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雪松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阿坝州南坪林业局经历了林区开发建设与保护53个春夏秋冬;半个世纪星移斗转,光阴荏苒,经过数代南林人的艰苦创业和数十年的顽强拚搏,它由原来落后单纯木材生产的森林经营企业变成育苗、造林、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综合培育,公益林建设、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创造了无穷的社会效益,并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林产品,营造了上百万亩郁郁葱葱、一望无垠人工林,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成长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林业生态单位,成为林业生态建设的排头兵。
阿坝州南坪林业局始建于1966年,系林业部部属企业,1969年下放四川省,1981年下放阿坝州。上世纪60、70年代该局的4000余名职工分别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开启了企业创业史,更是吹响了川西建设的号角。建局初期走路靠步行,办公睡觉住茅屋,白手起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当时国家以建设为中心,大量需要林产品支援国家,先辈们就夜以继日伐木生产大量的原木(在砍树的同时,也更新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实现森林资源的有序利用),源源不断的运出大山,支援了国家建设,同时这颗镶嵌在九寨沟县这块大地的璀璨明珠,正以前所未有的光彩展现在世人面前。从创业到发展、从蹒跚到成熟,53年风雨历程,53年勤勉拼搏,铸就了南林人在阿坝林业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局机关职工在高半山义务植树造林
职工在苗圃起苗
职工在荒山造林
在国家建设需要木材时,为国家提供商品材近300万立方米,上交利税(费)2亿多元;修建林区公路490公里,为当地社会及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支持九寨沟旅游事业,地处九寨沟县的南坪林业局将投资313万元在九寨沟内修建52公里的公路、4717平方米的房屋、装机46千瓦的水电站,以及143436立方米木材产品等无偿移交九寨沟自然保护区。1980年和1982年,哲泽(124)林场、日则(126)林场分别迁出九寨沟,荷叶林场停建。这片风景区被移交给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随后,林业工人们全部撤出,继续守护着景区外围更大面积的山林,九寨沟森林旅游资源开始得到切实保护和恢复。如今,九寨沟成了中国最热门的旅游胜地和最“吸金”景区之一,成了外来创业者、无数商人和当地居民的淘金地,但林业工人们依旧领着较低的工资,义无反顾地守护着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建局以来,南坪林业局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四川省人民政府、省林业厅及阿坝州人民政府等分别授予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四川省林业建设先进集体、四川省天然林保护先进单位、天保工程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53年来,南林局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扎扎实实打造民生工程,从创建职工满意的和谐企业到切实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建局初期,由于受国家投资不到位和“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影响,从机关到各林场形成了大量的“简易房”、“板夹泥”等棚户区,历经几十年风雨,职工住房常出现“室外下雨室内掉泪”、“用水到河边挑,解便到公厕”的情况。企业房子破、生活条件差是林区的真实写照。
2008年、2009年国家先后出台了灾后重建和林区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如春风一般给林区职工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企业领导班子抢前抓早,第一时间制定出了灾后重建和棚户区改造方案,通过艰辛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完成了5万余平方米的灾后重建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现局机关住宅楼房化,林场住宅砖瓦化,数百户林区人告别了四十多年的蜗居,住进现代化的新楼。机关职工办公、全局职工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住房面积由以前的人均不足15平方米,达到现在的人均近30平方米;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职工年均收入大幅度增加,2019年人均年收入力争达到7.7万元;企业为职工生日送礼品等件件好事实事的落实,让职工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在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需要生态文明作支撑的今天,南林人全力以赴履行了建设川西北生态阿坝的神圣职责。实施天保工程以来,该局共完成人工造林21.1万亩,封山育林66.3万亩,中、幼龄林林抚育13.2万亩,省级防沙治沙0.475万亩,藏区沙化土地治理4.5万亩,对287.3万亩森林资源实行了常年有效保护,森林防火实现了连续32年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森林覆被率已由工程实施前的62.81%提高到现在的67.53%,,森林蓄积量、生长量均实现了“双提高、双增长”,实现了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九寨沟外围保护和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