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世界经济和贸易日趋低迷萎缩,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全方位打压中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这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决定着我国“十四五”时期乃至 2035 远景目标的战略发展方向,是重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抉择。
医药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任务,从系统视角分析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着力完善产业链、价值链体系,贯通研发、生产、分配、出口各环节,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医药产业快速的发展,40年间医药总产值增长超过100倍。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制药行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我国制药工业整体跃升时期。报告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营收2.9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利润总额3520亿元,同比增长近17%。同时,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达1166.76亿美元,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药物市场、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和第一大制剂生产国。
1.中国医药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价值链重构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从出口大宗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开始,基本完成了初始的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近年来,制药工业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品结构,推动转型升级,长期以来依靠原料药和低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2.中国本土企业多层次多领域参与全球医药产业分工与技术创新
传统的医药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并进军生物医药领域,同步开展国际临床试验和联合开发,研发能力逐年提升。“十二五”以来,我国已上市多个靶向治疗类Ⅰ类新药,这标志着医药产业创新进入新阶段。
3.制药企业对外投资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一带一路”的快速推进,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贸易端,不少具有战略眼光的医药企业通过海外建厂、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机构,实现专利的转让和授权、并购等相关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市场集中度低,产业结构欠合理
中国医药产业虽然经历了产能过剩后的企业数量收缩,但市场集中度仍旧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化学制剂仿制药一直稳坐国医药市场的头把交椅,而创新度较高的生物制品所占比重很小。
2.药物创新研发投入不足
中国医药产业多年来仍旧以仿制药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药物。药物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及周期长特点,据统计,一个新化合物从研发到上市的投入超过10亿美元,加之新药研发成功率低,新药研发需要企业投入巨额资金。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新药研发的支持力度,仅“重大新药创制”一项的经费支持就超过400亿元。尽管如此,与跨国制药企业相比,我国的新药研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
3.出口药物以原料药为主,制剂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不强
中国目前虽然已跻身制药大国行列,但制剂业发展缓慢,企业创新不足,无论是品种还是标准都与发达国家制药企业存有较大差距,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目前,中国医药企业的出口主要以原料药为主,附加值低,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制剂出口占比很低。据统计,2018年,中国医药类产品实现出口664亿美元,其中原料药出口近300亿美元,但制剂出口仅41亿美元。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群众对健康有更高的追求,期盼有更长的寿命、更强健的身体来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美好生活,这除了健康生活方式外,也有赖于医药科技的进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扩大内需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医药服务的需求将得到充分的释放,也将极大促进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信息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新技术在医药产业得以广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多学科合作等,将大大提高新药研发效率。
为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医药产业作为支撑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激发医药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基础性的药物研究,另一方面在药品审批上与国际逐步接轨,优化审批流程,三是在社保商保体系上纳入报销的品种逐年增多。这些都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当前,国际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主要经济体需求不振,新兴市场的动力不足,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给国际商贸往来、投资合作等造成较大影响,医药产业国际化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政府有效控制了疫情,我国医药的产业链、供应链在下半年快速恢复,中国企业生产的新冠肺炎疫苗、抗疫相关药品等在国际上市场供不应求。
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快产业升级,通过市场竞争淘汰一批创新能力不强、品种单一、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的老旧小医药生产企业,逐渐形成一批与国际接轨、竞争力强、有较强新药研发能力和先进生产管理经验的优秀制药企业。
加强产业界与学术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鼓励医药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从事药物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
中国作为医药大国,要尽快实现从生产大国到创新大国的转变。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民族医药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树立前瞻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市场竞争,主动融入全球医药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要树立质量意识,主动适应国际市场,对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制剂认证体系,加快软硬件升级改造,严格产品标准和品控体系,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