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泰来,陈 馨,赵宇婷,黄 哲,梁曾飞,刘金山,刘寅学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2.西安绿环林业技术服务公司,西安 710048;3.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 41001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民众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日趋强烈,文化体验成为民众的现实需求之一。城郊森林公园是能为居民提供休闲运动、文化体验、自然教育和康养游憩等活动的户外场所,文化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功能,目前对于这方面的运用和研究却尚显不足。在城郊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解读公园所在地的“文化属性”,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以地域文化结合森林景观资源,以及建设地域性文化特色鲜明的景观,应是今后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笔者选择广东分塔山森林公园为例,立足于龙门地域文化特色,提出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郊森林公园的规划思路及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城郊森林公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森林公园是我国起步较早、数量较多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1]。根据距离城市的远近、出行时间、服务对象等因素的不同,可将森林公园分为城市型、城郊型和郊野型三种类型[2]。城郊森林公园是位于城市郊区的森林公园,一般在距城市中心约20~50 km范围内[3]。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城郊森林公园在保留原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受到一定的人为干扰,既能保持自身的“自然”属性,也被赋予了“人工”属性。城郊森林公园兼具郊野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功能特征,既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发挥着生态保护和服务等功能;又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功能较为完善的森林户外活动场所,发挥游览休憩、科普教育等功能。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环境长期形成的文化形态,由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共同组成并相互影响。每一个特定地域文化群体都控制着本地域范围及其中生物的习性,带来特定的认同归属感。这其中既包括该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包括其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4-5]。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时间稳定性及文化独特性,同时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相对变化,在继承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更新。
城郊森林公园规划与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地域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底蕴所在,为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城郊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又反过来形成新的生态文化观,促使地域文化内容不断传承和拓展。
城郊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相关的地域文化内涵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形成的自然层面内涵,包括自然生态文化,其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中心,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内容,这些因素深深影响着地域文化内涵的形成,蕴含人类对自然产生的情结、思维感悟等;二是随着社会发展形成的人文层面内涵,指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文化内容,其对城郊森林公园的风格营造、环境形态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人文社会价值,主要内容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特色建筑风格等。
在进行城郊森林公园规划时,在满足森林资源保护需求的前提下,应充分挖掘其地域文化内涵,与公园规划建设相结合,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展现森林公园特有的地方特色。一方面,地域文化在城郊森林公园中的应用,引入了当地特有的社会习俗、文学精神、艺术风格等人类社会的智慧,表达了当地居民情感的寄托,与森林公园内气候、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生态环境互生共融,有利于赋予场所更适宜的精神气质,创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环境空间,满足人们特定的活动和精神需求,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关键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全面展示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风情等,打造公园特色景观,增加文化内涵,能更好地传承地域文脉,并衍生更深层次的生态、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精神内涵,提出森林公园新的发展构想。
广东分塔山森林公园于2004年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后建立,位于惠州市龙门县西南向,增江绕公园北面而过,总面积218.36 hm2,海拔在68.1~227.5 m之间。公园所处区域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各类植物动物生长繁衍。森林公园内现存的水西塔、沥潭庙等折射出公园厚重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了其文化内涵,现园内已建设有车行道、森林绿道、登山步道等,基本满足旅游休憩需求,最终将把公园建设成为森林资源保护、生态文化展示、生态休闲运动与地域文化体验高度复合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3.2.1 自然文化
分塔山森林公园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9.74%,林地面积为195.18 hm2,林地面积占公园经营总面积比例为94.55%,有4个二级地类,详见表1。
表1 广东分塔山森林公园森林类型表二级地类面积/hm2占森林总面积比例/ %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乔木林地195.1894.5489.38灌木林地0.100.050.05竹林地0.680.330.31其他林地10.505.084.81合计206.46100.0094.55
根据实地调查结合资料参考,已查明森林公园有维管束植物689种(包含种下单位,栽培种72种),隶属于150科438属,其中乔木类植物有177种、灌木类植物114种、草本植物有295种(包括附生植物7种,寄生植物2种)、藤本植物有103种。森林公园内脊椎动物共有5纲24目56科126种。其中鱼纲4目5科10种、两栖纲1目3科8种、爬行纲2目6科17种、鸟纲12目35科77种、哺乳纲5目7科14种。森林公园内森林资源及动植物资源较丰富,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6-7]。
3.2.2 历史文化
龙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期龙门先民逐水而居,在西林河流域聚居形成古村落,于1496年设立龙门县管理地方治安。龙门自古以来重视文化教育,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先后建立了龙门学宫、星冈书院等重教兴学机构,培养了刘士骥、李步蟾、谭冠英等进士举人,留下了水西塔、万寿寺等5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后,龙门县经济社会焕发新的活力,经济发展以水泥、农民画和温泉“三大宝”为主。
