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于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早已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民族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复杂形势,进入到重要的发展阶段。正是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深刻把握历史经验和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中央郑重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才能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要。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关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只有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纲”,让所有工作向此聚焦,才能汇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导核心力量,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主动承担起实现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望未来,在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