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服装材料与面料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作为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如下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专业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了解东西方纺织品材料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纺织品制作工艺(织、染、印、绣)的工艺特点与制作工艺;其次,使学生明确服装材料的原料、生产、品种、特性、分类、用途、性能,服用织物的结构特性与性能,衣料的认识及选择,纤维、纱线的性能、鉴别、工艺流程,以及新型的服装材料(如生态环保、抑菌、高科技材料)的发展和运用;再次,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系统掌握面料创意设计方法与面料二次加工设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在服装市场的有机背景下,将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制作、经营运作等紧密联系起来,对服装材料具有更科学、系统和专业的把握。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培养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在本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纺织文化中的美学精神,引导学生在设计创作中传承中华文脉,设计出富含中国文化底蕴的作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第二,引导学生培养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国家的发展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设计出发点上引导学生做可持续性设计主题的作品;在设计中引导学生利用可回收材料进行设计创作。
第三,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立足武汉,服务地方的精神。根据武汉产业、人才结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江汉大学确立了“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为武汉本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按照“服务地方、突出应用、创新特色、科学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进行专业建设。本课程紧密围绕国家和武汉区域发展战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发现武汉之美,从而培育学生树立建设美好武汉的愿景。
第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性元素融入课程。本课程将从中国纺织科技文化切入,综合融入从原始社会(骨针、纺轮的出现等)直至当代的中国历代纺织品设计观、审美观等。同时,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关传统纺织艺术的内容融合课程。例如:缂丝、“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年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009年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2009年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武汉地区纺织艺术代表的“汉绣”工艺(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由此,在专业课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为将来设计出更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打下基础。
第二,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融入课程。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学生需了解服装材料的原料、生产、品种、特性、分类、用途、性能等,服用织物的结构特性与性能,衣料的认识及选择,纤维、纱线的性能、鉴别、工艺流程,新型的服装材料的发展和运用和掌握面料的设计方法与面料二次加工设计等内容。在讲授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的理解,尝试探寻、研发和使用“可循环再生”纺织品材料、在设计中运用可回收再利用材料进行二次设计、创作等。可讨论案例诸如:英国生物技术面料,用益生菌,胶原蛋白,菠萝叶设计时装;全素食材料服装面料;用以改善人类免疫力的活菌面料、胶原蛋白制成的皮革面料;Adidas与环保主义者StellaMcCartney合作研发的旧棉花等服装废料转化成可用纤维等。
第三,将区域发展融入设计创作之中。在课程的设计实践环节作业中,可引导学生在“设计主题”的选择上以江城武汉为切入点,探寻设计新方向。可切入的至少有这样几个地方:其一,作为武汉地区纺织艺术代表的“汉绣”工艺,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其二,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武汉这个历史悠久,备受世界瞩目的英雄城市,有很多素材值得学生作为设计主题进行探究,比如“最美逆行者”等;其三,武汉丰富的水资源生态环境。武汉城市风光秀丽,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这些属于武汉特有的要素都可以融入课堂,成为学生设计创作的主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服务地方、建设美好武汉的意识。
第一,采用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将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融于一体。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方式,将教师的理论讲解与学生分组讨论有机结合。课堂讲授环节以专业知识讲授为主,启发式融入思政教育主题,学生利用研习环节和外出调研机会,分小组完成作业,最后由各小组派代表进行课堂汇报讨论,老师进行课堂总结。
第二,采用校企结合的课程形式,让课堂与企业有机结合。本课程采用校企结合的形式,让课堂走进企业,让企业融入课堂。同时,在校企双方合适的时间内,邀请修课学生进入企业,观摩当代企业的服装材料与面料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融入混合制教学模式,融线下、线上博物馆调研和课堂讨论于一体。本课程将采用混合制教学模式,课程前期开展实地调研和线上调研以收集素材,后期学生通过对于素材的搜集整理,撰写设计可行性分析报告,完成设计创作,最后开展课堂汇报与讨论的模式。课堂讨论形式主要是学生汇报研讨心得,内容涵盖专业设计主题、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及思政课题融入方向两部分内容,教师根据汇报情况予以指导。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是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在新时代培养出具有爱国精神的新一代设计师。