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历史街区文化传播途径创新实践与反思

2021-01-28 06:56孙楚蒙张世洋郑赫男徐露张越
锦绣·下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栅栏历史旅游

孙楚蒙 张世洋 郑赫男 徐露 张越

一、项目概述

(一)背景与意义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与旅游的交融程度日益增强,游客不仅可以通过一定的信息渠道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而且可以从创新文化传播途径了解更多深度内涵,游客从而可以在旅游的过程中与目的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产生思维、观念、习俗习惯上更深层次的碰撞。大栅栏作为北京著名的历史街区,蕴含了丰富的戏曲文化、士人文化和平民文化,同时各类地域文化、商业文化、居住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出具有丰富内涵的物质空间,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建筑形态、院落形态和街巷形态[1],这些是大栅栏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随着历史街区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的大栅栏进行旅游活动,为了让大栅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以更好地传播给游客,使其对大栅栏的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本项目选取以北京大栅栏为例,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播途径进行创新与实践。

(二)预期目标

(1)结合线上资料的收集及线下实地调研两种方式,对大栅栏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整理。

(2)建立线上文化传播体系,运营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内发布有关大栅栏历史文化故事的推送。

(3)在本次项目中通过大栅栏历史街区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实践,让更多游客对大栅栏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可以达到其自主对大栅栏文化进行再传播的程度。

二、实践活动

(一)组内实践活动

本实践小组在进行多次探讨后,决定在防疫的基础上设计出既能宣传大栅栏文化,发挥传承大栅栏文化和遗产的作用,又能结合新兴技术,将传统与新兴结合,将遗产与文化以一种崭新的形象带回到人们的视野。

本次实践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资料搜集,现场调研,宣传展示。通过广泛的搜集资料,组员对大栅栏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搜集到了很多互联网并未记载的资料。第二步,现场调研。实践小组对大栅栏的所有胡同一一进行走访,完成相应问题和现象的询问和记录。第三步,宣传展示。小组以文字、漫画、视频的形式将大栅栏的文化遗产和遗产旅游信息具体的呈现出来,并结合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以扩大其影响力。

(二)项目拓展学习

本项目入选由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西城分局主办的“2020年度‘四名汇智计划”。

三、项目成果

(一)公众号运营

宣传推广方面,项目组织积极发挥旅游专业知识,从筹备、策划、选题、设计版面等方面全面发挥主动性,在实施考察的基础上,制作了与之匹配的公众号,名为“我们的大栅栏”。“我们的大栅栏”里有20余篇与大栅栏地区有关的胡同小故事,且每一篇推送都有一定的阅读量。同时,我们用漫画的形式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比如小凤仙和蔡锷将军的爱情故事、瑞蚨祥和新中国的国旗等。该创新形式在创作之际获得了圈内人士的一致好评。这些用漫画讲述的历史故事让人们耳目一新,收获了众多关注者。

(二)线路设计

我们的线路设计集中在前门主街以西的部分。我们按照游客的年龄结构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群体,他们分别为亲子、年轻人、老年人群体。

亲子游客注重于文化街区的感受,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在这一趟游玩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知识,所以以亲子为主体的线路设计侧重于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是面向过去的教育,也是展望未来的教育。我们要让孩子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老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新时代前沿科学与文化融合的魅力。我们设计的线路为从PageOne书店—大栅栏主街-大栅栏西街-铁树斜街-纪晓岚故居。

年轻人注重于体验与交流。我们为他们设计的线路是从西河沿街-延寿街-杨梅竹斜街-朱家胡同-大栅栏主街-前门主街。延寿街的魁德社可以让他们体验老北京的小剧场;杨梅竹斜街有汉服小店供他们体验。对于他们来说,体验这些传统文化可以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老年人注重于参观游览老物件。老物件可以唤起他们年轻时的回忆,甚至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我们设计的路线是从纪晓岚故居-铁樹斜街-琉璃厂东街-延寿街-前门西后河沿街-大栅栏主街-前门主街。老年人可以在铁树斜街参观老窑瓷博物馆;可以在西后河沿街的老舍茶馆喝茶听相声等。

四、结论与展望

本项目实践小组经过将近8个月的努力,不断推进项目进展,截止11月底,已经基本完成所有项目工作,收获了不少项目成果。但是由于受到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本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了不可抗力的些许阻碍。

本项目团队利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优势,通过文化传播的视角对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传承路径进行了探索。项目实践小组采用线上线下组合传播的方式对大栅栏地区胡同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播,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并且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北京大栅栏街区的保护再生与文化传承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许能为未来关于此类的项目提供一些经验和启发。本项目团队在实践中期过程中,会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更新大栅栏胡同的小故事,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传播形式,除去公众号推送和视频宣传之外,本项目实践团队还专门开设一个漫画专栏来讲述大栅栏胡同的故事,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很受欢迎。通过这样的形式,能让目标受众对大栅栏背后的文化提起兴趣并且能在之后对大栅栏背后的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后期的实践中,根据前期获取的数据以及后期游客的反馈设计了旅游的路线。从项目成果来看,在加入了游客的视角进行文化传播创新途径的研究后实现了游客与大栅栏历史街区文化的良性互动。

众所周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本项目团队成员受限在前期只能“云讨论、云合作”实现资料收集整理,中期也只能线上做推送画漫画,到后期疫情平息后才有机会到大栅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经过此次项目探索实践,团队成员更进一步锻炼自身专业技能,也让自身的专业技能能为大栅栏地区的文化传播做出些许贡献。

总体而言,由于本项目团队成员皆为本科大三的学生,项目的创新性与深入性还不够。并且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不可抗力的影响。但项目组织成员深入历史街区一线,通过多层次的资源整合和调查,从文化创新传播途径和文化传播创意路线入手,深度涉入文化旅游街区建设管理,实现了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深度结合,为未来历史文化街区创新文化传播路径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永杰,杜萌萌. 北京大栅栏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A]. 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古都研究(第三十一辑)[C].:中国古都学会,2016: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科学学院 北京 100024)

猜你喜欢
大栅栏历史旅游
不易读准的“大栅栏”
不易读准的“大栅栏”
大栅栏 承载南城地脉 见证数度繁华
“一尺大街”长几米?
旅游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