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中坚守
——申城职工一线高温工作集锦

2021-01-29 13:41
上海工运 2021年8期
关键词:车顶汗水沥青

编者按:在刚刚经历过的盛夏三伏天里,上海各行各业的职工在热浪中坚守岗位,每一年的高温一线报道,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人群画像,厚厚的工作衣下印出的满身汗渍,黝黑的皮肤和朴实的笑容,这是城市里最可爱的一群人,正是他们的尽职尽责,保障了城市的有序运行、市民的安居乐业。同时,上海各级工会广泛倾听职工的真实需求,持续创新工作方式,让高温下的职工们感受到来自工会的关心关怀,在职工心中降下甘霖。

上海食药检院抽样科抽样员:才一个取样点,汗水就浸湿了衣服

早上10 时许,新安农贸市场已过了买菜高峰,徐傅喆和施瑶穿上写有“上海食品抽样”字样的工作服,一人拿着抽样文书,一人推着载有保温箱、密封袋、温度记录仪等工具的小推车,。施瑶介绍,当天共有10 项抽样任务,涵盖水产品和水果两大类。“执行农产品抽检任务的单位不止我们一家,要保证抽样平均,就不能紧盯着一家,找近期没有被抽过样的摊位。”徐傅喆说完,将目光锁定到一家水产摊位,准备在此完成水产品淡水类的抽样。

告知完摊主此次抽样目的,他们便互相配合投入工作。徐傅喆负责核对摊位号和营业执照,查看进货单,并用装有抽检信息软件的Pad 拍摄照片上传系统;施瑶负责选定抽检样品,花鲢和鲫鱼各挑选了6 斤。“麻烦师傅将这些鱼从肚子一剖为二,分两个框存放,一个是检样,一个是备样。”施瑶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密封袋装样。装袋后,徐傅喆拿出封条和胶带,将4 大袋样品彻底密封,放入装有冰袋的保温箱。随后,他们开始填写和打印抽样文书,经摊主和两位抽样员签字确认,将所抽样品的钱悉数付清,最后递交相关文书,这一抽样点的抽样工作就完成了。

徐傅喆介绍说,他们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并全程用执法记录仪录像,确保从取样到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样品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记者注意到,仅一个取样点,完成整个流程就需要耗费近40 分钟,抽样员穿在不透气工作服里的运动衫,早已被汗水浸湿。

一年365 天,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全市范围内的农贸市场、商超抽样,就算是疫情防控期间也没有中断。有时候抽样量大,来不及吃午饭,只能随便塞两块饼干垫肚。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菜篮子安全才多了一道可靠的保障。

隧道股份沥青厂职工:争分夺秒生产最“热乎”的沥青

与传统施工行业不同,越是高温天气,越是沥青路面铺设的最佳时机,也是沥青厂职工最为火热的日子。当天班组的机器长李伟超告诉记者,刘琦和万西友是当天记者主要跟随的两名辅助工,这也是整个厂里最热的岗位之一。辅助工的工作,是在机器中投入一些外掺料,“一般都是各种纤维和颗粒,很多材料需要人工投放或者调比例,所以必须要人工操作,不能进行机械化作业。”记者看到,由于机器因环保原因已封闭起来,从外看仿佛一个独立小楼。两人操作时,从外围的楼梯爬到近4 层楼高一处房间,从一扇门里向机器里加料。在四层高的户外,阳光直接照射在身上,记者很快就感到了热度。“这里不光天气热,生产的沥青也有170 多度,而机器本身也要散发热量,操作环境超过50℃。”万西友指着门内的一台机器告诉记者,加料时开机器,这热量完全是从里面“喷出来”的。

两人不仅从事辅助工作,也要承担维修工作。由于内部温度太高,金属件很容易损耗,每天都要检查,而且必须要人进去才能维修。虽然每次维修前都会冷却很久,但内温始终有50℃,“所以我们都穿着长袖长裤,保护自己不被烫伤。”在这里,一天换两三次衣服是常态,因为很快就“湿透了”。“高温天更适合沥青混合料摊铺,我们运送出去的沥青混合料也要做好保温,确保送到现场的料温能有160℃左右。”记者采访当天,厂内就有150 吨沥青的生产任务。