3.2.3 民俗文化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增江上游,地处珠江三角洲范围内。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以及瑶族文化在龙门交织,比如独特的灯彩艺术“虎头花灯”、婚庆嫁娶传统习俗中必备的“林村盒箩”和中国三大农民画之一的龙门农民画等,以及源于龙门县蓝田瑶族传统的民间习俗“舞火狗”,众多的民俗文化记忆将龙门县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以分塔山森林公园为例,充分利用公园文化景观资源,展示地域文化魅力,传承龙门的文脉和历史,总结出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郊森林公园规划思路及策略,以期对公园的文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城郊森林公园是城市边缘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始终秉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理念,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对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注意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与保护。
分塔山公园是龙门县城的重要绿地资源,其紧邻龙门县城城区,位于珠三角1 h生活圈内。宜人的自然环境是分塔山公园文化景观资源存在的基础条件,有助于凸显和塑造龙门地域文化特色。若森林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公园内的文化景观资源,尤其是水西塔等历史遗迹易遭到损坏,保护和打造公园的地域文化特色就缺少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做支撑。公园未来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加强公园生态敏感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和旅游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将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途径,积极处理好公园内各类自然、人文景观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在充分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统筹安排城郊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布局,注重多功能的综合性应用,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基于地域文化的多元化,深入挖掘公园地域文化特质,结合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进行元素重组,从多角度诠释公园总体规划布局,积极推动公园布局合理化。
合理布局园内历史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民俗展示等功能区域,满足游客的城市休闲需求的同时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将“深入自然、传承文化”的理念贯穿森林公园发展建设和景观规划的始终。分塔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一轴、一环、三核”的空间布局结构。“一轴”指龙门特色文化展示轴,其依托管理服务区、水西塔、瞭望岭、民俗文化广场、水西塔历史文化广场等景点共同构成,向游客展示龙门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一环”指绿色休闲运动环线,在现有的森林绿道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拓展和建设,使森林绿道构成闭合环线,既可以串联景区各景点,又能为休闲运动类项目提供场地,使民众体验户外运动文化魅力。“三核”指自然科普教育核心、森林康养文化核心和生态游憩文化核心,其中,自然科普教育核心依托瞭望岭周边茂密的丛林植被及山腰处露出的大段岩壁,建设彩叶景观园、养生药用植物园、蕨类植物科普园及地质科普园,向游览者展示分塔山森林公园丰富的自然文化;森林康养文化核心凭借分塔山西侧针阔混交林和瞭望岭西北侧丰富的植物资源,建设森林浴场和负氧离子健康养生区,使游客体验公园森林康养文化的魅力;生态游憩文化核心依靠瞭望岭至正岃山良好的生态环境,集中建设空中木栈道、天空栈道、望江楼等活动场地,使游人充分领略公园森林游憩文化之美。
在公园总体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同时注重与龙门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利用联合营销、业态设计、加强交通连接等方式与历史老城发展形成合力,并联动龙城街道内的文化遗存,包括东郊场、花围村等,充分发挥龙门旅游的产业联动性。
通过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有助于展示龙门县的地域文化特色,准确对接县城的发展方向和周边居民生活需求,满足民众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推动森林公园发展,重塑公园文化魅力,激发社会活力。
为全面展示分塔山森林公园地域文化在自然层面和人文层面的丰富内涵,针对前期分析的自然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内容进行分类分区规划。在自然科普教育区域主要展示特色自然文化,重点推进森林浴场、植物景观园、植物科普园的建设,并通过完善植物挂牌、开展建设纪念林基地和举办自然文化主题活动等方式,向游人展示绚烂多彩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激发游客亲近森林、尊重自然的精神感悟。历史文化景区展示龙门传统历史文化,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引用来展现独特的龙门文化,创造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公园文化空间,如将水西塔附近区域打造为历史文化广场,以水西塔为核心、龙门历史文化为内容,利用农民画等龙门特色展示形式,打造以“立命、立家、立文、立志、立业”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展示区,向游人全面系统展示龙门县发展历程。民俗文化景区展示龙门民俗文化,包括景观设计、文化活动等内容,景区建筑风格为仿客家围屋等,使人们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同时在每年传统节日期间,结合祭祀先祖或祈求出入平安等传统文化主题组织游艺活动或节日晚会等,反映龙门民俗文化深层结构的品格。
随着公园游览模式的演变,单调的观景式游览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实际旅游需求,自然教育、沉浸式体验或互动式交流的游览方式更富有趣味性,受到游客越来越多的关注。营造寓教于乐以文化体验为特色的重要园区,在公园内策划竞走比赛、慢跑活动、中小学生及企事业单位团建活动等,能给游人留下独特的游园回忆,激发游客游览积极性。
分塔山森林公园规划有蕨类植物科普园、地质科普园等多处文化体验园区,主要以展示森林生态文化特色为主,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如:蕨类植物科普园充分利用分塔山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建设蕨类植物科普园,以科普形式介绍蕨类植物的种类、演替等内容,使游人感悟自然,体验具有当地植物特色的氛围;地质科普园则是利用公园特色地质景观及林地资源,建设地质科普园、纪念林基地等景点,巧用小品、雕塑等将文化元素形象化,如土质结构雕塑、植物形态雕塑等,并开展讲解、互动活动。
游人漫步在各个文化体验园区,可充分领略自然文化教育的动人魅力,同时文化体验园区的建设又使科普教育能得到进一步普及,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地域性景观场所。
城郊森林公园自然资源多元、区位优势明显,兼具了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的双重特征,在全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大环境良好、地方政府重视的大背景下,城郊森林公园发展潜力可观。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保护公园地域文化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城市文化传承发展,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积极展示龙门县城地域文化特质角度对城郊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考虑结合公园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与龙门地域文化特色,提出关于城郊森林公园的规划策略思路,以期为同类型城郊森林公园文化建设提供相关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