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调节器矫治与固定矫治在替牙期反合患儿中的应用对比

2021-01-29 08:40王涛吴喆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调节器牙周牙龈

王涛吴喆

(1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口腔科 驻马店463000;2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 驻马店463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抽签分组法将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68例替牙期反合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女19例,男15例;年龄4~9岁,平均(6.32±1.10)岁;反分度:Ⅰ度10例,Ⅱ度12例,Ⅲ度12例。观察组女19例,男15例;年龄4~9岁,平均(6.36±1.09)岁;反分度:Ⅰ度10例,Ⅱ度12例,Ⅲ度1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儿家属同意,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均经X线检查确诊[2],牙根及骨质正常,排除入组时口腔感染或合并牙齿松动且牙周状况异常患儿。

1.2 矫正方法 对照组予以固定矫治技术矫正治疗。将标准方丝弓颊面管粘在第一磨牙处,同时将标准直丝弓托槽粘在前牙处。利用镍钛丝排齐牙齿,待牙齿排齐后将镍钛丝更换为不锈钢圆丝,弯制平直丝弓。在侧切牙远中,将平直丝弓弯制垂直,且在弓丝末端添加阻止曲,反合解除后,将弓丝末端回弯为垂直90°,同时在后端后倾弯30°,舌倾弯20°。观察组接受功能调节器进行矫治。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作合适功能调节器,首先试戴1周,每天持续佩戴3 h左右,在佩戴期间指导患者多说话,若此期间出现压痛、磨痛等情况应针对性的调节功能调节器,待患儿逐渐适应功能调节器后,延长佩戴时间,尽可能保证每天持续佩戴12 h左右,矫治期间每月于门诊复查前牙覆盖情况,待前牙覆盖关系恢复正常后,患儿可停止佩戴功能调节器。两组患儿均矫正3个月后评价矫治效果。

1.3 观察指标 (1)牙周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矫正3个月末龈沟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等情况。BI指数:指Mazza出血指数,0代表牙龈健康,无出血或炎症症状;1代表牙龈颜色有炎症表现,探诊无出血;2代表探诊时有点状出血;3代表出血沿牙龈边缘进行扩散;4代表出血溢出牙龈沟;5代表自动出血。PLI指数:用针尖侧面划牙后发现菌斑的情况,0代表无菌斑,1代表发现菌斑,2代表中等量菌斑,3代表大量菌斑。GI指数:0代表牙龈正常;1代表牙龈轻度炎症,无出血;2代表牙龈中度炎症,探诊出血;3代表牙龈重度炎症,有溃疡或自发出血倾向。(2)头影测量结果:测量两组患儿上齿槽座角(SNA),反映上颌相对颅骨的前后位置关系;下齿槽座角(SNB),反映下颌相对颅部前后的位置关系;面角(NP-FH),反映下颌的突缩程度。所有头影测量结果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2.1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牙周指标比较 两组矫正前牙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正后牙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牙周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牙周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矫正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矫正后比较,#P<0.05。

GI矫正前 矫正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BI矫正前 矫正后PLI矫正前 矫正后34 34 2.93±0.31 2.95±0.30 2.74±0.28*2.11±0.27*#2.13±0.30 2.11±0.29 1.88±0.27*1.26±0.22*#2.74±0.27 2.73±0.25 2.28±0.26*1.64±0.24*#

2.2 两组头影测量结果比较 两组矫正前头影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正后头影测量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头影测量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头影测量结果比较(°,±s)

注:与同组矫正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矫正后比较,#P<0.05。

NP-FH矫正前 矫正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SNA矫正前 矫正后SNB矫正前 矫正后34 34 76.19±2.20 76.21±2.18 79.01±2.02*83.23±2.26*#78.68±2.49 78.64±2.51 76.98±3.06*74.01±1.62*#81.29±3.19 81.32±3.20 80.01±3.06*77.21±1.04*#

3 讨论

功能调节器矫正技术是利用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反合的患儿进行矫正,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变颌面部肌肉环境,利用口面肌力,使上下牙列分开,促使下颌移到新的位置,以影响牙齿和骨骼,促进咬合分离,选择性地改变牙齿的萌出道,消除唇颊肌对牙及牙槽骨的压力,牵引刺激骨膜并促使基骨增生。替牙期是儿童牙齿、颌骨发育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替牙障碍、咬合功能紊乱等因素易导致反合发生。替牙期反合具有暂时性和可逆性,早期予以合理的矫正治疗可确保牙列及颜面正常。功能矫治器并不是通过牵引力或是弹簧作用力对牙齿和颌骨进行矫治,而是借助矫正过程中牙齿之间传递、消除和引导肌肉活动、生长和牙齿萌出的自然力,对生长发育期患儿关节、骨缝区域和齿槽骨的正常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从而使面部肌肉和骨骼逐渐发育正常,以增强矫正效果。替牙期是指恒牙替换乳牙的阶段,此阶段人体面、颌发育迅速,然而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替牙期出现牙齿畸形,对患儿口腔及面部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且随着年龄增长,若不予以及时矫正,会导致PLI、GI增加等[4]。患儿唾液分泌旺盛且乳牙根处于生理性吸收状态,采用固定矫正器治疗若力度过大则易导致乳牙冠松动,且需长时间佩戴[5]。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牙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功能调节器矫治替牙期反患儿可改善牙周情况。而功能调节器矫治是通过改变颌面部肌肉环境,利用口面肌力,使上下牙列分开,促使下颌移到新的位置,能增加矫正效果,同时不用一直佩戴,能减少唾液分泌,易降低PLI、GI。

替牙期齿槽骨骨质相对疏松且恒牙牙根发育尚不完全。SNA和SNB分别代表上颌、下颌与颅部之间的关系,NP-FH则为下颌的突缩程度[6]。相比固定矫正治疗,功能调节器矫治在矫治过程中髁顶点至下颌角点距离的增长较大,具有刺激髁突生长的作用。同时功能调节器矫治作用部位主要集中在口腔前庭区,能够遮挡住唇、颊肌,有效避免口周肌肉异常张力对发育中的上颌牙列造成的影响,为牙的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7]。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SNA较对照组大,SNB、NP-FH角较对照组小,说明功能调节器矫治替牙期反患儿可改善上下颌骨关系。另外,功能调节器能牵拉前庭沟处的骨膜,刺激成骨活动促进骨质生长,与此同时对颌骨施加矫治力量,能有效利用生长潜力,引导牙齿向唇、颊方萌出,增宽牙弓,促进上颌生长及抑制下颌生长,以协调上下颌骨之间的关系[8]。综上所述,功能调节器矫治替牙期反患儿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矫正患儿的牙周指标,改善头影测量结果,协调上下颌骨关系。

猜你喜欢
调节器牙周牙龈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给牙龈按摩防萎缩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透析患者牙周疾病治疗评估研究进展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牙龈萎缩怎么办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牙龈之伤
牙龈与牙齿
电动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节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