记者看到,一名职工正在操作按钮控制沥青混合料倒出,而窗口外则是装载沥青混合料的卡车。装载完毕后,还要给这些170℃的沥青混合料盖上垫子。在这道工序里,工人必须踩在170℃高温的沥青上进行操作。李伟超说,平时他们穿的劳保鞋内都有一块钢板和橡胶底,起到隔热保护作用。在作业时,工人们需要佩戴面具、身穿防护服。这些防护在提供多一层安全保障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人们夏季工作的负担。近些年,工厂通过烟气净化、水喷淋等措施的投入来不断改善工厂作业环境,也同样没有忘记对工人的关怀。记者从该公司工会了解到,即使是室外作业,公司也要求每半个小时换一次岗,在职工的休息场所,空调、电扇、冷饮、冰柜等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给每位一线职工都定制了一份清凉随身包。

上海消防总队黄浦支队车站消防救援站:枕戈待旦,酷暑砺精兵

酷暑闷热,消防“夏季大练兵”的号角已吹响。穿上灭火救援服,背上30 斤的空气呼吸器,套上钢板底的套鞋,一身装备还没穿完,黄浦支队车站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一班的副班长,王科贵的额头已经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

作为一名加入消防队伍7 年的老队员,这套熟悉的动作他早已做过千百遍,“从换装备开始就是一个‘耐’字,耐高温、耐气闷。”扎好腰带,戴上厚厚的灭火救援手套,全副武装的王科贵屏气凝神,随着站长的一声令下,他如同一支箭冲了出去,迅速爬上队友架起的六米梯,在距离梯顶还有一米左右的地方双手撑住身体,用力一跃,纵身跳入楼中。动作流畅,一气呵成,等到摘下头盔透气时,王科贵已经头顶暴汗。这套密不透风的灭火救援服被他称为“战斗服”,“战斗服不透气,汗水根本挥发不出去,扎好腰带以后汗就从肚子流到大腿,再从大腿流到脚上,有时候训练结束了,一脱套鞋里面都能倒出汗水,浑身没一个地方是干的,内衣内裤都全都湿透。”

“夏天温度高,能够更好地模拟火场的环境和状态。”在消防站站长刘国柱看来,酷暑练就精兵,“夏练三伏”别有用意,“其实天热的时候训练是最好的,夏天人的身体状态、机能是最好的,攀登六米拉梯、铺设水带这些项目真正实战起来,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以需要在身体状态最好的时候训练,这也是成绩最容易提高的时候。”值得一提的是,虽是夏季练兵,车站消防救援站秉持着“科学练兵”的理念,结合了高温时节的特点,训练时间避开正午,转为向早晨和下午探求战斗力。在训练安排上也讲究科学,不仅有体能训练、实战演练,还会安排部分理论操作教学和一些针对提高战士们防暑抗热耐力的训练。

据悉,每年消防总队工会总是会为消防员们准备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洗护用品、盐汽水等,王科贵说:“保障总是很到位的,我们从不用去担心,工会总是会考虑到。”十年练兵磨一剑,苦练三伏见真功。消防队员们顶骄阳、冒酷暑,在训练场上苦练消防本事、救援本领,时刻待命为人民安全而战。

上海地铁维保一线岗位职工:50℃的车顶,工作衣湿了一遍又一遍

作为申城地铁的守护者,位于梅陇的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承担了重要的工作和职责。每天地铁都会驶入维保基地,进行例行的检查和维修。上周记者前去采访时,上海迎来了37℃的高温天气,对于在封闭环境内,无空调下作业的维保人员来说,在车顶维修检查时的温度高至50℃,穿着厚厚工作衣登上车顶,不出几分钟,全身湿透,汗渍马上显现出来。维修一部检修七班的副班长王峰告诉记者,每年夏天,他们都要去承受这样的高温,虽然辛苦,但为了让每节列车无故障地驶出,这份使命感催促着他们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记者前去采访当日,上海发出了今年的首个高温预警,当日最高气温直冲37℃。型号为01A07 的一号线列车依次停靠在厂房内,整个厂房由于阳光的炙烤,温度急速上升。由于清洗车辆空调,更换滤网等工作都需要在车顶进行,而整个车顶区域又是温度最高的地方,所以每到下午的这个工作时间段,都像是“洗桑拿”。“之前穿的一套已经湿光了,换一套新的,我们就上车顶了,车顶上温度更高,五分钟,估计就得湿透。”王峰告诉记者,在高温天气下,对于地铁空调的检修和清理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仔细排除故障,细致清理滤网等。

