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文
上王庄,据范氏墓碑记载,明万历年间范姓建村。后王姓迁此,以姓名村王庄,因址在章丘县北王庄以南,称南王庄。1943年分为两个村,该村居北,故改名上王庄。上王庄地处莱芜北部,与章丘、淄博两地交界,群山环抱,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行走于上王庄的古村落,踏陡坡石径、曲折街巷,在每一块斑驳墙体上的铭牌前驻足,在每一幢黄色石屋的院中瞻望,70多年前的血雨腥风,似乎就在眼前隐约浮动着。上王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却是当年革命武装的根据地、抗日支前的大后方。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就曾是章丘县委、淄川县委、泰山地委粮食局、泰山地委税务局、茶业区战时医院、茶业区抗日妇救会、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指挥所、第四支队兵工厂和当时隶属于《大众日报》的《泰山时报》等机关所在地。
抗战时期,《泰山时报》的战地记者方正,曾工作生活在上王庄。方正早在泰安一中上学时就秘密参加革命,家人得知后便极力逼其成婚。婚后不久,方正就投身革命再未返家。其妻王庆芬赶来上王庄,正当寻夫未果万念俱灰时,却在留驻的同一黄石院落中巧遇丈夫方正,成为了抗日战争期间的一段佳话。后来因战时需要,在泰安地委的指示下,王庆芬在上王庄组织成立茶业区抗日妇救会,为当时的抗日武装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4年4月6日,日军从榆林据点出动,伪军配合,对我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妄图消灭当时的泰山地委直属机关和淄川县委。接到命令后,我茶业区民兵配合主力部队英勇反击敌人。当敌人被吸引到火龙台上时,八路军主力早已安全撤退到了章丘。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他们几个民兵边打边退,为主力部队撤退争取到了时间,可是他们却被敌人包围在了山顶上,进退两难。战斗到最后,只剩下了刘俊林和李文富两人。但他们俩视死如归,高喊口号,纵身跳崖……
顺上王庄的大街北上,约一二里的路程,我们来到了与章丘搭界的黄石关。说是“关”,其实关隘早已荡然无存,唯留一条土路蜿蜒至章丘境内。
史料记载,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余年。西起黄河,东至黄海,东西蜿蜒千余里,几乎把整个山东分为南北两半。经实地测量,齐长城全长600多公里,共翻越1500多座山峰。主要有长清段、泰安段、莱芜段、五莲段等遗址,其中保存最好的莱芜段,有将近60公里。据考证,在诸侯纷争、战火不断的乱世之秋,正是出于防御目的,齐桓公才开始在此修筑长城。随后,齐灵公、齐威王又不断将长城沿泰沂山脉向东增修,至齐宣王时已修至东海。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鲁弱楚强,扩修齐长城重点是防楚,史载“乃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者”可以作为明证。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又对莱芜境内的齐长城进行过修筑,所以虽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却至今仍清晰可见这堪作历史见证的遗迹。
战时黄石关重兵把守,万夫莫开。和平之时,南来北往,人流如织。走亲串友的布衣,推车挑担的苦力,驴拉骡驮的商贾,好一幅热闹盛世的图景。然而,历史的车轮不止,朝代世事更迭,兴盛与没落交替,上王庄也和齐长城一样,亦在历史的烟云中沉浮。
