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衍
11月24日,特朗普在白宫召开“最短记者会”,匆匆离场。
11月24 日,特朗普表示已通知团队配合交接——就在一天前,美国总务管理局通知拜登及各政府部门,已准备好启动过渡程序。特朗普团队顾问表示,“同意交接工作并不代表会向拜登让步”。
在满地鸡毛的权力角逐中,白宫易主的大戏万众瞩目,通常情况下,落败者发表败选演讲就正式标志着大选结束。然而,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似乎并不想以优雅的姿态谢幕离场。迄今为止,美国没有任何一位总统落选人拒绝发表败选演讲,这或许是特朗普最后一次向美国政坛表示自己的不甘。
败选演讲,也被称为让步演说,是落选者在大选尘埃落定后在公共场域面向胜利者发表的演讲,一方面,向支持者表示感谢,展现自己永不气馁的态度;另一方面,向获胜者祝贺,展现自己宽博开阔的胸襟。通常而言,失利的落选者会在大选结果明晰后的几小时内发表让步演说。但如果现任总统候选人拒绝承认选举结果,美国总务管理局就会推迟权力移交的进程。
让步演说的诞生并非来源于成文法律规定,也从未写入总统大选的政策法规中,不具强制力,但这一约定俗成的礼节已经成为大选程序的一部分。自1800 年以来,权力的和平移交已逐渐成为范式。当时,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连任失败,为避免参加继任者托马斯·杰斐逊的就职典礼,他选择在清晨坐上马车悄悄离开华盛顿特区。
根据约翰·维尔的历史研究,早期的总统候选人会给竞争对手写上贺信。在文字传播时代,让步演说的前身就是精简的贺信,传播范围也局限在私人领域。1896 年,“让步电报”诞生,“让步”才正式成为大选非正式流程之一。民主党人威廉·詹宁斯·布莱恩败给共和党人威廉·麦金莱后,立刻发送了一封承认败选的电报。布莱恩在回忆录记述道:“在星期四晚上,当得知自己注定失败时,我立即向麦金莱发送了一封电报,向他表示祝贺,‘我们已将该问题(选举总统)交给了美国人民,他们的意愿就是法律。’”就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仪式诞生了。
然而对于开创者布莱恩来说,这只是最基本的礼貌。“这种信息交流在当时收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特别的。”布莱恩写道。
自此,“让步”成为失败者退场前最后一次谢幕。随着媒介形态的变迁,“让步电报”也逐渐演化为电台演讲、电视演讲乃至网络直播演讲。1928 年,阿尔·史密斯首次在电台进行败选演讲。1940年,温德尔·威尔基在新闻录播中发表演讲。阿德莱·史蒂文森二世则于1952 年在电视直播中发表败选演讲。截至2020 年11月,120 年来,共有32 位落选者发表了让步演说。
让步演说的关键词是让步,象征着落选者对和平让渡权力的承诺以及对支持民主的决心。这意味着,演说内容既要磅礴大气,又要谦恭有礼。在现代美国总统选举中,让步演说通常遵循“两步走”战略:首先,落选者给获胜者致电,在电话中亲自祝贺新总统的诞生;其次,这位落选者会在副总统候选人、配偶及其他重要亲友陪同下登上临时讲台,向支持者发表电视公开演讲。政治理论家科克兰认为,大部分败选演讲都遵循定式,按照黄金标准讲稿可以固定为“四段论”。
第一要素是陈述失败。尽管在32 份败选演讲中从未出现过“失败”一词,但向支持者承认自己接受落选的事实仍然是首要的。因此,在表达上,大部分落选者都会向对手表示祝贺,展示自己的君子之风。
在美国媒体的评价体系中,如果能再融入一些苦涩的幽默,这无疑是绝妙的演讲。在2000 年大选中,由于选票结果过于接近,还出现了让步演说的“乌龙”事件。11 月8 日上午,民主党候选人戈尔给共和党人乔治·布什致电,陈述自己失败的事实并送上祝贺。但当戈尔意识到佛罗里达州票数是无比接近时,他立刻收回了自己的“让步致电”。
在长达35 天的法律诉讼后,败诉的戈尔只好再次承认败选现实,于12 月13日第二次发表让步演说,“我刚刚向布什表达祝贺的同时,向他承诺,这是最后一次给他打电话”。在媒体人看来,这次败选演讲几乎符合一切黄金标准,掺杂着玩笑、祝福、祈愿、治愈,还有一丝丝落寞。