为了让乘客感受清凉,他们付出的汗水难以计量。在更衣室里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矿泉水,王峰和同事们出发了。记者也跟随他们从厂房最尽头的楼梯处登上车顶。在车顶上,王峰熟练地更换空调滤网,并擦拭出风口,一块原本全白的毛巾,立马变为全黑。出于在车顶工作的安全考虑,每一个人都会系安全绳,如果人要移动位置,需要先移动安全绳的位置,所以在车顶上操作也是颇为费力,加之需要不时蹲下起立。记者发现,王峰不光穿着厚厚的长袖长裤工作衣,还戴着一对护膝。他告诉记者,“频繁的起立蹲下,在高温下,人会头晕,不如戴护膝,跪着擦洗以及更换滤网,这样人就不会怎么晕。就是膝盖遭点罪。”

物业应急维修一线工人:高空“烤”验,一天奔赴7 个报修点

早上八点半,悬在半空,背后拴着安全绳,夏雪平小心翼翼地攀爬到脚手架的下一层平台上,左手抓牢,两脚踩稳,他右手开始挥舞滚筒刷修补墙面。36℃的高温天,太阳在他的头顶炙烤,汗水混着泥水浸透了他的工作服。夏雪平是静安置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一线工人,自1983 年来到上海后,他已在泥瓦匠的岗位上坚守了18 年,从事墙面修补、下水道疏通等应急维修工作。尽管在这行工作多年,但在连日高温下作业,他仍是加倍小心。

日头不断上升,一抬头,强烈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夏雪平将油漆桶通过连接绳慢慢放到下一层平台上,解开安全绳索,沿着脚手架的钢管慢慢向下爬,每一步,夏雪平都走得如履薄冰,此时的他距离地面近20 米,汗水从安全帽两边缓缓流下,迈到平台上,他立刻将安全绳捆绑好,准备继续作业。高空作业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个人对高温的耐受力,脚手架上没有一丝遮挡、一点阴凉。“有的时候钢管烫得我都不敢抓,太阳一晒,温度要到六七十度。”由于需要修补的墙体面积不小,夏雪平还需要在脚手架上挪动自己的身体,方便顾及墙面的每一处边角。

地面上,搭档张伟中也不敢有一丝懈怠,一边提醒过往行人注意脚手架,维护道路安全,一边不时抬头关注着夏雪平作业状况,为其安全保驾护航。每次抬头都会直面火辣辣的阳光,张伟中不得不眯起眼睛观察。十点半,夏雪平重新踏回马路,他的心也终于落了地。摘下安全帽,稀薄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打湿,脸晒得通红,脱下长袖的工作服外套透透气,整件衣服早已湿透,汗水和清理玻璃的泥水混在一起,手肘处一道肤色黑白分割线清晰可见。

为加快作业效率,一场抢修期间夏雪平通常不喝水、不休息,落地后他从裤兜里拿出三楼居民为感谢他赠送的矿泉水,一饮而尽。相较于水电抢修要求的“2 小时到场”,墙面修补的工作相对不是那么紧急,但通常也需要在72 个小时内完成。“上班一天跑的路很多。”电瓶车是夏雪平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一天内奔赴7、8 个报修点已成为了工人们的常态。

据悉,面对酷暑高温,上海静安置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要求一线职工中午12 点至下午2 点不得作业,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增加职工的休息时间,保护职工的安全。同时,公司工会也及时地送上了夏季关怀,进行高温慰问,并向所有一线职工发放了饮料、防暑降温用品等。

猜你喜欢
车顶汗水沥青
国内沥青市场“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第九章 沥青湖
高效沥青加热器在沥青生产及储运中的应用
青春汗水,在扶贫路上挥洒
车顶苗圃
基于乘员头部保护的汽车车顶设计趋势
跟踪导练(四)2
起亚凯尊车顶迎宾灯渐亮功能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