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佑明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鼓楼小学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标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地反复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却很少,这种状况不符合新课标要求。新课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数学阅读成了数学教学的延伸,成了小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阅读材料。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之一是穿插了较多的数学阅读材料,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据统计,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阅读材料。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及它在教材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及数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
2.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使学生体验数学美和增强学生阅读信心等办法不断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的动机。
3.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一切数学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好的问题可引出好的数学活动。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针对性、探究性,要尽量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抓住关键。
4.克服阅读障碍。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一般的应用题有较长的文字表述,使得部分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畏惧心理,不能正确阅读,更不能正确解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数学阅读中的心理障碍,不断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些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他们往往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来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进行指导。
1.标注重点。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阅读题目时,标划重点字词并着重理解,以便尽快掌握阅读内容以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
2.停顿设问。在阅读时不要一口气读下来,要读一读,想一想,是否明白每一句话的含义。多问自己为什么?阅读时提倡自问自答,自圆其说。由于数学教材中内容的层递性,叙说问题时常常承前推后,如果不及时梳理,疏通前后知识,思维就会受阻,无法去接受一个个连贯的信息。因此,采用逐步消化的办法,走一步,理解一步,问一步,答一步。这样才能读得懂。
3.符号语言转换。数学语言有文字、符号、图形三种形式,数学教材中的语言就是这三种语言的交融。要扫清阅读障碍,必须重视这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和互译的训练。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根据语言叙述画图的能力,根据图形写出结论的能力,用符号叙述概念、定律、公式的能力。
4.动手操作。数学中的说明、叙说、结论可能是推导的结果,也可能是数学计算的结果,在数学阅读时提倡动手,通过动手促进理解。阅读一些必要的推理、计算法则时让学生做一做、变一变、算一算;阅读有些图形时让学生移一移、连一连、画一画,真正搞清其表达的含义。
5.引导质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并通过引导阅读和思考的方向,教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克服只知道机械做题,不会用脑思考,只知套用公式,不深究知识背景来源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材非常注重数学情境的创设,这些数学情境本身往往需要师生借助语言文字叙述出其中的数学问题,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数学阅读,尤其在低年级这种情境图的解读更为重要。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正在实施教学的知识点产生的认知冲突,以此激励学生在矛盾中利用悬念,或在悬念的推动下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通过认真阅读题目达到理解题意,揭示出数学题目中数量关系和数学题目文字叙述中隐含的逻辑关系,获得解决矛盾的巨大喜悦。
2.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浓浓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逐步体会到数学阅读带来的喜悦。如学习完对称图形,就让学生用彩色的笔画出美丽的对称图形,学习完圆周率就让学生办一期以中国古代数学为主题的“数学历史”小报,还可以撰写数学日记。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美化学校的学生作品专栏,还可以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品尝到数学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3.开展竞赛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读书百题赛:“四边形王国的王子们指的是谁?”“四边形王国里的王子各有什么特点?”等,图形题比赛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谁是眼力王?”“最美啄木鸟医生”等。这些活动都不同程度上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提升了学生读题、分析题目、找准数量关系的数学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轻阅读、重解题的传统观念,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