aura Sync神光同步,与ROG外设打造属于自己的RGB光效全家桶。同时ROG光刃G15主机外部还贴心地增加了可承重30kg的搬运把手,以及一枚可折叠收纳的高强度耳机挂钩,将炫酷外观和实用理念有机融合。在拓展性方面,ROG光刃G15继承了该系列的优秀传统,在顶部集合了一枚USB 3.1 Gen1接口、一枚可充电的Type-C接口以及耳机麦克风接口,背部则保留了6枚USB3.2Gen1接口、1枚USB 3.2 Gen 2x2接口、DP 1.4接口、HDMI 1.4接口、一个BIOS FlashBack按钮以及1枚USB 2.0 Type-C音频接口,另外还有5枚音频插孔以及RJ45网线接口可供使用。显卡部分则由3枚DP接口及1枚HDMI接口可供使用。

ROG光刃G15拥有多个配置可供选择,其中高配版搭载英特尔第十代酷睿i7-10700KF,它拥有8核心16线程和14nm++的CometLake架构,基准频率3.8Ghz,单核睿频高达5.1Ghz,为玩家的高游戏性能和高创作需求保驾护航。与i7-10700KF处理器配合使用的是NVIDIA公版设计的GeForce RTX 2070 Super 8GB显卡,让ROG光刃G15拥有不错的4K游戏表现。ROG光刃G15上搭载的ROG STRIX B460-G主板,更是在核心位置上打满了散热马甲,四枚内存插槽最大支持128GB内存,为后期升级留有足够的空间。

ROG光刃G15游戏台式机专为发烧级游戏玩家打造,是2020年ROG一款价格亲民的高性价比机型。独一无二的机箱设计和扎实的用料配置,都让它可以轻松为玩家的高画质游戏体验保驾护航,ROG品牌的信仰加持,也让它在2020年主机市场虎踞一方,傲视群雄。

ROG光魔G35游戏台式机

作为2020年最受期待的主机之一,ROG光魔G35游戏台式机是2020年当之无愧的ROG“机皇”。ROG光魔G35的宽体造型,让风切设计元素进一步放大,这也为ROG光魔G35带来更加强悍的散热能力,以及更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传统ATX塔式机箱结构应对新一代高性能CPU+GPU时,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ROG光魔G35独有的45L的大机箱,直接摆脱塔式结构限制,可同时塞下一体式水冷、三风扇独立显卡、电源等大家伙,用以力破巧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这台顶级台式主机在整体设计上的独到见解。而分割式设计也让各组件拥有了相对独立的散热通道,各部分散热相互不受影响,即使在满负载下依然温度可控。

ROG光魔G35游戏台式机前侧的隐藏式耳机支架,让桌面空间可以得到大幅优化。独特的一体式提手设计,则方便玩家搬动这台大家伙。值得一提的是,提手旁边还有一枚低调的插孔,插入ROG Keystone红色钥匙,会弹出ROG奥创智控中心。配对使用后既可让主机拥有专属钥匙主人的个性设置以及加锁的Shadow Drive存储空间。同样隐藏的还有机箱前侧的两枚2.5英寸硬盘插槽,拥有大数据迁移需求的用户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分隔式设计的另一大好处,是让ROG光魔G35的显卡部分改为了竖装结构,进一步减轻了主板的承重压力。同时显卡风扇的RGB灯效,配合水冷及主板的AUR Async神光同步,让光效全家桶的效果得以最大化。

拥有强悍散热能力的ROG光魔G35在硬件配置上强强联手,采用了AMD锐龙93950X搭配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11GB)显卡的配置方案。同样让人大呼过瘾的还包括它自带的ROG STRIX X570-F主板、4×16GB DDR4 3200MHz内存,以及2枚希捷酷玩520 1TB PCIe 4.0 SSD。搭配上240mm ROG一体式水冷,共同组成了这台2020年ROG新“机皇”的顶级豪华阵容。

ROG光魔G35游戏台式机是一台站在2020年PC主机巅峰的王者级选手。无论是ROG全家桶的信仰全开,顶级硬件搭配的完美游戏表现,还是主机结构的独特设计,都值得我们不吝称赞。在硬件配置透明化的2020年,ROG光魔G35也让我们看到了定制化品牌主机区别于DIY的强悍实力。因此我们特为其颁发“2020 GEEK年度卓越品牌奖”。

