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纯 袁 琳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需要科学理论指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文化的繁荣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二者统一于中国共产党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融相生,并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不断开辟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的守正之道和创新之路,成就了中华民族最为深沉的文化自信,彰显了走向强国之列的国家软实力,塑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铸就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应用,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代中国遭到帝国主义侵略,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遭遇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日益式微沉沦。中国仁人志士开始了寻找国家出路的艰难探索,国家出路在宏观意义上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救不了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而无果。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播撒到中国大地,马克思主义走进中国国门。
中国人民选择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求得解放、获得自由和幸福的科学理论。中国人民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人生价值、道德意蕴等诸多方面存在契合。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实事求是地以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毛泽东主张统一战线既要讲团结又要讲斗争,与马克思基本原理中辩证统一思想不谋而合,由此广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邓小平借用《诗经》中的“小康”一词来创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从此,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中国人民的社会理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将先秦思想家“君子和而不同”的主张运用于国际交往与文化交流,提出“和而不同”的文明多样性与现代性,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胡锦涛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融合,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依照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着中华民族“天下为公”的大国情怀。这些理念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传递着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交流中的折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从未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持,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及中国道路的融合发展。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是立足于中国大地,吸吮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成就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成功推进到21世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其根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以守正之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化现象,它是我们立党建国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同时也曾饱受挫折而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其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指导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在具体的民族形式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1]534毛泽东强调的“具体实际”,是中国的“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当是“具体环境”的应有之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形式。
毛泽东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70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在时代发展更迭的进程中,国家间的竞争不再是正面的、直接的、暴力的武装冲突,随着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取而代之的则是日益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的对弈。在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民为邦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依旧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我国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养料,我们一直在不断深入探索挖掘其现实价值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在趋向并渐渐变成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进程中,不只拯救振兴了中华民族,也拯救复兴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千年历史风霜而积淀形成的精神文化财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其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具有了更深层次的精神高度和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系统性的正确评价,我们得以对其去粗取精、古为今用,进行融会贯通,实现了对其批判继承、创新发展。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发展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指引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道路,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与精神上得到空前解放。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传统文化将难以与现实社会相适应而成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浸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富有民族特色,展现了中国人的情怀,走进了中国人民心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的导引而创新转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3]。
对于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就是我们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4]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沃土,只有以中国固有的文化根基为起始点,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决不可反其道而行之。要将马克思主义切实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具体环境中去加以运用,而不是直接的简单的仿效,脱离中国时代特点与具体特色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无味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为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融合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源泉和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5]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挖掘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新途径,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合中的创新。
话语是思想和意识传播的载体,国家的话语体系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特色和形象,体现了意识形态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作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得起历史风雨的洗礼,经得起人民和时代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视角对解决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正如邓小平所言,“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6]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究其源头是基于西方国家社会背景、实践基础等现实情况得出的理论,与中国没有较大关联,我们所看到的理论也都是由外文翻译过来的。因此,我们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及语言背景,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阐释和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完整内核,就如习总书记用中国的本土话语、名言俗语来转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我们要采取中国方式、展现中国智慧和运用中国话语来传达优秀的思想文化理念,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格局中以丰富的内涵与新的形式立足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其次要善于运用群众的语言,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用人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形式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使人民群众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践行者,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时代化、民主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制度的土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素质,还可以推动文化制度建设,助益于治国理政。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机活力,不仅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连续性、稳定性,而且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性、创新性,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出现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秉持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各省市派遣医疗队伍集聚各种物资援助武汉,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迅速完工,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核心凝聚力,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新时代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完善全民族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规范体系,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来解决我国国家治理的现实问题。在思想层面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六合同风”等思想;探寻古代制度中的监察制度、郡县制度、户籍制度等有益于当代制度建设的因素;参考古代社会治理中的修齐治平、忠孝仁义等优良风气,将其进行现代化转化,推动治理能力、治理制度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要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二者的深刻融合与现代化转化,单纯依靠单一的语言文字方式进行宣传传播,易使人觉得晦涩、枯燥、难懂,易消解公众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弊端。自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所具有的跨时空、即时、省时、自由、高效的特征极大地改变了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人类交往方式,符合新时代社会公众“信息交流共享”的需求和习惯。现代媒体的运用可以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宣传更具时代气息、更具民族特色、更加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媒体相较于传统的报纸、期刊,具有传统媒介无可比拟的展现力与更多可能的延展性。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利用新媒体传播主流价值思想,政府官方加强抖音、微博及其微信推送,开展社会公益广告宣传及形式多样的主题比赛、宣讲等。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把单一枯燥的文字内容以中国人习惯的语言风格展现出来,或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将其转化为具有生命力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与新时代的文化理念相互碰撞的同时,也使抽象的科学理论时代化、具体化、生活化,既符合了大众追新立异的心理,又加深了文化传播的效果;既体现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又将深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通俗化;既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传播更具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又激发了公众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融合及其进步发展是世界文明对话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课题的应有之义,二者间的契合事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效果与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中,结合我国具体实际,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使二者的融合发展在当代世界散发出璀璨的真理光芒, 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和中国魅力,于无形中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