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思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51)
当前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公共建筑领域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用电指的就是弱电和强电的使用情况),两大系统应用范围较广,并且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通过两大系统应用逐渐提升了电气系统的运行效果。强电系统指的是10 kV 以下变电站与多种电力系统的结合方式,所以强电系统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从施工角度来讲,公共建筑中设立的接地系统与多种专业有关联,覆盖面积较广,工作中对于强电也有着一定要求。对于公共建筑而言,强电接地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阶段,在施工的初始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根据现实需求选择良好的施工计划,制定完善的施工步骤,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为日常施工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
理论上电力是强电的主要处理对象,具有高电流、高功率、高电压、频率低等特点,目前关于强电的统一标准为,实际电压在220 V 以上为强电。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家具电器、照明系统、电冰箱以及医院使用的手术设备等,大部分施工单位使用的电力设备等,均属于强电设备。强电设备的电压与电流相对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在强电设备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便捷性,使用安全也是非常重要。人们在使用强电设备时,要注意其安全功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强电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共建筑施工也离不开强电技术的支持。可见,强电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强电知识,重点保证接地系统设置的安全性与合理性[1]。
在公共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出现强电系统接地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功率过大和避雷针问题,这两类问题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也会直接影响建筑的强电接地系统,所以需要重视这两类问题。在开展实际作业过程中,需要在初始阶段对强电接地系统类型进行区分,做好相关的分类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公共建筑中强电系统接地问题还包括动力接地不足和强电系统安装产生的问题,这两部分的作业施工对于电压均有一定要求,也会直接影响电力设备的使用效果,所以施工人员需要重视施工方法与施工技巧,使用现代化施工方案,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
另外,在高层建筑中也需要重视避雷针产生的强电接地问题,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该问题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大,对公共建筑日常运行安全造成了直接影响,同时也削弱了建筑物实际的防雷效果。在解决防雷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内部和外部的防雷接地问题,为系统运行提供良好环境。外部防雷接地问题主要包含避雷针接地故障、避雷网接地故障以及避雷带接地故障等,施工的开始阶段,需要对接地装置与引线之间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逐渐提升避雷效果。对于隔离系统也需要进行屏蔽处理。内部接线问题主要包含过电压保护问题和等电位连接问题,在接地施工与连接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选择接地装置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内部结构和梁柱、钢筋型号,需要在建筑内部设置专用的接地线,保证公共建筑中设备与线路布局具有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增加公共建筑的防雷效果,形成良好的避雷结构,有效预防在雷雨天气产生意外现象[3]。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若想有效避开雷击,就需要安装避雷设备。避雷设备安装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接地引下线,安装在建筑外部,并且还要将外部钢筋和内部钢筋进行有效连接,发挥出接地装置的全部效果,构建闭合的避雷完整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增加建筑物的避雷性能。公共建筑物是由混凝土和钢筋建筑起来的,所以需要将引线与钢筋焊接在一起,按照建筑规律要求进行排布,从而形成较大的接地系统,达到理想的疏散电流效果,同时也能增加电阻性能、降低故障发生概率,逐渐提升建筑物运行安全性,发挥避雷设施的功能。在公共建筑物内部,高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较高,所以需要将其作为重点部分,并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对其进行考虑。电梯与动力电也是公共建筑中主要的供电设备,为了保障动力来源的稳定性,需要做好接地保护和统一的管理工作。
公共建筑内部结构有一定的复杂性,一定要配备科学高级的供电系统,这样才能保障日常运行的稳定性,如公共设备中配有的电梯和消防警报等。从用电管理方面来看,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电力接地工作,施工单位也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对其进行调整。开展强电工作的初始阶段,需要了解建筑物的图纸布局情况,施工开展中还需要注意部门之间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安全工作,做好接地系统验收和测试工作,保障接地系统时刻具备运行的稳定性[4]。
对于强电接地效果而言,钢筋之间的连接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工作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部分被隔离的地基更新,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将其与其他钢筋连接到一起,最终形成整体、功能齐全的输电网络体系。在设计过程中,电力网络和电网建设需要保持统一性,采用平均分布的方法设置不同区域,让日常施工具有安全性。
接地装置主要可以划分成钢筋网络设置成的接地装置和人工设置的接地装置。在焊接接地装置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搭接焊的方法,由于无法统一钢筋的长度,因此也没有统一的搭接宽度。例如,在开展扁钢搭接操作时,需要将搭接的宽度设置在扁钢宽度的两倍以上且至少焊接3 个部位。开展圆钢搭接作业中,搭接宽度为圆钢直径的6 倍,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焊接工作。在扁钢与圆钢搭配焊接过程中,使用的焊接方法与宽度均与圆钢搭配方案相同。另外,使用角钢进行焊接时一定要保证钢管与角钢之间的贴合度,再从两侧进行统一焊接。之后将焊接接头置于混凝土内部,在管线的面部需要涂上防腐剂,预防使用时间过长出现腐蚀情况。管线腐蚀也可能导致其他类型的不安全问题,所以要对此方面进行控制,避免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5]。
在公共建筑强电系统接地布设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布设的功能性,发挥出设备的全部作用。在公共建筑物中,为保证强电系统接地的有效性,就要深入分析设备接地问题,了解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以保证强电系统的准确性与运营安全性,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作用。动力电器和电梯设备中有大量的动力用电设备,所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需要将用电设备和动力设备连接到一起、形成较大的接力系统,为人们的使用提供安全环境。
进行公共建筑电气强电综合布设过程中,需要针对设备进行检查,调试好设备使用情况,对设备使用年限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布设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在施工现场中,还需要对负荷和空负荷进行测试,保障施工设备的每项功能都能达到技术标准。在强电布设施工方的角度来讲,需要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复检,分析施工过程是否符合标准,将分析报告提交给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必须详细,数据必须真实,监督管理部门在收到报告后对现场情况进行验收,施工情况与报告统一则在报告单上签字,最后将评估标准结果提交给建设单位[6]。
对于公共建筑而言,强电接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阶段,在施工的初始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分析,根据现实需求选择良好的施工计划,制定完善的施工步骤,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为日常施工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本文对公共建筑物中强电系统分类进行介绍,之后深入分析公共建筑中综合接地布设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公共建筑强电系统的布设线路,在施工准备阶段就需要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应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进入施工现场,跟进施工进度,协调好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构建安全的电力施工项目,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