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会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文明”协调发展范式的深刻总结,又体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2021年7月,中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召开“大祥巍一体化”现场办公会指出,要深刻践行“两山”理念,主动引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把大理市建成“美丽湖区、公园城市”。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是城市文明的继承创新,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归依,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系统把握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战略要义,坚持“大保护”导向,聚焦“高质量”要求,注重“系统性”落实,奉“公”服务人民、育“园”涵养生态、塑“城”美化生活、兴“市”发展绿业,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态之城,为公园城市建设作出生态环保新贡献。
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生态财富与经济财富相统一、绿色发展与生态惠民相统一,奉“公”服务人民,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的新答卷,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生态环境获得感。一是让为民服务更有力。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在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各级党委应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各级党政一把手应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时刻做到心中有责、眼里见事、手中有活;各有关部门应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工作,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基层党组织应建强战斗堡垒,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当好环境保护的战斗员、宣传员和示范员。二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优美生态环境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内涵。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提升优美生态环境给人民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让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要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着力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三区两园”,构建滇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要围绕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目标,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思想,开展生态文明州、县市、乡镇和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创建,推进国土山川大绿化、城乡环境大提升,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三是让人民行动更自觉。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坚持教育、传播、凝聚、参与的核心理念,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倡导、项目资助、公益监督,将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城市精神等方面,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着力打造洱海科普馆、洱海生态廊道和三峰再生能源发电、顺丰洱海环保等科普教育基地,持续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讲好大理生态环境保护故事,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树牢绿色理念、增强环保意识,汇聚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要建立企事业单位环保服务平台、环保社会组织交流平台,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大理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接合部,是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板块,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苍山洱海是世界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洱海流域具有山水林田湖全要素汇聚的独特性,这对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理应使大理生态环境品质取得显著性、整体性、稳定性提升。一是抓生态优先这个引领点。要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区域协同、联动互补,把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化发展空间,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推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着力构建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要强化规划环评,将“源头严防”落实到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之中。二是抓环境保护这个着眼点。要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治水、固土、防风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三个治污”方针,在精准治污方面,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在科学治污方面,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安排任务和时序进度;在依法治污方面,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依法保护,用好法律武器。要深化沿路、沿河、沿湖、沿城市周边、沿镇村周边植被保护“五沿”治理,做好矿产、森林、水环境、企业排放、土地等金木水火土“五行”管控,实施古镇、古城、古桥、古街、古树“五古丰登”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抓实沿河防护林工程、湿地修复保护工程、乡村振兴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和旅游区风景保护工程“五大工程”,抓好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绿色建筑、低碳生活“五种提倡”,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的“绿质”。三是抓洱海保护这个主攻点。要把减排污作为重点、扩容量当作基础、防风险作为底线,构建“经济+环境”的监管体系、“陆域+湖域”的治理体系、“科研+监测”的支撑体系,加强湖岸、湖湾、湖岛、湖滩、湖水“五湖”保护,特别是在污染防治方面,查排口、控超标、清散乱;在保护生态方面,守红线、治岸线、修湿地;在管控风险方面,查源头、排隐患、防风险,推进洱海向“健康湖泊、美丽湖区”目标迈进。四是抓示范创建这个活力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一场包括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要按照逐级创建的要求,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形成合力加快推进生态州创建步伐。要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加强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加快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步伐。要加强重点行业示范,开展重点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建立企业环境行为自我约束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建立一批重点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针对区、街镇、园区和企业、楼宇、社区、村居等不同对象,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示范创建。
主动融入新基建、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塑“城”美化生活。一是实施“建、管、优”发展战略。要围绕建设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两城一区”发展定位,着力实施“东改(海东整改)、南拓(满江、风仪拓展)、西控(海西严控)、北管(农村建房管理)、中优(下关城区优化)”的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全域发展、共富共荣。二是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要优先发展“低碳”公共交通,着力打造“轨道—公交—慢行”相衔接、“人—车—路—云”协同的绿色交通体系,着力破解传统城市模式下人群潮汐涌动等难题。要推进数据共享利用,建设以“城市大脑”为枢纽,物理空间和数据协同的智慧城市,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路网布局,将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联结成集散有机综合体,形成“客内货外、两站并重、一主两辅”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要培育大健康、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新业态,彰显大理“宜居家园、旅游乐园、乡愁故园”的魅力和“艺术之都、文化之城”的活力。三是加快“人、财、地”要素流动。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四是引导“朴、简、节”低碳出行。大理人民有着自觉的生态认知、自律的生态保育、自警的生态捍卫,形成了大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乐山乐水、淳朴自律”的传统生态价值,为生态保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公园城市是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探索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未来城市发展范式,有利于形成在更大范围可推广的价值与文化认同。因此,要把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核心要义,促进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使绿色理念融入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绿色出行,让朴素、简单的生活回归,让责任、节约成为时尚。
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中,要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产业发展的过滤器、优化营商环境的净化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为公园城市建设作贡献。一是守绿换金。生态环境富集的区域,要以“绿水青山”守护为核心,依托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建立健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将不动的“绿水青山”换成“金山银山”,从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要依托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设立生态管护员,通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管护挣“生态钱”,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富民。二是添绿增金。生态环境一般的区域,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资产、增值生态资本为主要任务和举措,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复绿、增绿、添绿、补绿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久久为功,不断夯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根基,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银行”,推动生态资产、绿色资本不断增值、累积和变现,将“绿水青山”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转变为经济财富、社会财富。三是点绿成金。生态环境本底好、特色产业比较发达的区域,要以发展“生态+”产业、推动新业态融合和打造生态品牌为主要抓手,通过推动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特色生态品牌,推动实现大生态与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协同发展,创新生态产品价值产业化实现的路径,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直接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优势,着力把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四是以绿变金。要充分发挥洱海保护治理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技术培训、现场示范观摩、技术输出和转移等形式,将保护治理投入转变为发展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要高品质打造洱海生态廊道,着力发挥其在带动乡村振兴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促进价值,在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城市品牌价值,在弥补城市功能短板、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培养绿色低碳健康生活方式的绿道功能价值,并让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