外设篇:考验厂商操盘能力的超长战线

相较于追求性能极限的其他品类PC硬件,外設2020年在技术进步方面显得中规中矩,低延迟无线制式成为了一线厂商合力探索的新需求点。而从市场表现来看,厂商在产品的外形上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则明显更被消费者所青睐。除了老生常谈的键盘涂色,以及重视女性审美,2020年的外设市场还做了很多对联名IP款的尝试,在后面的篇幅我们会单独总结。以往受制于较高的延迟和功耗,入门级键鼠很少会搭载无线功能,而有着低延迟和高续航的产品同样还是高端产品,但显然无线化的趋势在高端系列中进一步尝试,已经越来越被专业电竞玩家所接受,无线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各大外设厂商努力探索的重头戏。

华硕RT-AX82U电竞路由器

同样作为异形路由器产品,华硕RT-AX82U的造型相较小米AX3600设计更加激进大胆,虽然采用了平卧式放置,但其外形酷似一条黑夜中闪着幽光的魔鬼鱼,前端的RGB复眼在暗光环境下非常炫酷,很有未来感气息。集合了ROG独有的幻彩神光同步RGB特效,让这款路由器呈现出满满电竞风。华硕RT-AX82U电竞路由器采用了博通1.5GHz芯片,支持Archer硬件级网络加速,而且配备了主流的4X4 MU-MIMO和OFDMA技术,支持4×4 160MHz QAM,并发可达5400M。5枚全千兆网口,其中支持端口汇聚,可以达到2Gbps的高连接速度。LAN1为电竞端口,可以从硬件层面优化电竞数据包的转发效率,从而大幅降低网游延迟。特有的AiProtection Pro技术,还可实时数据更新。AiMesh支持大户型组网,是目前Wi-Fi6全新路由器中少有的中端电竞水桶机。

音频篇:无线音频进入TWS乱战时代

自2016年苹果的AirPods的面世,让人们开始认识了TWS真无线蓝牙立体声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的魅力:耳机左右单元可以单独使用,完全脱离线材的束缚,而且还可以随时塞进便携的充电盒中,让续航不再困扰用户。2019年,TWS真无线耳机更是随着音质、延迟、功耗等一系列问题的攻克,在安卓市场快速崛起。

而到了2020年,上下游廠商纷纷发力无线音频领域,也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的广阔前景。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来了一把“火上浇油”,先是各家手机厂商快速取消3.5mm耳机插孔,让有线耳机只能去和充电器竞争USB Type-C接口。之后苹果更是在iPhone 12上取消随机附赠有线耳机,有此先例,恐怕大批手机厂商都会跟进。如此一来,对蓝牙耳机市场来说不啻为一场惊喜风暴,将TWS耳机市场的风口又扩大了不少。

据IDC数据统计显示,无线耳机出货量呈现飞速发展状态。尽管经历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低迷,但国内无线耳机市场随后快速复苏。2020年上半年中国无线耳机市场出货量为4256万台,同比增长24%。其中,真无线耳机占比64%,同比增长49%,真无线耳机市场主动降噪产品增速甚至超过了120%!不仅是传统音频厂商,如今几乎每家手机品牌都不断推出各自的TWS耳机产品,并形成了价格区隔体系。

说到价格,竞争的白热化绝对是TWS耳机快速普及的催化剂,曾经千元以上的TWS耳机在短短几年内甚至已经突破到了22元的惊人底价!统计显示,2020年中时主流电商平台TWS耳机均价183.3元,低于2019全年均价,中端产品(100~500元)、入门产品(100元以下)销量分别为32.7%和60.9%。

技术层面,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在CES 2020上推出期盼已久的升级版蓝牙音频—LE Audio低功耗音频,带来了蓝牙音频的助推火箭。升级版LE Audio新增了多项功能,例如在低功耗连接下提高音质的全新编解码器,对于TWS耳机市场而言在2020年开年就来了一针强心剂。

而贯穿于整个2020年的无线音频尤其是TWS真无线耳机市场,最核心的关键词无疑时主动降噪。目前各家厂商针对这一功能卖点打出的概念简直琳琅满目,比如环境自适应降噪、分级降噪、精准降噪、宽频主动降噪、半开放式主动降噪,甚至还有独立降噪芯片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还放出了半入耳结构主动降噪的Freebuds3,当然其最终表现也引发了一轮热议。在过去曾一度高高在上的主动降噪开始普及到中低端市场,也是2020年TWS耳机竞争白热化的另一大福利了。

