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康复护理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2021-01-29 08:40王文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呼气吸气研究组

王文娴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鹤壁458030)

开胸手术在多种疾病治疗中效果确切,如肺癌、心脏病等。但开胸手术患者易因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应用、疼痛等原因,导致术后呼吸功能低下,易引发相关术后肺部并发症[1]。故围术期对开胸手术患者辅以良好护理干预,以促进术后肺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康复效果,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肺功能康复护理重视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疾病、手术及需求出发,为其提供针对性、规范性的肺功能康复护理指导,以改善康复效果。但目前临床上开胸手术患者中的肺功能康复护理研究仍较少。本研究考虑到开胸手术疾病类型较多,且不同疾病在手术、护理、转归等方面存在差异,故以肺癌患者为纳入对象,分析其围术期加强肺功能康复护理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0~72岁,平均(52.36±3.61)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05±0.36)年。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1~73岁,平均(52.41±3.58)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08±0.41)年。两组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2]中肺癌诊断标准,行开胸手术,预计生存期≥6个月;(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2)既往有开胸手术史;(3)伴严重器质性疾病;(4)有药物滥用史。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口头宣教或发放纸质材料宣教、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时给予情绪安抚、术后基础护理、指导常规运动锻炼等。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肺功能康复护理。(1)术前。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学会缩唇呼吸,吸气与呼气比为1:2,7~8次/min,10~15 min/次,2次/d;指导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先深吸气,再屏气,进行缩唇呼吸。吸气时,隆起腹部,呼气时,回收腹部。10~15次/min,3次/d。咳嗽训练:指导患者学会正确咳嗽,先深吸气,再屏气,此后腹部收缩,用力咳嗽,屏气1~3 s,3~5次/d。呼吸道护理:指导保持口腔卫生,早晚漱口;痰量偏多者,及时行痰液培养;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合并慢性气道疾病者先给予抗感染药物控制感染,再行手术[3]。(2)术后。体位护理:术毕麻醉未清醒前,指导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头部稍偏向一侧,预防误吸;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床头抬高40°,以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膈肌,维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护理:术后每隔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以促进肺部炎症吸收,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翻身时指导患者配合咳痰,以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护理:指导患者保持坐位,护理人员手背隆起,保持手掌中空,手指稍弯曲,上下而上、自外到内进行拍背,以促进痰液顺利排出。呼吸肌训练:一对一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性呼吸体操,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慢、深腹式呼吸为主,重点发挥腹肌作用,促使腹肌、膈肌活动度提升,以改善肺通气功能;第二部分以助力呼吸运动为主,患者呼气时,给予一定助力,以促使气体排出,可促进胸廓收缩,增加肺潮气量,减少残气量;第三部分以增加脊柱与胸廓活动度运动为主,以协调呼吸肌群与辅助呼吸肌群,促进肺泡换气,改善肺活动,调节肺血液循环。20 min/次,每周训练5 d,休息2 d。阻力呼吸训练: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器连接吸气软管,指导患者一手拿训练器,一手置于上腹部,呼气后,口含吸气软管缓慢吸气,同时腹部外凸,吸气流速指示活塞增高到最佳刻度时,吸气软管松开,缩唇缓慢呼气,同时腹部内凹。吸气、呼气时间比为1:2。20 min/次,每周训练5 d,休息2 d。负重呼吸操:室内肺康复训练方法依据文献调整而成[4],共3节,即手臂环绕训练(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平举双手,两手腕关节靠拢、屈肘,手腕自上到下缓慢转动,共30 s)、负重缩唇呼吸训练(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手持0.5 kg哑铃,吸气时将哑铃弯举到胸前,再向上推举,期间经鼻吸气,缩唇呼气,哑铃缓慢置于身体两侧,共4~6组)、侧平举腹式呼吸训练(手术握哑铃置于身体两侧,吸气时腹部隆起,同时平举哑铃,直至肘关节与肩膀同高,再返回,返回时收缩腹部,呼气,共4~6组),每节完成后休息5 min,进行下一节,以运动后心率不超过靶心率为宜。靶心率=[(220-年龄)-静态心率]×0.6+静态心率。每周训练5 d,休息2 d。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2)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评估,包括心理、物质、社会及躯体功能,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FEV1、FEV1/FVC水平对比 干预后,两组FEV1、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EV1、FEV1/FVC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EV1、FEV1/FVC水平对比(±s)

FEV1/FVC(%)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FEV1(L)干预前 干预后40 40 tP 2.41±0.63 2.36±0.48 0.369 0.710 2.95±0.71 2.63±0.69 2.044 0.041 62.48±12.41 62.05±11.95 0.209 0.832 74.64±13.05 67.96±12.75 2.315 0.019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且无1例出现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3 两组干预前后QOL评分对比 干预后,两组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QOL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QOL评分对比(分,±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40 40 tP 69.65±12.25 70.02±11.75 0.138 0.894 88.65±10.06 82.65±9.84 2.697 0.012

3 讨论

开胸手术是一种常见术式,具有一定创伤性,对肺功能影响较大,易导致术后出现较多肺部并发症。拓海晶等[6]提出,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较大,可影响康复效果,给围术期护理干预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往临床多实施常规护理,虽能满足患者基本需求,但存在护理措施经验性较大、肺功能护理形式单一、忽视患者个体差异等缺点。肺功能康复护理强调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护理需求,立足“促进肺功能康复”这一护理目标,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控制或消除影响肺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改善肺功能康复效果。但目前临床就开胸手术患者中肺功能康复护理研究仍较少,本研究就该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创新性,且为细化研究,以肺癌患者为纳入对象。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改善效果更为理想,说明肺癌开胸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肺功能康复护理的价值显著,可切实改善肺功能。原因在于肺功能康复护理重视在术前、术后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肺功能护理服务,如术前加强呼吸训练、咳嗽训练、呼吸道护理等,能保持呼吸道通畅,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术后加强体位、翻身、拍背等护理,利于实现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改善肺功能;还强调加强呼吸肌训练、阻力呼吸训练、负重呼吸操,可调节上下肢及呼吸肌功能,促进肺血液循环,减少呼吸肌纤维化退化、萎缩,更好改善肺通气功能。此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较对照组22.50%低,说明开胸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肺功能康复护理在控制并发症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原因在于常规护理同时应用肺功能康复护理,利于促进肺功能恢复,促使有效咳痰,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肌功能,以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控制整体并发症发生。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QOL评分较高,说明护理中实施肺功能康复护理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考虑是与肺功能康复护理可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作用有关,利于促进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开胸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肺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理想,可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呼气吸气研究组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没事多练壮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