行走在上王庄南北大街,这被踩踏了千年的老旧故道,见两侧黄石院落皆层石垒砌,高大宽敞。凡遇胡同口,墙角大都砌成圆角,典型的“拐弯抹角”,易于行人车马畅通无阻。由此也尽显勤劳智慧的上王庄人,自古便有崇尚谦让的礼仪之风。行至村北头,但见一面高约数丈圆鼓型石墙,上面屋舍为解家大院,临街之所以修葺成圆鼓型石墙,是因旧时为防范盗贼匪寇的攀爬。由古道两旁高大的石墙建筑,以及古村落中鳞次栉比飞檐斗拱的黄石四合院,不难想见上王庄在浩瀚历史的进程中,也曾有过的昌达与繁茂。过黄石关隘,上王庄是由齐国进入鲁国的首个村寨,也是由鲁国出到齐国的最后一个村寨。熙熙攘攘出关进关的人马货物,便常常休憩于此,上王莊此时也就成了一个可供鞍马歇脚、充粮补饲的中转驿站。饭馆、车马店、买卖铺、仓储间散落在上王庄村的各个角落,嘈杂之声就常回荡在上王庄的天空。
一阵风掠动着密匝的蒿草,齐长城残址脚下,一座古朴肃穆的孟姜女坟,将我的思绪生生地拽回。原来千百年间,一段关于孟姜女的动人传说,一直在上王庄这块古老土地上蔓延疯长,生生不息。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这个故事中的长城,就是莱芜境内的我们眼前的齐长城。在莱芜民间一直流传,说孟姜女祖籍是章丘孟家峪村,嫁到茶叶口镇上王庄村,与范喜良结为夫妻。章丘的姑娘,茶业口的媳妇,莱芜自然就成为孟姜女的婆家。伴随着孟姜女传说的经年流传,上王庄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孟姜女信仰,每年农历三月初十、清明节、寒衣节、除夕,村民会自发在孟姜女墓前敬香祭祀,祈求平安。
对于孟姜女的传说,全国各地蓝本很多,众说纷纭。然而,上王庄村民解学锋在2008年11月间收拾百顺堂老鼓楼院子的柴火时,发现了一块石碑。用水把石碑冲洗干净后,发现碑额上阴刻着“孟姜女纪铭”。石碑保存完好,上面字迹清晰且详细地记述了“孟姜女哭长城”。该碑位于齐长城黄石关南侧,系明洪武戊申年(1368年)所立。碑呈长方形,高1.3米,宽0.7米,厚0.1米。据碑文记载,孟姜女之夫范喜良,系南王庄村(现茶业口镇上王庄村)人。经考证,该处原有孟姜女庙、孟姜女坟和衣冠冢等重要古迹。该石碑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孟姜女的故事与莱芜的密切关系。
据张华松著《齐长城与晚清御捻战争》一文中所释,在莱芜北部及章丘南部山区考察齐长城遗址时,往往听到当地民众说当年秦始皇修了北、南两道长城,北长城是万里长城,南长城就是山东的这道长城。至于秦始皇修长城的目的,当地盛传的是:秦始皇北修长城挡大兵,南修长城挡长毛。关于民间的“齐长城为秦始皇所修”的传说,我们或许能从莱芜嬴秦专家柳明瑞先生的研究中,得到些许有价值的线索。嬴秦祖根在东方,更进一步确指为今莱芜的“嬴”地。莱芜所在的故国,曾一度与秦国并称为“东秦”、“西秦”。“东秦”是“西秦”之祖根。秦始皇嬴政东巡泰山,曾至嬴地寻根。由此,古嬴地的莱芜,留下了不少与之相关的传说。如果再把范围放大到齐长城经过的区域,这一范围也正是柳明瑞先生所论述的“东秦”之所在。由此,则不难理解,齐长城沿线为什么流传的反而是秦长城的传说。
行走在上王庄的齐鲁古道上,范玉祥书记指着滔滔东去的河水,说道:这里就是咱莱芜嬴汶河的源头,而河北那片杨树林的后面,就是上王庄村的嬴政沟和嬴政湾。上王庄嬴政地名的沿用,似乎也暗合了柳明瑞先生关于嬴秦研究成果,而“孟姜女哭长城”之碑为何立于齐长城脚下,也就很容易找到答案。如今,在上王庄村委会及范书记的努力下,上王庄民间文化“孟姜女传说”,已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现在村里新建的“孟姜女民俗博物馆”也已开馆。我们相信,作为上王庄“孟姜女传说”的传承人范玉祥,一定会把这一民间文化传说,永久地传承下去。
行走在上王庄,我们的脚步时而沉重,时而轻松。沉重的是,我们慌乱的脚步,是否踩疼了上王庄那些记忆深处的伤疤;轻松的是,眼见沉睡了几千年的上王庄,正在醒来。
本栏责任编辑:王玉珏 李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