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绵超 刘 奕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517000
颌面部皮肤肿瘤主要是指起源表皮基底细胞或者毛囊外根鞘的肿瘤病变,发病原因多是由于长期受日光暴晒,在疾病发生后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1]。在对颌面部皮肤肿瘤疾病的治疗上,多采取手术切除肿瘤的方式,同时在术后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修复,以使患者颌面部外形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美观度[2]。而对术后缺损的皮瓣修复上,多是使用邻近皮瓣进行修复,主要由于邻近皮瓣的贴合度好,很少出现排斥的情况,这样有利于缺损部位的愈合,然而关于具体使用何种邻近皮瓣修复的效果更好存在一些争议。本文中比较了使用邻近推进皮瓣与邻近双叶瓣进行修复的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满意的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颌面部皮肤肿瘤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触诊及X线检查[3]。(2)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治疗,且患者均无手术禁忌。(3)在术前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3)手术禁忌者。按照皮瓣修复的不同分成两组:双叶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22~88岁,平均年龄(45.1±2.1)岁;颌面部缺损面积15~55mm2,平均面积(36.1±1.2)mm2。推进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3~88岁,平均年龄(44.9±1.9)岁;缺损面积16~55mm2,平均面积(35.8±1.2)mm2。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皮肤肿瘤的方式,术后即刻对缺损部位使用皮瓣进行修复,手术操作均是由同一组具备丰富经验的医护团队实施。
双叶组在对术后缺损的皮瓣修复上,主要是在邻近隐蔽部位设计双叶皮瓣,第一叶瓣面积为切除病灶后创面的80%,第二叶皮瓣面积约为第一叶皮瓣的50%,双叶皮瓣设计中心与旋转轴心是两个点,两点间最大的距离等于缺损半径。进行皮瓣修复的操作时主要是切开皮瓣在浅筋膜层下进行游离,用第一叶皮瓣来修复缺损部位,第二叶皮瓣则修复第一叶皮瓣转移后形成的缺损,对第一叶皮瓣先皮下缝合然后用无张力线进行间断缝合,第二叶皮瓣直接拉拢间断缝合,缝合后适当加压包扎。
推进组缺损修复采取邻近推进皮瓣修复,主要是沿缺损两侧中线做纵向切口,游离并掀起矩形皮瓣,皮瓣包括神经血管束,全部游离矩形皮瓣后向缺损位置推进覆盖创面,将皮瓣远侧缘同颌面部缺损背侧缘缝合,之后缝合两侧切口。
两组患者均在缝合后7d拆线,对创口位置进行换药时需要清创并消毒,使用红霉素软膏涂抹皮瓣并且按摩。
1.3 观察指标 (1)两组均在术后1个月评估治疗效果。显效:皮瓣存活良好,颌面部软组织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畸形情况发生;有效:皮瓣存活,颌面软组织外形、功能有所恢复,部分畸形;无效:未达有效的疗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2)在术后1个月,采取电话随访或患者返院复诊对患者进行面容美观度的满意情况问卷调查,主要是调查患者皮瓣移植后面容对生活是否产生影响,满意度问卷的总分为100分,分成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与不满意(70分以下)三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双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推进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美观度 双叶组患者对面部美观度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推进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面部美观度的满意情况比较[n(%)]
颌面部是人体显露部位,同时也是人与人交流时关注的主要部位,这使颌面部成为评价个人美观度的重要位置[4]。而如果颌面部发生肿瘤病变,会引起局部缺损情况,会使得颌面部的美观度降低,对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造成巨大困扰,因此针对这一疾病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5]。
对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取肿瘤切除的手术方式,并且在术后对缺损的部位使用皮瓣进行修复,这样达到解除肿瘤病变及恢复面部良好美观度的效果[6]。而在术后针对缺损部位的皮瓣修复工作中,一般使用邻近皮瓣作为修复材料,主要是该皮瓣修复的优势在于修复的过程选取的皮瓣同缺损部位存在吻合度良好的特征,在使用的过程无需同血管吻合,这不但可以很好地实现血管融合,还可以使皮瓣的适应力提高,满足美观标准,同时邻近皮瓣用于缺损部位的修复也具有很高的存活率,且在移植后患者也较少出现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情况,这样对提高患者面部美观度有重要帮助,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7-8]。但邻近皮瓣修复也有不同的修复方式,其中双叶皮瓣与推进皮瓣比较常见,本文中对比了应用不同的邻近皮瓣修复方式用于颌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皮瓣移植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在疾病的治疗效果上,双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推进组,此外在皮瓣移植后1个月的面部美观满意度问卷情况上,双叶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推进组。分析原因主要是邻近推进皮瓣修复的方式在术后容易出现肿胀及缝合不严的情况,这影响皮瓣成活及面部美观度,相比之下邻近双叶皮瓣缝合紧密,对选取部位及缺损部位均进行可修复,这样可让缺损得到修复,改善面部。
综上所述,针对颌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在实施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修复上,使用邻近双叶皮瓣用于缺损的修复,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提高患者对面部美观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提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