纵观整个2020年,随着音质、电池寿命和主动降噪三大关键因素的提升,TWS真无线耳机驶入快车道,各家厂商纷纷涌入这一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全新的生活方式。那么在新的一年,TWS真无线耳机显然将继续提升三大核心因素的实力。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在中低端领域不少产品存在的延迟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厂商大规模取消3.5mm接口,以及耳机与手机的适配性(如自家耳机只能搭配自家手机才能获得低延迟特性)。如何解决游戏玩家对于TWS耳机延迟问题的普遍不满,将也会成为2021年的关键话题。

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

2020年伴随vivo X50旗舰新机登场的vivo TWSNeo真无线耳机,带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采用蓝牙5.2协议的vivo TWS Neo首发搭载高通新一代QCC3046芯片,它也是首款采用aptX Adaptive高清音频编解码器技术的TWS无线耳机。aptX Adaptive可提供1.5倍于SBC、AAC编解码的信息量,最高达到48kHz/24bit码率,呈现更多声音细节的同时,带来接近CD的高品质聆听体验。此外,在将延迟刷新到业界最低的88ms之余,它还支持智能动态低延迟功能,能根据用户周围环境智能调整码率,结合双路传输2.0技术,实现超乎想象的稳定连接。

音质表现上,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竟然内置14.2mm超大单元,并辅以生物纤维复合振膜与日本Daikoku纯铜线圈,兼顾高频和人声,低频表现澎湃有力,音质表现非常亮眼。耳机提供DeepX立体音效三种声音风格,满足用户不同的音乐偏好。结合其不足500元的官方售价,可以称得上2020年最具性价比的真无线耳机之一。

其他方面,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单只重量仅为4.7g,即便是长时间佩戴依然舒适,搭配充电盒后可实现27小时续航。vivo TWS Neo还支持滑动调节音量、智能佩戴检测、实时翻译、Jovi语音助手、查找耳机、智慧升级、智能通话降噪和一键闪连等功能,更智能、更无感的无线体验触手可及。

Bose消噪耳塞

作为主动降噪技术领域的先行者,Bose在2020年发布了多款主打消噪技术的新产品用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其中创新程度非常高的就是这款Bose QC Earbuds消噪耳塞。它拥有小巧的蚕豆外形和进阶版鲨鱼鳍耳套。拥有智能的入耳检测功能以及多达11级的可控消噪等级。单枚和双枚使用可以分别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实现完全不同的体验。这款耳机给我们的感觉是智能,很多功能的实现无需多余操控,就可以轻松实现。而专业的EQ动态均衡技术,也给这款耳机带来了不错的音染效果。拥有真无线技术加持的Bose消噪耳塞,在延迟响应方面大大降低。本身拥有6小时续航,如果配合充电盒使用,可以一举将续航拉升至18小时。这样一款全场景无线耳机,是2020年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优秀智能IT产品。

HIFIMAN DEVA无线耳机

HIFIMAN DEVA作为一款二千元档位的初烧真无线HiFi耳机,拥有让人难忘的清亮音质。早在全年推出ANANDA-BT就意味着HIFIMAN后续有着持续布局高端无线市场的决心。而DEVA作为今年HIFIMAN TWS产品中的佼佼者,不仅依靠独立的Bluemini模块,实现了从无线到有线的灵活切换,而且在实际体验下依靠18Ω的低阻抗可以在各类移动听音设备上轻松推动。整体仿照旗舰SUSVARA的外形设计,给人一种温润的质感。实际佩戴的舒适度和贴合度也很高,在同价位级别难逢对手。可以独立使用的Bluemini先进有源耳机适配器拥有aptX HD和LDAC优质解码芯片,而在USB有线模式下,则依靠USB DAC 24bit/192kHz的高码率支持,产生了相当于解码+耳放的功能,非常适合入门级发烧友折腾各种高性能玩法。新一代NEO超纳米振膜带来的清新音质,也让人声的情感更加充沛。在2020年它的革命性创新,也让我们对这款产品记忆犹新。

猜你喜欢
固态耳机性能
巧克力,不只好吃这么简单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桌面端,GTX 1650并不是千元价位的显卡好选择
唠叨过滤耳机
英特尔发布采用3D NAND技术的数据中心级固态盘
替代你的机械硬盘吧!3款热销SSD固态硬盘对比体验
漫谈Windows 7对固态硬盘的优化
别总戴着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