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汶娟 中共云南省保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云南日报特邀理论评论撰稿人、本刊特约编委
中共云南省保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认真做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的通知》精神,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及时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及时周密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及时召开保山市学习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专题学习1000 余次、中心组学习200 余次,迅速兴起学习宣传热潮。主要领导作表率,常委班子带头深入学习研究、带头到基层宣讲、带头撰写理论文章,推动学习宣传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宣传好就要学习好。学习是基础,是关键。要围绕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党员干部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下功夫,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见成效;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抓好党员干部学习;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撰写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在省级理论平台刊发;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等教材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载体,提升学习质量。
宣传好就要传播好。学习传播,舆论先行。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人心,运用各级各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阐释,大力宣传全会的重大意义,宣传《规划》的时代背景,宣传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宣传全会在保山的生动实践,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要实施好“记录小康工程”,全方位记录保山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留下新时代小康印记。
宣传好就要宣讲好。集中宣讲是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的重要方式。要围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目的,及时成立市委宣讲团,部署宣讲工作,一直到2021 年初,以市县宣讲团为龙头,发动各级各类宣讲力量,广泛开展面对群众的宣讲,讲清楚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讲清楚新发展阶段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讲清楚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通过全面准确、生动活泼的宣传宣讲,推动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制作一批群众性文艺节目,开展寓教于乐的宣传;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贴近群众的优势,广泛开展理论传播活动。
宣传好就要阐释好。研究阐释是推动学习走深走实的重要途径。要围绕把全会精神转化为保山发展的思路举措,发挥保山新型智库作为云南新型智库联盟的唯一地方智库的优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开展研究,推出一批研究成果,策划一批重大论坛活动,提升理论学习深度。
推动实践是学习宣传的目的。全会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并专门用一个部分部署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部署了一系列战略举措。保山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把握市情新内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把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统一起来,通过“九抓”把全会精神贯彻好、落实好。
落实好就要抓首要、抓根本、抓重点。“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文化建设是需要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的系统工程。要强化系统思维,既坚持全面的观点,又抓主要矛盾,牵牛鼻子。一是抓首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真理说服力、实践指导力,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精神感召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首要任务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推动全党学懂弄通做实,引导全社会坚定主心骨,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二是抓根本。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引导人们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坚守共同理想、实现共同梦想的信心决心。三是抓重点。要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持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的文明实践自觉;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蔚然成风;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让重信守诺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劳动光荣理念;依托保山市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宣教基地,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推动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落实好就要抓保障、抓短板、抓质量。文化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文化幸福感,就没有高品质生活。一是抓保障。保障文化民生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人们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对实现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倾斜,保障好农村群众读书看报、看戏、参加文化活动、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的基本文化权益;完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和统筹力度,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全民阅读推广、群众文化培训等文化配送服务,使人民权益得到更加充分保障。二是抓弱项。当前,保山市城乡差距较大、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文化设施利用不充分、总体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还要继续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抓质量。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着眼满足人民的新期待,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满足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落实好就要抓导向、抓转型、抓融合。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着眼群众多样性、高质量的文化需求。一是抓导向。坚持正确导向是发展文化产业首要的问题。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抓转型。要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聚焦出精品、出人才,坚持文化追求,发扬工匠精神,提供更多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参加各种展会展览,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影响力;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三是抓融合。文化产业与旅游密不可分。要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彰旅,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国家级旅游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让人们在感受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打造“保山文创”品牌,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以园区建设为龙头,把握文化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布局多点支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