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丁晓东 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乡愁是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在心灵上的刻痕与烙印,是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藏于内心的最为深厚的部分,是心中的“家”,其个体性、情感化色彩浓厚。乡愁文化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乡愁”。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白族村民李德昌家中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视察,看到美丽的乡村风光和当地的传统陶艺商品后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从中可见,乡愁是一种与自然世界、人文历史融为一体的生活理念,考量自然与历史两方面,才能在时间与空间上找到乡村的生活方位与“天人合一”的绝妙。
建设“天人合一”的乡村人居环境,需要持续保护大自然,展现乡村生态文明,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不只体现在环境污染的防治方面,乡村绿色生活方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乡村的生活方式世代沿袭、根深蒂固,其改变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艰巨过程。除了一些严重背离时代发展要求的陈旧陋习应果断地加以取缔外,一般不宜采用“暴风骤雨”式突变,可通过“有效培训”“积极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有序渐变,以文明的方式创建文明乡村。同时应沿袭优良传统,呈现历史记忆和人文气息。对于乡村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应组织充分的意见征询与科学论证,使其符合乡村生产生活实际,做到便民、实用;同时,要与乡土文化相融合,突出富有乡愁的文化色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我们对优秀的乡土文化的承继与弘扬,基于乡土优良传统的文化自信才有底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保留下来的乡愁,将让我们永不忘记为什么出发的初心。
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扬弃乡土文化。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深层次融入,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满足于标语式的宣传,还应将其纳入、融入到民族文化、村规民约中,使之本土化,成为乡土文化的核心部分。其中,对于民族众多的边疆地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因此,保持民族团结、乡村和谐、社会稳定是首要任务。二要与民族习惯、民族心理相吻合,使乡土文化的扬弃不脱离生活基础和民族特色,使这份乡土文化既有历史的厚重与亲切,又具有新时代的气息与特质。
冯友兰提出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应为他人、社会谋福利,应为整个人类作贡献,其中的崇高精神“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指出:“大家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自觉打掉心里的小算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新时代的乡愁,是对家乡与人民的一份牵挂,驱使着人们振兴乡村,让中国共产党人为家乡、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超越“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达到“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这种家国情怀与境界何等高尚!
作为一种新文化的乡愁,为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奠定了情感基础。我们可运用乡愁文化加强党组织建设,让党员成为具有崇高境界的排头兵。在乡村振兴中,可将乡村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让乡愁文化促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守住乡愁,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一种使命,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就要让乡村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感。
乡村振兴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重视发挥乡村教师、优秀村干部、热心公益的致富带头人、乡贤等群体的作用。新时代的乡贤不同于旧时代的乡绅,更着眼于理想人格的现实化,让人见贤思齐。其中乡村教师是乡村中重要的文化人,擅长于倡导与宣讲,乡村教师与其他乡贤的培育应相得益彰。第二,要创造条件让在异地的家乡精英为美好家乡建设作贡献。乡村的精英对乡愁挥之不去,这就可借乡愁吸引人才、资本,或帮助创造更好的建设环境,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第三,要让广大百姓从乡土文化中汲取力量。乡土文化中不乏“刚健有为”“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文化精华是乡村德治、法治的文化基础。我们应滋养优秀的本土文化,让乡愁明愿景、树典型、聚人心,让老百姓在实践中看到乡村建设的美好蓝图,通过典型引领,依托乡愁凝心聚力。
乡愁,是一种情怀,从一种情怀产生出一种使命。作为生活理念的乡愁,展现的是乡村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与美丽家园;作为乡土文化的乡愁,表达的是对乡村老百姓的思念。在新时代守住乡愁,才能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的、文化的、百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