败选演讲的第二个要素是呼吁团结。落选者在承认自己失败的同时,也会呼吁国民共同承认这位全民选举出来的新总统。美国的两党制政体在大选之际很容易造成“两个美国”的撕裂和冲突。大选是美国最接近分裂的时刻,陷入不同空间的美国民众互不理解彼此的选择,落选者的表态则是重要黏合剂。尽管“两个美国”分裂带来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消失,更不是一场演讲可以愈合的,但总归聊胜于无。
第三个要素,庆祝民主。即使落选者是选举的失利者,但大选所呈现的民意和民主制度力量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在美国精神体系下,宪政民主主义中所包含的权力的和平转移以及民意传达在任何情况、任何角度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几乎所有落败者都会在败选演讲中加入对民主的尊重和珍惜。在1984 年大选惨淡的结果面前,仅赢得华盛顿特区和家乡明尼苏达州的民主党候选人沃尔特·蒙代尔依旧表示:“我为人民拥有美好的自由而感到骄傲自豪,我接受你们的任何判决。”
最后一个要素,继续战斗的誓言。败选者会在演讲中提及本政党所主张的政策,他们承诺会继续为实现这些伟大目标而奋斗。对于部分落选者而言,这将是他最后一次万众瞩目的政治表演。还会有部分落选者给胜利者提出建议,在一些事关人民福祉的公共问题上提出共同奋斗的美好祝愿。
然而,也有部分倔强的失利者拒绝给对手送上祝福,1916 年共和党人查尔斯·埃文·休斯花了整整两个星期才承认伍德罗·威尔逊的连任胜利。休斯及其党派一直暗示对手存在欺诈行为,但最后依旧勉强宣称:“在没有欺诈证据的情况下,美国总统的头衔不应该被这样的呼声所掩盖。”这种不太和谐的败选演讲在民众看来并不诚实坦荡。
政治理论家科克兰认为,最为焦灼的竞选往往会催生最具凝聚力的败选演讲。这是因为,落选者会意识到在一场具有分裂性质的竞争之后凝聚国民的重要性。另外,这样一次优雅高姿态的落幕“表演”会极大地振奋本党派的士气。
当下,特朗普及其团队并没有发表败选演讲的打算,对于他而言,这或许是特朗普主义向建制派发起的常规挑战,但对民众而言,这或许是“两个美国”二元对立的宣言。正如《卫报》所预言的,无论大选中何人胜利,美国民众之间的暴力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自众议院席位公布以来,特朗普的支持者已经多次在美国各地发起游行示威活动。
众多政治学家及媒体人都秉持着相似的观点:无论谁赢得美国大选,权力和平移交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很难在短时间内愈合。众多时评人将2020 年的美国大选称为“冷内战”,在已经“折叠”的美国空间中,城乡、地域、阶层的鸿沟将美国民众困厄在回音壁内,在基本议题上进行对话已经成为奢望。
支持特朗普的极端右翼分子在特朗普的执政期内复苏了“白色美国”的回忆,支持者们怀念上世纪70 年代白人至上的经济高速发展的繁荣时代。然而逆全球化、逆种族融合化、反自由贸易的右翼诉求很难在拜登时代得到满足,因此,他们的愤怒和敌对情绪很难在拜登上台后减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特朗普拒绝发布败选演讲,在支持者眼中,这就是永不放弃的宣言,是特朗普对抗建制派精英的坚定决心。尽管拒绝发表败选演讲并不会影响白宫权力的交接,但在特朗普支持者心中,这场大选永远没有画上句号,寄希望于无端的暴力冲突给他们带来一线希望。
自大选结束以来,特朗普在推特平台上多次发布与选情相关的推文。讽刺的是,推特公司细心地在推文下方打上标签——“这条声明中有关的选举骗局的说法存在争议”。“推特治国”的特朗普即将失去他的舆论高地,这一失守对于他而言无疑是致命的,通敌、税务、疫情等问题在卸任后将会一一找上门来。
11 月24 日,特朗普召开了白宫记者会。有媒体注意到:会议只有63 秒——这是特朗普任内目前最短的一场记者会。他在会上对竞选或过渡只字未提。“我想感谢这届政府内的所有人,以及美国公民,因为你们是最出色的。谢谢,谢谢。”说完,特朗普无视了所有记者提问,抽身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