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探究

2021-01-28 10:42董航吴雨衡
锦绣·中旬刊 2021年2期

董航 吴雨衡

摘要:随着电力计量和监测技术的发展,在电力计量管理领域中应用电力信息采集技术已经在当下工业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通过电力采集系统为切入点,分析电力采集的结构与计量管理的方式,之后针对电力信息采集在计量管理的应用现状进行问题分析,以论述当下采集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与发展策略,以供参考与改进。

关键词:电力采集;电力计量管理;自动电力读写系统

引言:

电力基础设施已逐渐成为我国着重发展和投入的基础设施领域,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电力使用,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将电力采集引入至电力计量管理领域,已是当下城乡所逐渐关注的问题。其中,如何用电力采集系统的自动化和高效化替代和改进传统的电力计量管理领域,是诸多从业人员和企业所要研究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领域。

1.电力采集系统和计量管理系统的结构分析

1.1电力采集系统的结构

电力采集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由主站、通信系统和执行系统所组成[1]。主站用来检测用户及用电设施所使用的电力信息,包括电功率、用电量以及电能损耗等。主站通过计算机接收设备,接收来自通信系统和执行系统的反馈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实现电力信息的采集、汇总、计算等处理。同时基于上述反馈信息,主站可对执行系统施加命令,执行层会依据来自主站的命令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通信系统在主站和执行系统之间搭建信息沟通渠道,使主站的信息得以快速高效地传递至执行系统,同时执行系统的反馈信息得以及时到达主站,实现实时的信息交流。执行层由诸多执行设备组成,根据来自主站的指令信息实现操作,从而完成主站的要求,并反馈信息于主站,从而使主站得以根据电力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指令。

1.2计量管理的分析

当下的电力计量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电力计量与设备检测两部分。其中,电力计量负责实时检测用户及电力设备使用电能的情况,包括电功率、用电量及电能损耗等。电力计量通过电能表以及其他设施来实现实时检测和分配电能,同时提供工作人员以监测信息,协助电力工作人员记录和整理电力数据。设备检测部分由电力公司采购并投入使用的诸多电力设施构成,如各种传感器、变压器和计算机等,用来实时检测电力输送过程的情况,排除电力设施、电力输送渠道等存在的隐患,以实现较好的电力维护,保障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先进的电力计算程序,减少电功率的损耗,实现电能高效稳定的传递和使用。

2.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分析

2.1电力信息采集在计量管理应用的现状分析

当下,基于电力信息采集在计量管理的应用,实现了电力计量管理的自动化和高效化,通过反馈系统,大大提高了电力计量与监测的效率。在电力输送方面,电力信息的采集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电能、电功率及电能损耗等关键数据,从而使得主站端得以及时调整电能输送,实现了快速的自动控制[2]。同时,对电能输送的监测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难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保障了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且降低了电力管理公司的维护成本,从而减少电力计量管理中的预算和成本。在用电户方面,电力信息的采集得以准确地反馈给用电户,从而调整和记录自己的用电情况,便于电能的记录和计算。

2.2电力信息采集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电力信息采集在全面地应用至计量管理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弊端。首先,专业的电力信息采集设备需要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电力工作人员来操纵使用,而电力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不仅降低了电力信息采集设备的使用,而且存在着使用不当等诸多隐患。这是广泛存在于更新速度快的现代化领域中的问题[3]。其次,由于诸多设备长时间的使用,设备和反馈系统逐渐老化,工作效率下降,而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维护成本。同时,设备的老化不仅使得电力计量功能的下降,由最先的信息反馈,直到只能粗略计算电能损耗,在数据上存在误差;同时,设备的老化,尤其是关键电路的老化,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而很多企业短时间难以投入资源和人力物力以实现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和计量管理设备的更新换代。从企业角度看,大多电力企业由于其结构属性,导致企业间竞争意识不强,不仅在技术上难以更新和改善,而且电力企业的理念也难以调整,适应当代现代化的建设要求。企业创新意识不足,直接导致了传统的用电管理系统的长期使用,而无法引进新的管理系統,或系统的调整与结构优化,在一些三线等中小城市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3.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设计与发展

在数据上,引进大数据分析,加强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率,在数据计算和整理端实现精确高效地记录和整理电力数据;为电力采集设备引入干扰屏蔽设施,从而排除电力数据中的诸多干扰与误差,从而实现对电力数据精确的记录。同时,通过计算机算法将大量杂乱的数据实现整理,从而总结出用电端的用电情况和规律,更好地调整电力运行。其中,自动读写系统的引入可以使用户端和电力控制端及时地收集电力数据,避免了计算机以及电力工作人员在数据处理和记录上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和资源,实现电力信息读入的自动化[4]。在电力公司方面,广泛引入具有高工作素养的人才,培养企业内的电力工作人员电力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技能,从人才上实现理念和技能的更新,从而提高人员对于电力采集设施的使用。企业理念也应以创新为主,敢于突破现状,逐步将老化的系统更新与替代,深入分析一些中小城乡的用电使用情况,以计量管理提供的电力数据为基础,及时有规律地整理出月度、年度报表,而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将现代化的电力采集系统真正普惠至千家万户。

4.结语

通过结构层级上分析了电力采集系统的结构以及电力管理的分析,以其发展的现状为基础,着重分析了诸多在电力管理上,电力采集系统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方法,着重在数据上和企业创新理念上论述了改进方案,以期满足电力管理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的创新要求,以提供大多电力企业以相对科学全面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5):190-191.

[2]赵青海.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4):191.

[3]王春晓.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J].机电信息,2019(26):17-18.

[4]张添喜.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分析[J].环球市场,2016(10):177.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