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阅读

2021-01-28 06:56肖丽华
锦绣·下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城门典故池塘

肖丽华

整理家中书架,想处理一些没用的书,大多都是各种考试用书和考试卷子,躺在书架里占地方也没啥用,准备打包卖废纸,一本小薄册子掉出来,是一本漫画书,解释成语的,随手翻到第2页,“殃及池鱼”,和漫画相配的文字映入眼帘,“有一个叫池鱼的人,住在城门外边,很靠近城门的地方,一天城门突然起火……一会儿,大火蔓延到池鱼的家……池鱼仓皇不知所措,结果被活活烧死”。

我愣住了,绞尽脑汁回想,怎么自己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记错了,原来“殃及池鱼”是这个意思?可是又分明感觉哪里不对,自己虽然不是语文方面的专家,但自认中学语文学的还是不错的,怎么会不记得老师给讲过有一个叫池鱼的人?一直以为“殃及池鱼”的意思是城门着火了,救火把城门外池子里的水用光了,池子里的鱼也死了,比喻无辜被牵连而遭受灾祸损失。“殃”是祸害的意思,“及”是达到、赶上的意思,“池”是护城河或者就是个池子,“鱼”那就是鱼呗,这跟“有个叫池鱼的人”一点都不沾边呢!我一时也陷入迷茫了。

这个是戏说成语吗,脑海里不知道为啥出现了郭德纲和岳云鹏,好笑!看看书的封面,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年出版,二郑☉漫画丛书,《古人说 成语故事》,郑振耀编绘,新华书店首都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应该是个严肃的科学普及读物,难道科学普及读物不是应该科学严谨吗?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这书很薄只有100页,从目录看都是有典故的成语。再看前頁的内容提要,“成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词语或短语。它简练、概括、内涵丰富。198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汉语成语词典》,第100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着了火,危害到附近护城河里的鱼。殃:使受危害。池:护城河。《太平广记》卷466引《风俗通义》:“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恍然有悟,原来真有这么一说?这个池鱼还真确有其人?

再找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的《常用典故词典》,在第331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典源】《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旧说:池中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继续验证了确有池鱼其人?再看【释义】:宋城门失火,用池中的水灭火,池水用干了,池中的鱼也因之干死。后遂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写无辜受牵连遭祸害”。这一“旧说“,“池中鱼”是个人更确凿了,似乎也说得过去,可是解释的又没这个人啥事。再往下看成语出处,“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看典故,从字面解释,怕就怕楚国的猴子逃亡,灾祸延及林中树木;城门着火了,会殃及到池塘里的鱼。字面理解更简单了,可是典故是谁考究出来的呢?有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说法呢?

再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7年8月第3版的《汉语成语大全:单色本》,第1730页,“ 殃及池鱼,【释义】 比喻无辜受到波及而蒙受灾祸。【语见】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一十六回:可怜京城内外百姓,纷纷迁避,一夕数惊,这岂不是殃及池鱼,会有很多人受到牵连。” “【例句】 你要考虑清楚,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如果办砸了,就会殃及池鱼,会有很多人收到牵连”。这个跟上面的差不多,没说有个叫池鱼的人!

又上百度文库找,“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出自:北齐·杜弼《檄梁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解释如下:“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面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它鱼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逃走了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被取干了,滿池的鱼也都遭了殃“。哈哈,还有这么一说,又跑出来一条会说话的鱼!百度文库是“让知识更有价值的”百度网友在线平台,平时遇到问题都是问它的,这个解释太有意思了,鱼能说话,真是一条聪明的鱼。

回到现实,成语可以这样随意解释吗?成语究竟是什么?什么人的解释具有权威性?说成语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记得从小我们就要学成语,就要背诵《汉语成语小词典》,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历史远远流长,尤其中国成语从古籍中选摘出来,朗朗上口,是概括最深刻的“言简意赅”的语言。可是谁能给一个成语最明确权威的让人信服的解释?是专家学者?还是语文老师?是根据当时的语境,还是后世的演义?能不能戏说成语?专家学者对一个成语的解释能不能有共识?如果正规出版物可以随意解释成语典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会不会殃及小孩子的认知?考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思来想去还是我太较真,孤陋寡闻,有些杞人忧天了。当然不能讳言,每个人对同一个词语的理解会有不同,答案也不止一个,但知识不能杜撰,严肃的问题要严肃对待,成语知识还是得相信语文老师教的,老师有问题要问教委,不会误人子弟,教委代表国家,应该不会错。

介绍说这本小册子是台湾漫画家郑振耀先生编绘的,首次在大陆出版。说他编绘的成语故事,“不仅解释了成语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更有意思的是把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今人的语言让古人说出来,读来妙趣横生,处理得自然得体”。再说还是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应该是有一审二审的,那可都是有学问的人,本人才疏学浅,只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工作者,每天尽最大能力为读者服务,有点较真但喜欢思考,也喜欢看一些有用没有的书,想来书跟人是有缘分的,就跟人与人一样,普通读者读书往往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但是这本小书我不愿意再看了,还有44个成语,忍住不看,“妙趣横生”也不看了,太费神!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 北京 100093)

猜你喜欢
城门典故池塘
黑夜过桥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热闹的池塘
“晨钟暮鼓”怎么敲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池塘
闻鸡起舞
夏天的池塘
典故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